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立春:給身體做個大掃除!清除體內的寒濕,讓陽氣更好生發!

2024-02-04健康

【七修類稿】: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時節,江南一帶開始變得春光明媚,那些冬季裏沈默的植物,也被陽光和春風召喚得慢慢蘇醒。「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北方依舊寒冷幹燥,但陽光已然比大寒時候溫柔了許多。

立春三候

春風東來,消解著冬日的凝凍。河湖的冰面開始融化,睡了一冬的小蟲醒了過來,魚兒也乘著春意,從水底遊到水面。

初候 東風解凍

冰,凍結於冬天,遇到春風開始消解。這裏不說春風,而說東風,是因為【呂氏春秋】上說,東方屬木,木生火,火氣溫,所以可以解凍。

二候 蟄蟲始振

蟄居的蟲類慢慢開始蘇醒。

三候 魚陟負冰

河裏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背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養生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形,以使誌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

發陳,為藏久外達之勢,就是利用春陽發泄之機,退除冬蓄之故舊。也就是說,此時正是自然推陳出新的時節,就趁機把這溫暖一冬積蓄的內熱清理出來吧。

待春陽上亢,肝氣升發的日子,便不會被痘痘、上火、流感、嗓子疼、頭疼這些事情困擾了。

保護陽氣,舒暢心情

春季開始,天地間封藏地下之陽熱,漸漸升出地面,氣始溫和。人體陽氣也蠢蠢欲動,開始生升。平日生活要註意保護陽氣,不要因為有太陽就過早地脫去厚衣服。春屬木,養生也要像樹木一樣,有春氣之條達,舒暢心情,不可壓抑情緒,有不滿就發泄出來,有開心的事就要笑,多分享,不要一個人偷笑哦!

多吃粗糧,養好脾胃,推陳出新

立春後就要減少魚肉滋補了,多吃些富含纖維素的粗糧,因「春為發陳」,是自然推陳出新的季節,也是養脾胃的大好時機,保持便便通暢,防止內熱上火。

在家可以做這款八珍糕!八珍糕是一款專門針對脾胃不好,養胃的糕點。這個是明代禦醫陳實功為了當時腸胃薄弱,消化不良的皇子研制的。

到了清代,八珍糕也在宮廷中流傳,以乾隆皇帝為首,掀起了食糕熱潮,慈禧太後更是食用此糕到晚年用於保養脾胃。

【湯頭歌訣】中也曾寫道:「八珍糕與小兒宜,參術苓陳豆薏依。懷藥芡蓮糯粳米,健脾益胃又何疑。」

因此,這個方子也被人們保留了下來,作為養胃的好物,所以八珍糕的升級版,茯糕也就誕生了,專門為脾胃不好的人研制,而且是獨立包裝,方便攜帶,走到哪吃到哪!

最近研讀羅大倫博士的【陰陽一調百病消】,裏面也提到了八珍糕。

你仔細看,八珍糕裏面很多食材,都是秋天成熟的果實,可見古人養生,也是遵循四時之法,而且這些食材大部份都是溫性的,有益脾胃。

在八珍糕這個食譜中,山藥、蓮子、白扁豆都是滋補脾陰的 ;茯苓和薏米祛濕;芡實是收斂的,糯米和黨參都是溫陽,補元氣的。

這麽看似簡單的一個食譜,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糊有偏,怪不得有人說,八珍糕是千年養生健脾的糕。

下面就把這個糕點的制作方法分享出來,趁著冬天,好好養養咱的脾胃。

食材:黨參5g,茯苓50g,薏仁50g,蓮子50g,淮山藥50g,白扁豆50g,芡實50g,粳米粉100g,糯米粉100g。

做法:將所有的食材打磨成粉末,加入白糖、粳米粉、糯米粉,用手把所有的食材拌勻 (白糖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添加)。

倒入適量的水,用手攪拌攪拌,用手揉成團後,再繼續揉面,把面團揉至沒有幹粉的狀態,之後可以用模具印出喜歡的花型。

放入蒸鍋內蒸15到25分鐘。時間看糕點的大小,大的就久點,短點,自己把控。蒸熟後這個糕點冷熱皆宜,軟軟糯糯的也不粘牙,但裏面含有薏米,孕婦不宜食用。

現在人們生活普遍忙碌,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都在為生計奔波,每天花費太多時間去調制養胃的食譜也不太現實,這時可以每天吃上現成的2塊八珍糕。

咱們這款八珍糕,正是在這個古代的經典配方上加以調整,更適合咱們現代人吃,而且沒有蔗糖,實打實的原始谷物滋味,像是不能吃甜食的朋友們,也可以放心食用。

配料有山藥、雞內金、砂仁、麥芽、茯苓、薏米、蓮子和山楂,再配以雞蛋和小麥粉,烘焙出的糕點軟糯可口,有著濃濃的麥香和蛋香,加上這些果實天然的清香。

雞內金,雞之脾胃也,主要起到清理的作用;

