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治備要】
(一)辨證要點
1. 辨受病臟腑 郁證的發生主要為肝失疏泄,但病變影響的臟腑有所側重,應依據臨床癥狀,結合六郁,辨明受病臟腑。一般來說,氣郁、血郁、火郁主要關系於肝;食郁、濕郁、痰郁主要關系於脾;而虛證則與心的關系最為密切。
2. 辨證候虛實 實證病程較短,表現為精神抑郁、胸脅脹痛、咽中梗塞、時欲太息、脈弦或滑。虛證則病已久延,癥見精神不振、心神不 寧、虛煩不寐、悲憂善哭。病程較長的患者,亦有虛實互見的情況。正氣不足,或表現為氣血不足,或表現為陰精虧虛,同時又伴有氣滯、血瘀、痰結、火郁等病變,則成為虛實夾雜之證。
(二)治法方藥
理氣開郁、調暢氣機、怡情易性是治療郁證的基本原則。郁證初起多以氣滯為主,為肝郁氣結證,應首當理氣開郁,並應根據是否兼有血瘀、火郁、痰結、濕滯、食積等而分別采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濕、消食等法。虛證則應根據損及的臟腑及氣血陰精虧虛的不同情況而補 之,或養心安神,或補益心脾,或滋養肝腎。對於虛實夾雜者,則又當根據虛實的偏重而兼顧。若血瘀癥狀較重,而見精神抑郁、性情急躁、胸脅刺痛、舌質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可選用血府逐瘀湯以活血化 瘀、理氣解郁。若患者煩躁、精神抑郁較重者,「急則治其標」可先使用鎮靜劑穩定患者情緒後,再予以治本治療。
郁證預後一般良好,多數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後,可恢復如常。但也有部份患者由於常受到精神刺激,而使病情反復或波動。因此,在疏肝解郁的基礎上,也要註重精神治療,解除致病原因,促使患者及早治 愈。
【臨證要點】
1. 本病主要由情誌內傷所引起,故重視精神治療、心理治療,對於本病的治療及預後轉歸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 郁】中所言:「郁證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2. 郁證的治療多以理氣為先,但理氣藥多辛香燥烈,久用耗氣傷 血,在臨證選藥時宜選用香櫞、佛手、青皮等藥性平糊、理氣而不傷陰之品。
3. 郁證一般病程較長,用藥不宜峻猛,否則欲速則不達。郁證實證的治療,應註意理氣而不耗氣,活血而不破血,清熱而不敗胃,祛痰而不傷正,燥濕而不傷陰,消食而不傷脾;郁病虛證的治療,應註意補益心脾而不過燥,滋養肝腎而不過膩。
4. 柴胡疏肝散為明·張介賓【景嶽全書·卷五十六】所載之方,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本方遵循【黃帝內經】「木郁達之」之旨,以疏肝理氣為主,疏肝之中兼以養肝,理氣之中兼以調血和胃。在發病的早期套用本方,有助於舒暢氣機,減輕病情,提高臨床療效。
【預防調護】
患者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積極對待各種事物,避免憂思郁怒,防止情誌內傷是預防郁證的重要措施。醫務人員應深入了解患者病史、發病誘因,針對誘因進行有效的預防措施,做到「未病先防」。既病者要及早治療,防止病情的進一步蔓延,做到「既病防變」。醫務人員應以誠 懇、耐心的態度對待患者,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幫助患者克服精神方面的不良因素,使患者能充分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工作,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已治愈者要定期復查,以防復發。
郁證患者飲食宜清淡,應以蔬菜和營養豐富的魚、水果、瘦肉、乳類為宜,忌生冷、辛辣、油膩、煙酒等,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運動宜適量,練習太極拳、八段錦、氣功等有助於調動患者的註意力,增強治療效果。
【小結】
郁證主要臨床表現為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 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阻。郁證主要病因是情誌內傷,與臟氣易郁密切相關;基本病機為氣機郁滯,臟腑功能失調;其病位主要在 肝,可涉及心、脾、腎等臟;基本病理因素為氣、血、火、痰、食、 濕。初病多實,以氣、血、火、痰、食、濕六郁見證為主,其中以氣郁為病變的基礎,病久則傷及心、脾、腎等臟腑,由實轉虛,而成為虛 證。郁證實證,以氣機郁滯為基本病變,治療以疏肝理氣解郁為主。氣郁化火者,配合清肝瀉火;氣郁夾痰,痰氣交阻者,配合化痰散結;氣病及血,氣郁血瘀者,配合活血化瘀;兼有濕滯者,配合健脾燥濕或芳香化濕;夾食積者,配合消食和胃。虛證宜補,針對病情分別采用補益心脾、養心安神、滋陰益腎等法。虛實互見者,則當虛實兼顧。經過積極治療,一般預後良好。
【名醫經驗】
當代醫家治療郁證多註重調肝理氣,取得了良好效果。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認為郁證的病因是情誌內傷,病變以氣滯為主,兼有血瘀、化火、痰結等,病理變化與心、肝、脾有關。【醫碥】曰:「百病皆生於郁。而木郁是五郁之首,氣郁乃六郁之始,肝郁為諸郁之主。」張老常參照【讀醫隨筆】所言「醫者善於調肝,乃善治百病」,因此,治療郁 證,善於調肝,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該方重在疏肝活血,兼可斂陰止痛,對肝氣郁結較重,甚至氣滯血瘀為病者效果較好。
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認為,郁證多因肝郁情誌不暢,氣血失於調達,血瘀心脈腦絡,神明失主而致。治療時將本病的辨治概括為以下幾點:活血化瘀,凈心醒腦;升達清陽,調暢氣機;清心瀉火,醒竅安 神。針對血瘀於內,擾亂心神,滯塞腦竅這一病機關鍵,以血府逐瘀湯為基礎方加石菖蒲、黃連等,順肝木升發條達之性,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