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中國痛風患者超千萬,「禍根」被揪出:這4種食物才是嘌呤大戶

2024-10-12健康

老張今年60歲,平時身體還算硬朗,但最近他發現自己出汗特別多。無論是天氣熱還是冷,他總是感覺汗水不停地往下流,連坐在家裏看電視都能濕透一件襯衫。老張以為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身體機能開始變化,也就沒太在意。

有一天,老張和老友們在公園裏晨練,大家一邊鍛煉一邊聊家常。老王突然提到最近看到的一個節目,說排汗多可能是身體某些部位出了問題,尤其是跟血管有關的疾病。老張聽了,心裏一緊,回想自己最近不僅出汗多,連走路也感覺腿部有點沈重,特別是晚上睡覺時總覺得腳涼涼的。難道真的是血管出了問題?

回到家後,老張開始上網尋找關於排汗和血管健康的知識,但看了很多復雜的醫學文章,他反而覺得越來越糊塗了。

他不禁問自己,出汗多真的是血管不好嗎?那麽,哪些異常現象又該引起註意呢?為了健康,老張決定第二天就去醫院找醫生好好問問。

你也有類似的情況嗎?可能該註意了。

豆制品真的是痛風的「元兇」嗎?

很多人一提到痛風,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少吃豆制品。畢竟,大家都聽說豆類含有較高的嘌呤,而嘌呤又是導致痛風的重要因素。於是,很多痛風患者在飲食上非常謹慎,甚至完全不敢碰豆腐、豆漿這些常見的豆制品。但這種做法真的有必要嗎?

其實,豆制品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罪大惡極」。雖然部份豆類的確含有一定量的嘌呤,但經過加工處理後,豆制品中的嘌呤含量已經大大降低。就拿豆腐和豆漿來說,嘌呤含量實際上屬於中、低水平,遠遠達不到會引發痛風發作的程度。

2016年的中國痛風指南就指出,食用植物蛋白的痛風風險實際上比食用動物蛋白要低得多。換句話說,如果你因為害怕痛風而完全不吃豆制品,反而可能錯失了健康飲食的一個重要來源。

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纖維和多種對身體有益的營養成分,不僅不會明顯增加痛風風險,反而有助於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有研究發現,痛風和豆制品之間的關系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密切。中國台灣的一項研究更是指出,黃豆制品所含的嘌呤對尿酸水平的影響非常輕微。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痛風患者可以隨意大吃特吃豆制品。關鍵在於「適量」二字。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對嘌呤的耐受程度也不同,因此在食用豆制品時需要註意控制分量,同時要多喝水,幫助身體排出多余的尿酸。

對豆制品的恐懼其實是一種誤解,真正應該引起我們註意的,反而是那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高嘌呤食物,比如動物內臟、海鮮和酒精等。

與這些食物相比,豆制品的嘌呤含量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所以,不要因為怕痛風就對豆制品敬而遠之,適量食用不僅無害,還能為你的身體提供豐富的營養。

在日常飲食中,豆制品完全可以作為一種安全又健康的選擇。關鍵是要掌握好分量,合理搭配其他食物,才能既享受美食又保持健康。

所以,下次在超市看到豆腐或豆漿,不妨放輕松一點,把它們放進購物車吧。痛風並不可怕,只要合理飲食,健康就能掌控在你手中。

腎臟在哭泣:痛風背後的沈重代價?

痛風不只是讓關節疼痛難忍,實際上它對身體的影響遠不止於此。最讓人擔憂的是,痛風對腎臟的傷害可以說是「隱形殺手」。很多人只關註到了痛風引發的劇烈疼痛,卻忽視了它對腎臟的長期影響,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

腎臟的過濾功能會受到損害

痛風的罪魁禍首是尿酸,尿酸在體內累積過多時,會形成尿酸鹽結晶,這些結晶不僅會沈積在關節處,引發疼痛,還會堆積在腎臟,給腎臟帶來極大的壓力,時間一長,可能會引發腎結石、腎臟炎癥,甚至是腎功能衰竭。

腎臟作為人體的重要「過濾器」,本該是排出廢物和毒素的關鍵,但當尿酸過多時,腎臟就不得不應對更加復雜的難題。如果長期這樣,腎臟的負擔越來越重,最終可能會「罷工」。

很多痛風患者在初期並沒有意識到腎臟的危機,等到癥狀加重時,往往已經發展到了難以逆轉的階段。

除了腎臟本身的損害,痛風還可能誘發高血壓和其他代謝疾病

高尿酸、高血壓、高血糖,這「三高」常常是「好兄弟」,一起聯手摧毀腎臟的健康。因此,痛風患者不僅要關註關節的疼痛,更要註意腎臟的健康狀況。

定期檢查尿酸水平是保護腎臟的一個重要措施。透過控制尿酸,可以有效減少尿酸鹽在腎臟中的沈積,從而降低腎臟受損的風險。此外,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也是保護腎臟的關鍵。多喝水能夠幫助腎臟更好地排出尿酸,減少尿酸鹽結晶形成的機會。

