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地方,多出現在甲狀腺、乳腺、肝臟、胰腺、腎臟等實質性器官的實質內或表面。把結節切除掉,可是沒過幾年就會發現結節又重新長出來了。
這是怎麽回事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治標不治本。
舉個例子來說,潮濕的木頭上很容易長出來蘑菇,把蘑菇采完但是不處理潮濕的木頭,過不了多久蘑菇還會重新長出來。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一旦肝氣郁結,就會很容易出現氣滯血瘀、邪火內生的情況。久而久之,身體內的邪火煎熬津液就容易轉化形成有形的痰。痰與火互相交結,就會產生結節。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個藥方,出自清代名醫顧世澄的【瘍醫大全】,用於治療瘰癧痰核或腫或痛。
藥物組成: 夏枯草、白蘞、連翹、玄參、大青鹽、海藻、浙貝母、蛤殼、天花粉、枳殼、當歸、地黃、桔梗、薄荷、熟大黃、玄明粉、甘草。
方解: 夏枯草 味辛、苦,性寒,有清熱、散結、消腫之功。 白蘞、連翹 兩味都是苦寒之藥,可清熱解毒、消癰排膿,並且還能斂瘡。
玄參、大青鹽、海藻、蛤殼 ,四味藥都有鹹味,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共用可以把身體內的結節、囊腫給軟化、散開。
浙貝母 味苦、性寒,可清火散結、消癰化痰。 天花粉 擅長消腫排膿,可以幫助浙貝母清除結節以及囊腫裏的痰濁。
枳殼 常用於寬中理氣、消脹除痞。 當歸 行血、補血,使補中有動、行中有補。地黃可用來幫助當歸補益破瘀後的新血。 桔梗、薄荷 引諸味藥材上行,桔梗兼顧祛痰排膿,幫助浙貝母化痰;薄荷味辛涼,兼顧疏肝解郁,幫助夏枯草清肝瀉火。 熟大黃、玄明粉 善瀉下,可將一身之陰濁排出體外。 甘草 可調和諸藥,緩解峻猛之力。
6個穴位,每天按摩3分鐘,遠離結節困擾
1、行間穴
疏通肝經,調暢氣血,改善肝功能
位置: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2、風池穴
疏通經脈,平肝熄風。
位置:項部,枕骨下,入發際1寸,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3、人迎穴
清咽利膈,消腫散結。
位置:喉結旁開1.5寸,胸鎖乳突肌的前緣。
4、天突穴
祛痰止咳,疏通肺氣。
位置:位於人體頸部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5、合谷穴
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
位置: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定位時可以用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
6、天鼎穴
利咽喉,清肺氣。
位置:位於人體的頸部外側,胸鎖乳突肌後緣,當喉結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