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自閉癥遺傳度高、難根治?國外頂級兒童醫院的研究會顛覆這種認知

2023-12-06健康

本文字數約:4249 字

閱讀時間約:6 分鐘

本文章節:

01、這項自閉癥的最新研究,顛覆了認知

02、艾斯伯格症候群的根源可能也是疊加性心理創傷

03、做到這5點,能降低孩子患上自閉癥的風險

編輯

此圖為AI生成

01、這項自閉癥的最新研究,顛覆了認知

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癥時,很多父母都會感覺天塌了,陷入絕望!

一直以來,主流精神科認為自閉癥具有高度遺傳性,難以根治,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

比如,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提到,孤獨癥(即自閉癥)譜系障礙的遺傳度從37%到高於90%不等。

國內最權威的精神科巨著【沈漁邨精神病學】則說,兒童孤獨癥(即自閉癥)或孤獨癥譜系障礙的遺傳度高達80%—90%。

也就是說,主流的精神心理從業人員都傾向於認為,自閉癥的病因主要與遺傳等先天因素有關,是生物學層面的原因,後天環境只是次要的影響因素。

然而,最近著名期刊【JAMA·兒科學】的一篇研究成果,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這篇科研文章說,由波士頓兒童醫院Elizabeth Harstad領銜的研究團隊對213名自閉癥患兒進行長期的觀察和隨訪,這些孩子都在1到3歲被確診了自閉癥。

這些科研人員本來設想,這些患兒經過專業的幹預後,可能大概會有百分之十幾的孩子不再符合診斷標準,康復良好。

結果,後期的觀察大大超出他們的預期。這些孩子中有79名兒童(占比37.1%)在6歲時不再符合自閉癥標準,其中女童、或者適應能力較強的兒童居多。

為何超過3分之1的患兒僅僅長大了幾年後就不再符合自閉癥的診斷標準?難道他們一開始是被「誤診」的?

這個可能性不大,研究團隊強調,這些自閉癥患兒是由多學科會診做出的診斷,誤診率極低。

那是不是這部份孩子接受的幹預特別多,所以康復得特別好?似乎也不是,因為這部份孩子雖然也接受了專業幹預,但在整體上的時長反而比其他患兒更少。至少從數據上看,沒有直接的相關性。

既沒有被誤診,又沒有接受特別高強度的幹預,那到底是為什麽?如果自閉癥的主要病因真的是由致病基因而導致的,那難道他們在6歲時,這些基因就發生了改變?這顯然不可能。

這個研究表明,自閉癥並不是完全無法治愈的疾病,它的發生和形成有可能不是大眾所理解的那種「基因遺傳」,至少有部份自閉癥很有可能是「表觀遺傳機制」導致的,後天可逆。

大眾所理解的遺傳病,一般是指由於基因本身的缺陷或突變引起的疾病,比如白化病、血友病等,就是非常常見的單基因遺傳病。

這種遺傳基因不會後天發生改變,於是疾病很有可能伴隨患者終身,而且有一定概率會遺傳給下一代。老百姓所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就是對這類遺傳疾病的形象比喻。

可自閉癥顯然不屬於這類遺傳病,直到現在,科研人員都沒有找到確切的致病基因,也找不到相關的生物標誌物。

所以,自閉癥的診斷其實也是癥狀學診斷,精神科大夫主要透過問診和觀察,判斷就診者是否有達到相關程度的癥狀,如果有,就可以診斷自閉癥。至於這些癥狀背後是否有心理因素?是怎麽出現的?大夫不需要考慮。

可是,臨床統計又發現,自閉癥的「遺傳度」的確很高,也就是如果家族裏有自閉癥患者,那他們的直系親屬中也往往有自閉癥患者,家族聚集度非常明顯。但這種遺傳,有可能是「表觀遺傳機制」導致的。