砂仁辛香溫散,善於化中焦濕濁,溫理脾胃滯氣;

麥芽行氣健脾,擅化澱粉性的食物;

薏米利水去濁,性味往下走;

茯苓祛寒濕,性味往上走,與薏米搭配,一升一降,體內的氣就順暢了。

蓮子醒脾,喚醒脾生機;

山楂和胃;

裏面我們用了麥芽糖醇,不能吃糖的人也能吃。

每朝梳頭,勿令壅塞

【養生論】曰:「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至夜臥時,用熱湯下鹽一撮,洗膝下至足,方臥,以泄風毒腳氣,勿令壅塞。」每早以手指或楠木梳子按摩頭皮,日久可以改善頭皮出油、頭屑、脫發等問題。

老司機老早就找了這款楠木梳子,這個用著舒服,不軟不硬,恰恰好。天然楠竹,摸上去光滑自然,味道也好,氣囊是天然乳膠,出口級的。透氣,手工打磨的,還能看到痕跡。

兩手手指自然屈曲成弓形,自前額發際開始,經頭頂向後,至頸後為止,輕抓頭發一二百次。梳頭時動作宜柔和緩慢,由輕到重,輕如鵝羽拂面,重以不痛為準,全身放松,不要用指甲刮頭皮。按摩頭皮為主,長發不必拉到發尾。

立春湯粥

立春正值春節,肥甘厚膩吃得多,來一碗紅紅火火清身補氣的紅顏粥。補血祛濕,益氣養血,調和脾胃,清腸養顏。哪一天閑下來,一碗粥就好,不吃別的試試。

材料:

紅米、紅豆、紅棗、紅衣花生、糯米。

做法:

1.食材簡單洗凈,清水浸泡4小時。

2.所有食材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

3.武火煮沸後,文火慢煮1小時。體寒可加1小片生姜。喜歡甜口,可加紅糖調味。

立春素味

立春前後,氣性疏散、發張,每逢此時古人都有「春日啖春餅」的習俗,所謂春餅,一可無面,二可無肉,但是唯獨不能少豆芽或韭菜,其中緣故正是吃得其中盼春迎春的彩頭。

當然除韭菜、豆芽以外,另有蒜苗、洋蔥、蘿蔔、小蒜、芥菜、韭黃、香菜、嫩姜、鮮蒜等春季上市時鮮可供選擇,多吃這些春時靚鮮,一可驅散體內瘀滯的泄勁;二可借助時蔬之力散發臟腑內的五臟之氣。

另外在口味的取舍上,藥王孫思邈前輩有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而為何少酸多甜,這主要是因為春季為肝臟抒發之季,但初春之時肝氣卻較為脆弱,所以初春便需要脾臟來加以調輔的緣故。

因此初春臨近,各位須多「甜口常進」以增強脾胃之功,一如蜂蜜紅棗、冰糖銀耳、桃膠山藥、甘蔗桃李都可以吃多些起來。

所以此處如果有既想吃肉快活,又想健康脾胃的小夥伴,那麽最好能學會自己去腌制點泡姜來吃,老話說「春天一片姜,早餐老虎湯。」加上春至前後物產豐富,多有開宴擺席的可能,所以在這饕餮盛宴之前又怎能少得了姜片的幫助?這裏就推薦大家可以平時腌制一些泡姜來增加口味以及開啟食欲。

關於生姜的養生祛病功效,古已有記載。春秋時,孔子有「不撤姜食」之說,就是說孔子一年四季的飲食都離不開姜,在那個飽嘗戰禍,顛沛流離的時代,孔子竟活了73歲高齡,這和孔子重視食用生姜是有密切關系的。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指出生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勞,可蔬,可和,可果,可見與人參、鹿茸等名貴中藥材相比,生姜廉價有效,可藥食兩用,是調養脾胃,養生防病的必備之品。

所以在此特地給大家介紹一份家常醋泡姜制作步驟:

1、仔姜洗幹凈,不用去皮,切成薄薄的片。姜皮有收斂的作用,可以平衡姜的辛辣。

2、往姜片上撒鹽,腌制一下子,避免姜片水分太多變質,也會讓姜片更脆嫩。所以平時不要吃得太鹹,不然你的身體裏的細胞也會處於脫水的狀態。靜置一個小時,就會出很多的水。

3、擠出水分,晾幹。這水特別鹹,姜片並不會鹹。擠到擠不出水,還可以用廚房用紙吸一吸,讓姜片盡量幹燥。然後就可以放入罐子裏啦。

4、用醋泡姜。曾經以為姜片太多,瓶子放不下,天真啊,殺過水之後,姜片幹癟脆嫩,一瓶子不滿,只有半瓶子咣當。把醋沒過姜片,讓姜片在米醋中痛快飽吸汁水吧!

