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催吐、吃藥、插胃管,北大六院的精神科,住滿了減肥過度的女孩

2024-07-09健康

每逢盛夏時節,都是減肥的「好時節」。

而北大六院的精神科也迎來了就診高峰,大多數患者被確診為「厭食癥」。

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厭食癥」為什麽住進了精神科?

事實上,很多進食障礙患者大多數是由於減肥導致,而這些患者中有50%-60%的人伴有心理健康問題。

有些患者追求身材的完美,也有些患者面對生活的壓力,情緒調控不當而采取極端的節食、暴飲暴食、強迫性進食或拒食等行為。

更為嚴峻的是,這些進食障礙患者會同時伴有焦慮、抑郁、強迫癥、身體形象扭曲等心理健康問題。

這些問題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心理問題驅使著患者采取不健康的進食行為,而進食障礙的加劇又進一步加劇了心理困擾,使得患者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以色列名模卡琳·鮑曼她出身於模特世家,自小便承載著家族的光環與期待,這份背景無疑為她日後踏上模特之路鋪就了基石。

17歲,正值青春年華,鮑曼以她獨特的魅力和對時尚的敏銳觸覺,順利踏入模特圈,夢想著有朝一日能站上國際舞台,成為萬眾矚目的名模。

然而,這個光鮮亮麗的行業背後,隱藏著對身材近乎苛刻的要求。

為了保持所謂的「完美」體態,鮑曼逐漸偏離了健康的飲食軌域,從最初的合理控制飲食,一步步滑向了極端節食的深淵。

她嘗試了各種極端方法來控制體重。

每當饑餓感襲來,她就用吸煙來抑制食欲,或是咀嚼食物後偷偷吐出,甚至暴食後再催吐,以此來減輕內心的罪惡感。

這些行為不僅嚴重損害了她的身體健康,更在心理上種下了「增重陰影」,讓她對食物產生了極度的恐懼和抗拒。

隨著時間的推移,鮑曼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厭食癥逐漸侵蝕了她的生命。

尾椎骨因缺乏脂肪保護而疼痛難忍,日常活動如坐立、行走都變得異常艱難;

營養不良導致她頻繁頭暈,甚至無法獨立完成去洗手間的簡單動作;

牙齒因缺乏營養而脫落,一頭秀發也失去了光澤,變得花白。

盡管在住院初期,鮑曼展現出了強烈的求生欲望,但多年累積的心理陰影和身體損傷,讓她難以擺脫厭食癥的束縛,恢復健康的道路異常艱難。

在與病魔抗爭了漫長的10多年後,卡琳·鮑曼最終選擇了放棄治療。

這一決定有對自己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奈妥協,也是對長期飽受折磨的身心的一種解脫。

2023年5月23日,卡琳·鮑曼因肺炎感染導致病情急劇惡化,遺憾離世,體重竟僅剩下46斤,年僅35歲,令人唏噓不已。

如果說卡琳·鮑曼離普通人太遠,但事實上,進食障礙者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問題,並且趨於低齡化,主要集中於10-20歲這一年齡段。

西班牙卡斯帝裏亞-拉曼查大學的研究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兒科學】上揭示,

全球7至18歲兒童青少年中進食障礙的患病率遠超預期,高達22%以上,包括厭食癥、貪食癥等極端節食行為,且女孩發病率(30%)高於男孩(17%)。

該障礙的發病率隨年齡和BMI增長而上升,並被認為是極為嚴重、縮短患者壽命(可縮短10~20年)的精神健康問題。

在一個紀錄片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15歲的初中生玲玲喜歡上了班上的一個男同學,可惜男生喜歡另外一個女生,玲玲覺得一定是自己的身材不夠好,便決定減肥。

而事實上,此時的玲玲身高165,體重95斤,稱得上是標準身材。

起初,玲玲只是減少了飯量,增加了運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玲玲的減肥計劃變得越來越極端。

