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援非一年,無悔一生」!記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援塞醫生的故事

2024-04-13健康

近日,中國(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隊長、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黨委副書記陳勇軍和醫療隊員、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何劍,圓滿完成為期1年的援外醫療任務載譽而歸。

▲2024年3月7日,中國駐塞大使館與塞國衛生部聯合為中國(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舉辦歡送會合影照片。

「感謝中方長期以來向塞派遣醫療隊,中國醫療隊推動了塞國衛生事業的發展,加強了兩國的醫衛合作,增進了中塞友誼。」即將歸國之際,本批醫療隊全體隊員受到了塞拉利昂總統的接見及衛生部長頒發的金獅獎章,將援外醫療工作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塞拉利昂總統接見中國(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全體隊員。

▲塞拉利昂衛生部長為陳勇軍(左一)頒發榮譽證書。

一年來,陳勇軍、何劍牢記黨和祖國的重托,勇擔重任架起中非健康之橋梁,以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服務於塞拉利昂的醫療事業,在非洲大地譜寫出大愛之歌。

陳勇軍:創造「希望」 「魚漁」兼授

陳勇軍為中國(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隊長,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神經內科專家,其具備全面的神經系統疾病診治能力,尤其擅長腦血管疾病、難治性癲癇診治、神經遺傳性疾病的基因診斷。

初到塞拉利昂不久,新老醫療隊換防那天,中塞友好醫院門診大廳門口一位黑人女士突發倒地抽搐、口吐白沫,黑人女士叫Isata,是醫院的一名護士,幾乎每周都有癲癇發作。

陳勇軍聞言立即停下手頭的事情組織現場搶救,將其送至急診室處理。抽搐導致大量的血性泡沫液體從患者口腔流出,現場沒有口罩和手套等防護用具,血性痰液和汗液沾染到陳勇軍手臂和臉上,然而情況危急,他已無暇顧及潛在的感染風險。

進一步了解患者的病史之後,陳勇軍在沒有CT、核磁,沒有腦電圖檢查的情況下,依據自身多年的臨床經驗,為Isata調整診療方案,叮囑其規律用藥規律作息,並對其做了心理指導。調整用藥後,Isata的癲癇癥狀基本得到了控制,援塞一年多的時間裏,只發作了兩次。

援塞抗癲癇藥物不夠,他又自費從國內帶藥給她治療,回國離別之際,對她的病情不放心,特別交待了新一批醫療隊員怎麽調整藥物,Isata為了表達感激之情,按照非洲傳統贈送了自己制作的木雕。

2023年6月中旬,中塞友好醫院收住了一例左側股骨近段粉碎性骨折的中資企業員工。該患者為一名54歲男性,因高處墜落導致左側髖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4小時急診入院,經外院CT檢查明確診斷為左股骨近段粉碎性骨折。

陳勇軍組織了全隊專家大會診,患者手術面臨的風險很大,有些隊員反對接納該患者。如果在很多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施行手術,恢復不好,隊長將和骨科專家一起承擔很大的醫療風險。但不給患者施行手術,同樣面臨生命危險,而且無法轉回國內治療。

使命所在,做為隊長,與骨科專家一起,與患者本人、國外的公司領導及國內家屬做了充分溝通,達成一致同意手術治療,隨即布置了力所能及的準備工作,包括聯系外院CT檢查、血源、外購抗凝藥物、準備好充電電源等,同時將這一案例向駐塞大使館和湖南省衛健委做了書面匯報。

最終骨科專家在團隊的協助下,克服了手術中無C臂引導、無X線復查、無輸血保障、麻醉監護不足及供電不穩等重重阻礙下,順利完成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術後又歷經抗感染、深靜脈血栓處置及肺栓塞預防和繼發貧血等情況,患者痊愈出院。

▲陳勇軍(右一)診治過的護士贈送親手做的木雕。

陳勇軍做為專職隊長,主責是管理,但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醫療管理經驗,敢於擔責,組織了一次次的會診工作,成功處理了一個又一個疑難病例。他帶領醫療隊員們開展了許多新技術專案,如骨髓穿刺術及骨髓細胞學診斷技術、成功搶救雙硫侖反應患者、腦瘧患者、救治多名急危情況下的孕產婦和新生兒、為 105 歲白內障患者施行手術恢復視力……