當然,飲食調控也是至關重要的。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減少酒精和含糖飲料的消費,可以有效降低尿酸。

這些食物才是真正的「嘌呤炸彈」

很多痛風患者在飲食上格外小心,生怕吃錯東西引發痛風發作。不過,真正需要特別註意的,不是豆制品,而是那些隱藏在我們日常飲食中的「嘌呤炸彈」。

動物內臟是名副其實的嘌呤大戶

不少人愛吃的豬肝、雞心、鴨腎等內臟類食品,嘌呤含量高得驚人。每100克的鴨肝就含有將近400毫克的嘌呤,這樣的「嘌呤炸彈」如果不小心吃多了,尿酸水平飆升,痛風很可能就會不請自來。

酒精也是痛風的大敵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酒精本身的嘌呤含量並不算太高,但它會幹擾身體對尿酸的處理。喝酒的時候,尿酸的排泄會被抑制,導致尿酸在體內堆積,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特別是啤酒,既有嘌呤,又有酒精雙重作用,簡直是痛風患者的「禁區」。

含糖飲料看似與痛風不搭邊,但實際上它們也會暗中作祟

果糖在代謝過程中,會增加尿酸的生成,同時引發胰島素抵抗,進而減少尿酸的排泄。這種雙重打擊讓含糖飲料成為痛風發作的「幫兇」。

調味料也是容易被忽視的嘌呤來源

做菜時常用的雞精、雞粉,這些調味品的嘌呤含量也不低,每100克的雞精嘌呤含量甚至超過500毫克。而且,這些調味品在烹飪中經常被過量使用,積少成多,嘌呤攝入量不知不覺中就超標了。

再加上辛辣調料如辣椒、胡椒粉等,它們雖然嘌呤含量不高,但會刺激神經,增加痛風發作的可能性。

因此,在日常飲食中,痛風患者需要特別留意這些「嘌呤炸彈」。並不是所有看起來無害的食物都安全,也不是所有的嘌呤來源都顯而易見。

合理規劃飲食,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是控制痛風的關鍵步驟。畢竟,健康在我們自己手中,把那些「嘌呤炸彈」從餐桌上移開,才能真正遠離痛風的威脅。

如何透過飲食控制痛風:避開高嘌呤的飲食雷區

首先,遠離動物內臟。這類食物雖然美味,但卻是嘌呤的集中地。豬肝、雞心、鴨腎這些食物嘌呤含量極高,吃上一頓,尿酸水平就可能飆升。所以,哪怕再喜歡,也得控制住這張嘴,少吃甚至不吃,才能避免給身體帶來負擔。

其次,控制海鮮攝入。海鮮也是嘌呤大戶,像蝦、蟹、貝類,這些美味的背後,都隱藏著高嘌呤的風險。尤其是痛風患者,更要小心,吃海鮮容易導致尿酸急劇升高,引發痛風發作。偶爾解解饞可以,但不能天天吃、大量吃。

戒酒也是控制痛風的重要一步。無論是啤酒、白酒,還是紅酒,酒精都會抑制尿酸的排泄,同時促進尿酸的生成。

尤其是啤酒,不僅含有嘌呤,酒精的雙重作用更容易讓尿酸在體內堆積,痛風的風險大大增加。所以,為了健康,痛風患者最好盡量少喝酒,能戒就戒。

含糖飲料同樣需要警惕。果汁、汽水、奶茶等飲料,表面上看起來和痛風無關,但實際上,它們含有大量果糖。

果糖代謝後會增加尿酸的生成,減少尿酸排泄,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因此,想要控制痛風,含糖飲料還是少喝為妙。

避免高嘌呤的調味料也是關鍵。烹飪時用的雞精、雞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調味品,其實也隱藏著不少嘌呤。

每次吃飯前多想一想,這頓飯是否有可能讓尿酸飆升?避免高嘌呤食物,選擇低嘌呤食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讓痛風遠離你的生活。

所以,下次朋友聚會時,看到那盤香噴噴的豬肝或者一杯涼爽的啤酒,不妨多想想你的關節是否能承受得了。

畢竟,痛風可不是鬧著玩的。合理飲食不僅能讓你避免病痛,還能讓你在美食與健康之間找到平衡。畢竟,少一點嘌呤,多一點健康,才是生活的真正樂趣。

中國痛風患者超千萬,「禍根」被揪出:這4種食物才是嘌呤大戶

2022-11-21·39健康網

中國痛風患者超千萬,「禍根」被揪出:這4種食物才要註意

2023-11-23·小婭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