她決定不再吃飯,只靠喝水來維持生命。

50天的時光,對她來說既漫長又煎熬。

玲玲的體重迅速下降,從原本的95斤減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40斤。

與此同時,她的身體也發出了強烈的抗議。頭暈、乏力、心跳加速……這些癥狀像潮水般湧來,將她淹沒。

當玲玲終於被家人發現送往醫院時,醫生們都被她的狀況震驚了。

脈壓差過小、心率過快、瞳孔無對光反射……這些都是極度營養不良和厭食癥導致的嚴重後果。

在ICU裏,玲玲躺在冰冷的病床上,周圍是各種醫療器械的嗡嗡聲。

她的胃部因長期空腹而淤血,身體各器官也因缺乏營養而逐漸衰竭。

醫生們竭盡全力想要挽救她的生命,但在病房的20多天時間裏,玲玲的眼睛始終沒能睜開,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進食障礙」這一大類疾病,涵蓋了厭食癥、貪食癥及暴食癥等,死亡率驚人,介於5%至20%之間,這一比例在所有精神疾病中位列榜首。

但也有一些幸運兒,靠著強大的意誌力逐步攻克。

2015年,一個名叫張沁文的女孩,步入了大學校園。

校園裏, 「變瘦變美」成為了一種審美潮流,而身高162厘米,體重不足50公斤的張沁文,本已是不少人羨慕的物件,但她卻也在不經意間被這股風潮卷入了其中。

文文是個自律的女孩,一旦決定了什麽,就會全力以赴。

當她看到周圍的同學都在為瘦身努力時,心中也萌生了一個念頭——如果我能再瘦一點,腿會不會更修長,更好看呢?

於是,她制定了一個近乎苛刻的減肥計劃,每一天都精準計算著攝入的卡路裏。

從最初的雞蛋和粗糧麪包,漸漸縮減到只吃一個蘋果、一小塊煮紅薯,最後甚至只有幾片綠葉菜或是幾顆小番茄。

與此同時,文文還瘋狂地投入到健身中,沒課的時候幾乎整天泡在健身房裏,汗水浸濕了衣衫,但她卻樂此不疲。

健身教練多次提醒她要註意身體,但她似乎已經陷入了一種「運動強迫癥」,即使休息時也感到負罪滿滿。

就這樣,文文的體重迅速下降,當她瘦到28.8公斤時,鏡子中的自己仿佛變成了一個行走的骷髏,眼神空洞,無法正常思考,滿腦子只有對食物的恐懼與排斥。

直到有一天,父母發現了她的異常,連哄帶騙地將她送進了醫院。

那一刻,文文仿佛從夢中驚醒,但迎接她的卻是冰冷的病危通知書和ICU裏那些維持生命的機器與瓶瓶罐罐。

在那裏,文文躺了整整四個月,體重雖然有所回升,但心靈的創傷卻難以愈合。

出院後,文文向父母許下了承諾,會好好吃飯,重新找回生活的色彩。

起初,對文文來說每一口食物都如同嚼蠟,但她強迫自己慢慢品嘗,從半杯脫脂牛奶和一塊小曲奇開始,一點一點地重建與食物的和解。

在這個過程中,文文開通了微博@少女神婆婆,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心路歷程,分享給那些同樣在黑暗中掙紮的人。

她的故事很快引起了廣泛的關註,微博上的每一條留言都像是溫暖的陽光,照進了她曾經灰暗的世界。

隨著時間的推移,文文不僅恢復了健康,還變得更加堅韌和自信。

以此為起點,文文踏上了公益之路。

她站上了TED的舞台,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全世界:進食障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她還策劃並舉辦了國內首個「身材焦慮」主題藝術展,旨在透過藝術這一跨越語言與文化的橋梁,讓更多人深入了解並正視這一問題。

這場藝術展匯聚了多元背景的創作者群體,他們各自攜帶著獨特的生命故事:有的曾歷經進食障礙的挑戰,深刻體會其苦楚;

而另一部份則是普通大眾中深受身材焦慮煎熬的一員,他們的作品因此蘊含著深刻的情感共鳴與自我探索的銘印。

他們透過繪畫、雕塑、攝影、裝置藝術等多種形式,將自己的情感、掙紮與希望傾註於作品之中,呈現出一幅幅觸動人心的畫面。

這些作品不僅是對個人經歷的深刻反思,更是對整個社會審美觀念與價值觀的拷問。

展覽期間,文文還邀請了心理學家、社會學家、藝術家等多領域的專家進行講座與對話,為觀眾提供了多角度、多層次的理解與思考空間。

她希望透過這樣的平台,讓更多人意識到身材焦慮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傳遞出積極的資訊: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的身體,無論胖瘦,都應被尊重與接納。