我們以前在介紹抑郁癥、雙相障礙的遺傳因素時,就詳細分析過這種遺傳方式。

簡單來說,表觀遺傳機制是指基因本身不發生變化,但在環境的影響下,基因的表達方式產生了可遺傳的改變。

這個基因的表達,會隨著後天環境中很多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有研究證明,藥物和心理治療、空氣質素、生活作息方式都能改變基因表現。也就是說,這種遺傳方式是可逆的。

上面研究中,那些在6歲時不再符合自閉癥標準的孩子,如果他們的自閉癥病因中真的有遺傳因素的話,那極有可能是表觀遺傳因素,當後天環境發生了變化,相應的基因表現就改變了,從而癥狀明顯緩解,甚至消失。

而這個後天環境的變化可能涉及多個方面,比如專業的幹預,父母、老人改變了家庭教育方式,患者的老師、朋友提供了更好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可能包括飲食結構方面的調整等等,都有可能起到了積極作用,尤其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

所以,希望以上的科研實驗能給自閉癥從業人員、患者家庭帶來啟發和希望,要突破自己的認知邊界,接受更前沿的科學知識,別再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自閉癥,別再以為孩子一旦被診斷為自閉癥,就永遠無法摘掉這個帽子。

02、艾斯伯格症候群的根源可能也是疊加性心理創傷

上面的科研表明,部份自閉癥患者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後,長大後有可能不再符合診斷標準。

而我們在臨床深度幹預中,深入到患者的內隱記憶層面後,還發現:

部份被診斷為孤獨者譜系障礙的患者,其主要病因不是遺傳等生理學因素,而是心理社會因素,他們的癥狀是後天形成的。

19年來,我一直從事精神心理領域的診療工作,但主要接診抑郁癥、雙相障礙、強迫癥、成癮疾病等,甚至有小部份被其他大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的患者。時不時有親戚、朋友代人問我,我能不能收治自閉癥患者?我一律婉拒。

因為自閉癥患者大多年齡較小,交流功能受損,難以與人進行深入的交流,很難進行深度心理幹預。沒有金剛鉆就不攬瓷器活,我們一直都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

不過,有些青少年患者雖然是因為抑郁癥、雙相障礙前來就診,但他們曾被其他權威的精神科專家診斷為艾斯伯格症候群,又或者部份患者在童年時期的表現很可能符合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診斷標準。

以往,艾斯伯格症候群與典型的自閉癥是兩種獨立的疾病,但2013年出版的DSM-5中取消了艾斯伯格症候群,而是一律統稱為「自閉癥譜系障礙」。

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典型的自閉癥患者和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在神經心理、腦結構和功能等方面存在差異,不應兩者合二為一。這仍有爭議。

艾斯伯格症候群起病於兒童期,有一些癥狀與典型的自閉癥很相似。不過,艾斯伯格症候群患兒往往具備有正常的詞匯量和智力水平,比起典型的自閉癥患兒,他們有更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認知功能。

換言之,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的智力和語言能力往往是沒有問題的,雖然他們也有明顯的社交障礙,但與典型的自閉癥有所不同。

典型的自閉癥患者在人際交往中往往退縮,回避他人,對周邊的人不感興趣。但很多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一開始很願意與人社交,只是社交方式顯得非常笨拙、以自我為中心。

我們在臨床上接診的抑郁癥、雙相障礙患者中,也有一些曾被診斷為艾斯伯格症候群,而我們發現這背後的根源竟然也是疊加性心理創傷。

有一名青少年患者琪琪,她有非常嚴重的社交障礙,而且對聲音、尤其是電風扇的聲音超級敏感,情緒波動劇烈,有重度抑郁發作史,與父母經常發生沖突。

她的母親先帶她到深圳的公立大醫院心理科就診,被診斷為強迫癥和雙相障礙,服用精神科藥物,但治療效果不佳。

隨後,她們又到一位國內知名的、尤其是在艾斯伯格症候群方面有豐富診療經驗的精神科專家處就診。

其實,這時候琪琪已經16歲了。但這個專家認為琪琪除了有強迫癥和雙相障礙之外,還患有艾斯伯格症候群,只是一直被漏診了,專家調整了藥物治療方案,但療效還是不理想。

之後,她們又到了北京,找了另一個非常有名的精神科專家。這名專家不認為琪琪是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只診斷了強迫癥和雙相障礙。她的服藥方案再次被調整,但效果還是不好。

