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20歲女孩確診腸癌,牽出一家8口都中招!醫生:這種癌有強烈遺傳性

2024-07-25健康

近日,小禾留意到一則熱搜

#20歲女孩確診腸癌一查竟是家族病#

該話題一經發出

迅速引燃了無數網友們的關註

熱搜講的是一名

年僅20歲的女孩莉莉(化名)

稍微吃點生冷刺激的食物

就容易「鬧肚子」

大便長期不成型,且伴有腹痛癥狀

在當地醫院進行腸鏡檢查後

發現其腸道裏長了密密麻麻百余枚息肉

最大的息肉直徑超過了6cm

主診醫生看到報告後頓感不妙

追問其家人相關病史後發現

莉莉媽媽及其小姨的腸道也是如此

且部份息肉已發生癌變!

最終,透過莉莉的病理檢查及

APC基因突變的基因檢測

確診她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什麽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具有家族遺傳性。 簡單來說,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FAP,子女有50%的概率遺傳這種病。如果家族中有患此病的親人,直系親屬即屬於高危人群。

面對這一風險,我們可以采取兩手防治的方法降低患癌風險,一方面可以透過基因檢測確定是否攜帶導致FAP的突變基因,了解自身患病風險,指導優生優育的選擇;另一方面提倡在20歲左右,甚至更早就要進行胃腸鏡篩查,還可以配合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延緩息肉病的發生,一經發現息肉開始彌漫性生長,治療的金標準是預防性手術切除,以有效阻斷其向惡性病變發展的可能,確保健康不受侵害。

息肉到腸癌,僅需4步

從息肉到腸癌的演變過程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小息肉→大息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息肉癌變這四個步驟,而每一步的進展都伴隨著風險的增加。

0 1 小息肉

在初期,息肉往往體積較小,可能僅有幾毫米,甚至肉眼難以察覺,通常透過腸鏡檢查才能發現。這些小息肉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遺傳、飲食、生活習慣等。

0 2 大息肉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小息肉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或監測,它們可能會逐漸增大,形成大息肉。而大息肉不僅體積增大,還可能影響腸道功能,如引起便秘、腹瀉等癥狀。

0 3 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也稱為重度異型增生),這是癌前病變的一種表現。此時,細胞形態已發生顯著異常,接近或等同於早期癌變的細胞形態。如果不及時幹預,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轉變為腸癌。

0 4 息肉癌變

當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時,最終可能演變為腸癌。腸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咱深圳人新發癌癥最多的一類癌癥類別,具有侵襲性強、易轉移等特點,晚期治療效果不佳,預後較差。

早篩查是防治腸癌的重要防線

盡管腸息肉並不直接等同於腸癌,但大多數的腸癌是由結腸息肉演變而來。據消化內科王瑞華主任介紹到:胃腸鏡檢查結合活檢技術,無疑是當前消化道癌癥診斷與發現的「黃金準則」。一條管子,不僅可以完成觀察、拍照的「勘察兵」檢查任務,還可以直接切除多余的息肉組織,起到「檢查+治療」二合一的雙效作用;此外,切除的組織還可以送去病理檢查,藏在消化道裏的腫物是敵是友,一驗便知!

哪些人需要做早期腸癌篩查?

  1. 年齡≥40歲,無論男女;
  2. 長期抽煙、喝酒的群體;
  3. 有結直腸息肉或結腸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級親屬(爸媽、兄弟姐妹、子女關系);
  4. 進行膽囊切除的群體,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
  5. 喜歡食用「紅肉」(牛、羊、豬肉)、高脂肪飲食、高鹽飲食者;
  6. 炎癥性腸病的患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
  7. 有癌前疾病的患者,如消化道息肉、家族腺瘤性息肉病等;
  8. 長期有消化道癥狀的患者,如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腹痛、腹脹、不明原因貧血、不明原因體重下降、便血或糞潛血陽性的群體。

目前,深圳禾正醫院消化內科

已常規開展胃腸鏡檢查

及相關內鏡診療服務

而且,為了方便上班族的小夥伴

門診已開通 「工作日+周末」

胃腸鏡診療服務

環境舒適、停車方便、現場出結果

更重要的是:現在預約,無需長時間等待

心動不如行動,火速約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