「身材焦慮」主題藝術展的成功舉辦,不僅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與共鳴,更激發了更多人對於這一問題的關註與討論。

文文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藝術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夠穿透心靈的壁壘,喚醒沈睡的意識,促進社會的理解與包容。

而她自己也在這場藝術的旅程中,完成了從受害者到倡導者的華麗轉身,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光與希望。

「漫畫腰」、 「反手摸肚臍」、「鎖骨放硬幣」等社交媒體上流行的「身材挑戰」,在無形中加劇了社會的身材焦慮。

這些看似無害的炫耀,實則是構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審美標準,讓許多人感到自己的身材永遠不夠完美,從而陷入了無盡的自我懷疑與不滿之中。

患者們之所以深陷身材焦慮的泥潭,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們內心深處缺乏堅定的自我認同感。

這種認同感的缺失,使得他們過分依賴外界的評價來定義自己的價值。

他們相信,只有擁有符合社會主流審美的身材,才能贏得他人的喜愛與尊重。

然而,這種觀念往往是扭曲的,因為它忽視了每個人獨特的內在美和價值。

身材焦慮的成因復雜多樣,生物因素、童年創傷、性創傷以及社會上以瘦為美的風氣等都是不可忽視的誘因。

生物因素包括遺傳、荷爾蒙水平等,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個體的體型和代謝率。

而童年和性創傷則會導致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形成扭曲的身體形象認知,進一步加劇身材焦慮。

此外,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以瘦為美的風氣更是推波助瀾,不斷向公眾灌輸「瘦即是美」的價值觀。

許多人在面臨身材焦慮時,會陷入一種矛盾的進食行為中:一方面,他們無法抵擋美食的誘惑,控制不住地進食;另一方面,他們又極度擔心吃得多會變胖,從而引發強烈的負罪感和焦慮情緒。

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往往導致他們采取極端的節食或補償行為(如催吐、過度運動等),以圖恢復所謂的「理想身材」。

只可惜,這些行為往往是治標不治本的,甚至可能加重身材焦慮的癥狀。

值得註意的是,厭食癥並非簡單地表現為對食物的厭惡或排斥。

實際上,許多厭食癥患者並不討厭食物,他們甚至可能在暴飲暴食後感到極度痛苦和自責,進而采取催吐等極端手段來減輕負罪感。

這種行為模式反映了厭食癥患者內心深處的掙紮與矛盾:他們既渴望得到食物的滿足和安慰,又害怕因此失去對身材的控制而遭受他人的評判和排斥。

近年來,國際間興起了一股「身體中立」的理念風潮,這一思潮旨在超越傳統美學評判的框架,摒棄對身體形態過度美化或貶低的偏見,轉而將焦點放在身體的本質功能與潛能開發上。

它倡導人們以一種更為客觀和理性的態度,關註並維護自身的身體健康,同時激發並培養身體潛在的活力與能力,實作身心和諧與全面發展。

與其強迫自己接受臉上的每一顆痘痘,不如感激這健康的肌膚賦予我們感受陽光、呼吸新鮮空氣的能力。

與其被社會上對「完美身材」的單一標準所束縛,不如認識到我們身體的獨特性與力量。

美,是心靈與世界共鳴的火花,是多樣性與包容性的完美融合。

正如自然界的萬物生長,每一片葉子都有其獨特的脈絡,每一朵花都綻放著不同的色彩與芬芳,美正是這種無盡差異與和諧共存的生動體現。

每一種審美偏好都是個體性格與情感的真實寫照,都值得被尊重與珍視。

在這個多元共生的時代,我們更應鼓勵每個人勇敢地探索並定義自己的美學疆域,倡導一種積極向上的自我認知與接納。

希望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感恩自己,愛自己,用最健康的方式善待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