5、醋本身是防腐的,常溫保存就可以。今天腌上,第二天立等可吃。每次用幹凈的筷子夾取是正解,夾完蓋好蓋子。

食用方法:

早上吃,一次吃1-2片。女性經期前3天內別吃了,過了3天可以吃。如果你沒時間做,或者對姜的品質有很高的要求,這裏推薦這款現成的銅陵白姜做成的醋泡生姜,良心手作,無添加。

好吃的姜,是能讓不喜歡吃姜的人,也愛上了吃姜,並且在身體裏默默發揮作用。

我們找到了一款絕好的即食品。對比了不下10家供貨商,試吃之後,這款接近滿分。一點亂七八糟的添加都沒有,良心手作,現成的無添加的醋泡姜。

無添加:酸是養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劑,需要用肝來代謝,肝反而受累,得不償失。老陳醋:姜要嫩的銅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選用最正宗的老陳醋,他們的陳醋釀制技藝,是國家認可的老陳醋釀制技藝,被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銅陵白姜:系銅陵「八寶」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 銅陵生姜經安徽省農科院園藝所科學鑒定,屬白姜,排姜類別。鮮姜皮為白略呈黃色,姜塊成佛手狀,瓣粗肥厚。飽滿,色白鮮嫩汁多,味辣而不嗆口。銅陵生姜以「塊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質脆嫩,香味濃郁」等特色而久負盛名。

推薦每天早上和早飯一起吃,早晨7~9點是人體氣血流註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吃姜,最能升陽氣,一大早就胃口大開的感覺太爽了,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結合,很脆很香。

醋泡姜特別適合:

脾胃虛寒

手腳冰涼

特別容易感冒

受涼胃痛

陽虛體寒

沒有胃口

寒濕之人

但吃姜的量要控制。不要吃太多。姜性溫,如果吃得過多會刺激胃壁,增加胃熱,效果就相反了。」

立春風俗

咬春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王,菜傳纖手送青絲。

——【唐】杜甫【立春詩】

立春吃春餅生菜等,俗稱咬春。【四時寶鏡】:「立春日,唐人做春餅生菜,號春盤。」唐朝時,立春日有制作春盤的習俗。昔時立春日,朝廷用春盤頒賜臣下,制作極為精巧,宋朝、明清均如此。宋朝蘇軾有:「青蒿黃菲試春盤。」

馮應京【月令廣義】:「春餅者,薄劑煿菜肉裹食也。」江南通稱為「春卷」,大多在油鍋中煎炸而成,也有用面粉烙成薄餅,卷物而食之,所以又叫「薄餅」。【隨園食譜】有記載:「薄若蟬翼,大若茶盤,柔膩絕倫。」

立春雅趣

【禦制上林冬暖詩】

禦製上林冬暖詩。蓬島雪融瓊液。瑤池水泛冰澌。曉日初臨東閣。梅花開遍南枝。宣德六年十月廿七日。賜郎中程南雲。

明宣宗愛好翰墨,工於繪事,不但熱衷書畫創作,所作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草蟲均得造化之妙,而且常以書畫作品賞賜近臣。

本幅為宣德六年(1431)賜給郎中程南雲的作品,結字近於趙孟頫,反映出明初以來的風尚,但運筆較為快速,起筆收筆不加修飾。他的書法成就往往為畫名所掩,後人評其書法曰:「能於圓熟之外,以遒勁發之。」(摘編自國立故宮博物院)

【春鶯囀】

【春鶯囀】是唐代著名的四大曲之一。「囀」的意思是美妙的歌聲。唐代【教坊記】記載:「高宗曉聲律,聞風葉鳥聲,皆蹈以應節。嘗晨坐,聞鶯聲,命樂工白明達寫之為【春鶯囀】,後亦為舞曲。」

唐高宗李治通曉音律,聽到風吹樹葉的聲音,鳥兒鳴叫的聲音,都可以按著節拍舞蹈。有天早起,聽到早鶯鳴聲宛轉,非常美妙,就命令龜茲樂工(今新疆庫車)白明達譜成曲子,又依曲編舞。

此曲曾傳入日本,現在日本雅樂有【春鶯囀】。國內的【春鶯囀】演奏器樂不同,風格不同,用笛子來演奏最能詮釋春鶯鳴叫的感覺。以打擊樂來演奏,節奏鮮明,最適合腰肢柔軟的姑娘來跳一支舞。

投壺

投壺,射禮之細也,燕而射,樂賓也。庭除之間,或不能弧矢之張也,故易之以投壺,是故投壺射類也。

——【投壺儀節】

投壺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就已經是貴族間的一種遊戲,通常用在宴會上,作為娛悅賓客的重要內容。【禮記·投壺】:「投壺者,主人與客宴飲講論才藝之禮也。」

簡單地說,就是站在離壺一定距離的地方,用箭投入酒壺之中。投中者勝,投不中者接受處罰。接受的處罰由投中者定,吟詩作對、飲酒、歌舞皆可。春節家宴之時,可與親朋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