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腸道也會「中風」?致命的危機——缺血性腸病

2024-10-14健康

「哎呀,醫生,痛死我啦!」

這是我們科室朱書淵副主任醫師會診時病人對他說的話。

原來這是一位83歲高齡的糖尿病患者,前一天吃完早餐後突發左下腹疼痛,並出現了便血癥狀,為粘液血便,色鮮紅,具體量家屬無法估計,半天之內共解了8次,當地診所測體溫38.3℃,予以抗感染及補液治療後,今日疼痛未見好轉,仍有便血。

隨即家裏人呼叫120將其送到麗水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當即予以抽血及完善腹部CT檢查,並請消化內鏡中心醫生會診。異常血結果及腹部CT平掃結果如下:

朱書淵副主任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及檢視了該患者的檢驗檢查結果,考慮患者直腸、乙狀結腸及部份降結腸腸壁水腫增厚,提示存在腸壁血運障礙可能。

隨即收治入院治療,囑患者禁食,並進行結腸鏡檢查。

患者結腸鏡檢查結果如下:

結合結腸鏡檢查結果,最終診斷為:缺血性腸病(缺血性結腸炎)。最後經過2周的抗感染、止血、擴血管補液及營養治療後,最終康復出院。

何為「缺血性腸病」?

缺血性腸病是各種原因導致的部份腸段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急性、亞急性或慢性腸缺血性改變,包括急性腸系膜缺血、慢性腸系膜缺血及缺血性結腸炎。急性腸系膜缺血主要為小腸缺血病變,而缺血性結腸炎主要為結腸缺血病變。據學者統計,該病的幾種類別中急性腸系膜缺血占45%,慢性腸系膜缺血占5%,缺血性結腸炎50%,尤其以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多見。

引起腸粘膜缺血的原因有哪些?

1.血管病變

腹腔血管性病變是發生缺血性腸病的基礎,尤以動脈粥樣硬化最常見,也可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2.血流改變

包括各種原因導致的心功能不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律不整、休克、感染、外傷等造成的血流減少。

3.血液的高凝狀態

一些血液性疾病如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血小板增多癥、嚴重感染、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放化療後等造成血液粘稠度的增加。

4. 長期便秘

長期便秘糞塊嵌塞、腸道占位、腸梗阻等使腸壁壓力增大、血供不足也可誘發本病。

什麽情況需要警惕?

一、危險因素:

1、高齡:缺血性腸病好發於老年人。

2、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基礎疾病:這類人群更容易出現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栓塞、血栓形成,導致腸道缺血。

二、臨床表現:

1、急性缺血:病情進展快,表現為突發的持續性腹痛,可為中上腹或左下腹疼痛,伴有便血或嘔吐咖啡樣物,結腸缺血還可出現排便緊迫感,嚴重腸壞死時出現腹部壓痛及反跳痛、發熱等。

2、慢性缺血:反復發生的與進食有關的中上腹痛,常因懼怕進食後腹痛而進食減少,導致體重明顯減輕,也可有腹脹、腹瀉等癥狀。

如何診斷「缺血性腸病」?

朱書淵副主任醫師表示三維重建動態CT血管造影術(CTA)對腸道缺血診斷準確率高達95%-100%,被推薦為腸道缺血的首選影像學診斷方法。

而選擇性腸系膜血管造影術雖然是診斷金標準,且能夠行血管再通治療,但因其為有創操作,通常不作為首選的檢查。

但是當缺血累及結腸時,結腸鏡檢查是診斷的有效手段,疾病早期可僅見黏膜充血、水腫、紅斑和黏膜質脆,隨著病變的加重可出現廣泛糜爛、出血、潰瘍和腸腔狹窄,暗紫色腸黏膜伴紫藍色出血性結節常提示壞疽,沿結腸縱軸分布的孤立線性紅斑伴糜爛和/或潰瘍是較典型的表現。

因此當懷疑有缺血性結腸炎時,在穩定患者病情後需積極完善結腸鏡檢查。

朱書淵副主任醫師在為患者進行結腸鏡檢查

如何治療「缺血性腸病」?

1、內科治療:早期予以禁食、胃腸減壓、擴張血管、抗凝、抗感染及營養支持等治療,絕大多數患者經治療後可痊愈或緩解。

2、介入治療:針對血流動力學穩定且無晚期缺血征象的患者可行介入治療,可行溶栓、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療。

3、手術治療:僅在內科治療無效且發生腸壞死時行手術切除壞死腸管。

如何預防「缺血性腸病」?

  1. 本病患者大多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及心房顫動等基礎疾病,因此,要積極控制及治療原發病。
  2. 多吃蔬菜,多喝水,適當運動,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的發生。
  3. 若出現大便潛血陽性、血便、腹部反跳痛、肌緊張等腸穿孔、腸梗阻的表現,應警惕急性缺血性腸病的發生。該病往往進展快、發病迅速,應立即到醫院救治。若出現腹痛、間斷便血、腸排空障礙(表現為腹脹、排便次數減少),應警惕慢性缺血性腸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