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中醫入門:中醫防衰老,何為天年

2024-02-04健康

其實預防和延緩衰老的發生,是中醫學歷來所著重研究的內容。歷代基於對衰老機理的深刻認識和老年病防治的長期經驗體會,發明了大量切實可行,確有良效的保健防老措施和方法,這些措施和方法構成了中醫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份。

中醫學的天年

"小王," 謝老師開始說道," 中醫學一直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生命的延續。人的壽命,被我們稱之為‘天年’ ,是中醫中的一個重要命題。 它指的是一個人的自然壽命,也就是天生具備的壽命。通常,我們以年齡來衡量一個人生命的長短。但要明白,人的壽命是有限的,而這個有限的最高限度,就被稱為‘壽限’。 "

小王認真地記錄下老師的話語,然後問道:"謝老師,中醫認為人的天年有多長呢?"

老師微笑著回答:" 中醫學認為,一個人的天年限度一般在120歲左右。但是,能夠活到這個年齡的人非常少見。 除了先天稟賦和不可抵抗的外部因素, 人們過早衰老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如何調攝養生,使正氣減弱,易受病邪侵害。因此,要想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必須註意養生保健,預防疾病,以延緩衰老。 "

【養生論】曰:「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

小王的眼睛亮了起來,他深思熟慮著老師的話。他再次提問:"那麽,謝老師,您認為我們如何才能延年益壽,盡享‘天年’呢?"

中醫理解的衰老

謝老師微笑著說:"小王,延年益壽的秘訣並不是什麽神秘的東西,而是要理解中醫衰老機制是什麽?」

謝老師沈思了一下,然後開始解釋:「 衰老,是指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臟腑、精氣血津液神、經絡等生理功能全面地逐漸地減退的生命過程。 衰與老雖有直接的關系,如年老易衰,衰者多老,但衰老與老年不能等同。 衰老是生命的一個動態變化過程,而老年則是人生的一個年齡階段。老年未必均衰,衰亦未必均老,故有 ‘老當益壯’ ‘未老先衰’之說。關於 ‘老年’ 的年齡界限,歷代說法不一,但一般視60~65歲為老年期的開始年齡。

小王聚精會神地記錄下這段解釋,然後問道:「那麽,衰老發生和發展的機制是什麽呢?」

謝老師耐心地繼續講解:「衰老的機制主要包括陰陽失調、五臟虛衰、精氣不足和情誌失調、痰瘀、毒邪侵害等。」

衰老以陰陽失調、五臟虛衰、精氣不足為本

「首先, 衰老以陰陽失調、五臟虛衰、精氣不足為本。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內陰陽逐步失去平衡,或某種病邪長期作用於機體,促使陰陽出現偏盛偏衰,以致疾病叢生,引起衰老發生。衰老的過程是陰陽平衡失調,出現偏盛偏衰或陰陽兩虛的結果。如果陰陽不能相互依存而分離,人的生命也就宣告結束。

小王迅速記錄下這個要點,然後追問:「五臟虛衰是如何導致衰老的呢?」

謝老師回答:「五臟虛衰與衰老有關,最重要的是先後天的虛衰, 脾腎在衰老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腎氣虛衰,元氣不足,陰損陽耗,日久必致各臟虛損、陰陽失調,從而導致疾病和衰老。脾胃虛弱,則化源不足,氣血虛弱,體弱多病而易損其壽。心臟虛衰,影響血脈執行和神誌功能,從而加速衰老。肝血虧虛,氣機疏泄失常,則性情變異,視物昏花,血不榮經,筋弱無力,行動遲緩易疲,而呈老態。肺氣虛日久,治節不行,衛表不固,則易出現氣短咳喘,不耐寒熱,易患感冒等衰老征象。 五臟虛衰,功能失調和減退,則易加速衰老。」

小王感到受益匪淺,但還是有疑問:「中醫理解的精又是如何與衰老相關的呢?」

謝老師解釋道:「 精不僅是繁衍人類的生命之源,亦是生命活動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人的一切生理活動,包括意識思維等精神活動,無不以精氣為源泉和動力。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的發生發展,以及壽命之長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氣的盈虧盛衰。

衰老以情誌失調、痰瘀毒內生為標

小王的臉上露出了思考的神情,他進一步提問:「那麽情誌失調、痰瘀和毒邪又是如何加速衰老的呢?」

謝老師耐心地回答:「 情誌內傷是衰老之因。老年時期,臟腑功能不足,精氣血虧耗,故七情內傷易於超越人體心理適應能力。異常的情誌活動可使氣機失調,損傷臟腑,傷及精血,傷神損形,而發生多種疾病,促進衰老的行程。 因此,老年人多見意誌消沈,性格改變,煩惱,抑郁焦慮,多疑善感等,甚至健忘癡呆。

「此外, 痰濁、瘀血和毒邪也是導致人體衰老的重要因素。人至老年,肺、脾、腎及三焦之陽氣不足,津液代謝功能障礙,水濕凝聚,氣機阻滯則生痰;痰阻經絡氣血,或氣虛,血行無力,導致血瘀;痰瘀互結,臟腑功能失常,則引起多種老年病發生。 如朱丹溪【格致余論·養老論】說‘夫老人內虛脾弱陰虧性急...... 陽虛難降則氣郁而成痰。’老年時期,由於正衰積損,臟腑功能減退或障礙,機體代謝減退、紊亂或失常,邪氣蘊結不解,互動為害,則毒邪內生,作為新的致病因素,導致胸痹、中風、消渴、積聚等病證發生。」

人生無處不賴陰液以潤澤,而現今臨床「陰虛」確實是老年人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論·養老論】中認為在陰虛為主要矛盾的基礎上,脾胃虧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提出:「夫老人內虛脾弱,陰虧性急。內虛胃熱則易饑而思食,脾弱難化則食已而再飽,陰虛難降則氣郁而成痰,至於視聽言動,皆成廢懶。百不如意,怒火易熾。」

小王滿懷感慨地點頭,他感到這次的學習經歷非常寶貴。他再次感謝謝老師的指導,然後站起身來。

謝老師微笑著說:「小王,記住,學醫路漫漫,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只有了解疾病的機制,才能更好地幫助患者。祝你在中醫領域取得更多成就。」

小王恭敬地鞠了一躬,感激不已。他離開了謝老師的診所,懷著對中醫的深刻理解和對醫學的熱情,踏上了繼續學習的道路。而謝老師,依然堅守在這座古老城市的角落,用他深厚的醫術,幫助更多的人重獲健康,迎接更好的生活。

中醫養生茶

長壽恪守九不過

老祖宗的養生順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