後來,琪琪母女倆又找到了我。在面診時,琪琪有點膽怯,但能夠正常表達,思維邏輯清晰,我感覺她不像是罹患了神經發育障礙。

透過臨床深度心理幹預進入她的內隱記憶層面後,我們發現她的社交障礙與家庭教育問題有很大關系。

從她小時候開始,其父母過分強調學業和成績,嚴格限制她與同學的交往,甚至連家務也不讓她做。琪琪嚴重缺乏人際交往方面的練習和經驗,未掌握基本的溝通技巧和規則,有一點以自我為中心,被不少同學排斥。

後來她出現了嚴重精神心理癥狀,有強烈的病恥感,非常自卑,就更加不懂、也不願意社交了。

所以,我也不認為琪琪是真正的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又或者說,即使她曾經符合艾斯伯格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但也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後天心理社會因素導致的,尤其是遭遇過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琪琪的主要疊加性心理創傷得到修復後,後來康復得很好,不但情緒穩定,而且早已撤藥,回到校園繼續學業。

還有另一位青少年患者劉可,她從上幼稚園開始就不愛說話,不願跟小朋友玩,總是一個人玩積木、玩洋娃娃,而玩的時候幾乎也不說話,只是拿在手上擺弄。

即使隨著年齡的增長,劉可的溝通能力有所進步,但還是非常膽小怕事,害怕與生人接觸,社交能力非常差。如果她兒童時期到精神科就診,也很容易被精神科醫生診斷為自閉癥,或者艾斯伯格症候群。

可透過臨床深度心理幹預,進入她的內隱記憶層面後發現,她不願社交、不懂社交的背後,有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事件。主要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得到修復後,劉可也康復得很好,能獨自出國留學,而且溝通和社交能力大大提高。

03、做到這5點,能降低孩子患上自閉癥的風險

上面的真實臨床案例表明,至少有部份孤獨癥譜系障礙並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源於後天的心理社會因素。

而就算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癥、艾斯伯格症候群等,父母也不用灰心、絕望,以為這輩子都好不了了。如果孩子的生活環境、所接受的教育方式發生了變化,孩子完全有可能摘掉疾病的帽子。

因此,無論是父母想預防孩子罹患孤獨癥譜系障礙,還是想幫助患兒加快康復,都可以積極地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母親在懷孕的時候,要盡量保持情緒穩定,夫妻間避免吵架。

第二,孩子出生後,父母要懂得真正科學的育兒方式,避免在無意間對孩子造成疊加性心理創傷,要營造溫馨溫暖的家庭環境。

第三,隨著孩子成長,父母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社交技巧和方式,讓孩子有充足的機會與同齡人社交。

第四,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孤僻內向,不愛與同齡人玩的表現,父母要及早重視,尋找這背後是否有心理根源,並及時解決。

第五,如果孩子已經被診斷為自閉癥、艾斯伯格症候群等,父母可以及時帶孩子接受專業的心理幹預、行為幹預,家長也接受家庭治療,還可以視情況結合藥物、菌群治療、中醫針灸治療等等。

無論孩子是不是真正的自閉癥或艾斯伯格症候群,但他們確實存在一定的社交問題,影響他們的心身成長。父母不要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孩子長大了就一定會變好,從而盲目拒絕專業的幹預,拒絕作出家庭教育上的改變。

父母學會自我反省、改變及提升,改善家庭氛圍與親子關系,采取適合孩子心理發展規律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更有可能盡快摘掉「自閉癥」的帽子。

其實,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世界首富馬斯克在小時候,都被認為患有艾斯伯格症候群,但他們後來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馬斯克,他的成就離不開他母親的教育。後續有機會時,我們會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對他們的人生經歷作出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