從堅守初心使命開展醫療工作,到以「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的精神解決多方面困難,1年的援非經歷無疑是陳勇軍「創造希望」的經歷。

塞拉利昂沒有工業體系,該國醫療器材、藥品都十分匱乏。雖然中國每年都對塞拉利昂的藥品和器械進行援助,解決了當地醫院的燃眉之急,但是,最缺的還是醫護人才。

考慮到當地的醫療水平,陳勇軍感到培養本地化人才任重道遠。

「要為塞拉利昂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陳勇軍說,雖然有中國一批批援非隊員前赴後繼,但為了讓中塞友好醫院不至於離開中國醫療隊就陷入「癱瘓」,他帶領隊員們在日常門診工作、病房查房和手術過程等實踐中身體力行,為當地醫生們解釋病情、規範診療過程,手把手指導,將先進的診療技術、診療理念等帶給當地醫生。

何劍:「我慶幸我是中國醫生」

「剛到的那一個月,晚上幾乎沒怎麽睡覺。」

作為醫療隊的後勤組長,在專業領域無所畏懼的何劍到了塞拉利昂卻倍感壓力。

「這裏所有的基本的生活保障全部得靠我們自己解決。」除了日常的診療和救治工作以外,何劍還要負責解決醫療隊生活上的一切問題,為醫療隊順利執行提供好後勤保障。

「一天下午四點多,發電機突然壞了。」何劍回憶起首次在異國他鄉停電的經歷。

何劍急著聯系當地的維修人員,「沒有發電機,不要說醫療工作的開展了,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沒有辦法保障。」

然而當地人5點準時下班,「哪怕給加班薪金,也找不到人來修。」何劍急的發慌。

最終在多方尋求幫助下,一名叫Amara的黑人小夥願意過來幫忙。起初,Amara也是不願意的,他表示最快也要第二天才能過來。但是,當聽到是「中國醫療隊」需要幫助時,他還是騎著摩托車,載著何劍去買了維修需要的零件,直至發電機修好,這才解了醫療隊的燃眉之急。

▲中塞友好醫院歡送會上,塞方Sarah院長為何劍(右二)贈送木雕。

7月是塞拉利昂的雨季,每天都是滂沱大雨,然而中塞友好醫院排水系統有故障,加之垃圾堆放混亂,建院十多年以來下水道排汙系統基本處於堵塞狀態。既往遇到這種情況,都只得臨時抽吸短期緩解。

何劍在隊長和幾個隊員的支持下,對排汙系統進行徹底疏通,及時化解了化糞池糞水外溢及汙水排放等問題,極大改善了駐地乃至整個醫院的衛生環境,也為後續醫療隊免除了後患。

裝修改造舊倉庫、加強水井維護及打造新水井、修復廢置數年的舊車、儲備生活物資和落實安全措施……在各種難題面前,何劍親歷親為、全力以赴,把後勤工作做得有條不紊。用他的話講就是:「後勤是最基本的保障,是所有工作的基礎。」

「何劍面對各種困難都是迎難而上,都能想出合適的辦法去解決,在解決困難的時候,還受到過很多的委屈,但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是我非常得力的助手。」隊長陳勇軍給予了高度評價。

塞拉利昂的交通並不發達,許多患者來中塞友好醫院看病只能靠步行,甚至有些人要走幾天幾夜,只為尋求中國醫生看診。何劍非常感動同時也有些心酸:「當我給他們解決了一些問題之後,他們會以各種方式表達感謝之情。我慶幸我是中國醫生,能幫助他們。」

▲臨別之際,中塞友好醫院為中國(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舉辦歡送會。

「援非一年,無悔一生。」如今,第24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已圓滿完成了援非任務,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但他們依然牽掛著那片遙遠的土地和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陳勇軍和何劍表示,如果有需要,他們願意再次踏上非洲大陸,繼續為非洲人民的健康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們的故事只是中國援非醫療隊的一個縮影。在非洲大陸上,還有許多像他們一樣的中國醫生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中非友誼的深厚內涵,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著中國力量。

在陳勇軍和何劍回國同時,南華醫院又派遣了3名醫療骨幹已隨新一批醫療隊(第25批)踏上援非的新征程。

來源: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紅網

(編輯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