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圖片描述(沒有字數限制)
提到傳染,大家腦海裏第一時間浮現的都是病毒傳染,然而一種看似不可思議的現象正在挑戰人們的認知邊界——精神疾病的「傳染性」。近日,溫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就收治了一對雙雙患上精神病的患者,其中丈夫的精神病竟是被妻子「傳染」的。
王女士(化名)此前被診斷出患有精神分裂癥,整天疑神疑鬼,走在路上懷疑周圍的行人都是在跟蹤監視自己,上班時也總覺得同事都在背後議論自己。認為自己是被間諜給盯上了,於是把自己關在家中不敢出門。每日檢查家裏的門窗和角落,擔心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監視著。
其丈夫趙先生(化名)因擔心妻子的情況請假在家裏照料,結果兩人關起門來過日子生活一段時間後,趙先生也動搖了,發展為跟妻子一樣,認為真的有間諜在針對自己家,小區樓下下棋的老人都是在對自己家執行監視任務,因夫妻倆行為讓人難以理解被家人送到精神科就診。
經過醫生評估發現王女士患有精神分裂癥需要住院治療,趙先生患有感應性精神障礙,跟妻子分開生活一段時間後便恢復正常。
「感應性精神障礙是指在關系密切的兩個人之間,一方患有精神障礙,另一方在長時間的影響下也表現出相似的妄想內容。這種現象在精神病學上並不少見。」該院精神科住院醫師李超表示,要發生感應性精神障礙,需要滿足多個條件。首先,原發者與繼發者關系密切,如母女、兄妹、夫妻、師生等。其次,原發者在家庭或社會中通常具有較高的威信和影響力,而繼發者多為內向或癔癥性格,易受暗示,意誌薄弱。其次,文化程度偏低、迷信保守的環境也容易促使這種現象的發生。值得註意的是,這種「傳染」現象並不限於單個人,任何與原發者長時間共處並滿足上述條件的人都有可能被「傳染」。
那麽,如果患上感應性精神障礙該怎麽辦呢?李超建議,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將原發者和繼發者分開。透過分隔治療,繼發者不再受到原發者的進一步影響,癥狀往往很快會消失。越早隔離,被感應者的精神癥狀消失得越快,預後也越好。如果分隔後癥狀仍不見好轉,繼發者可以根據情況小劑量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並進行定期的心理咨詢。鼓勵患者走出密閉環境,多參加社會活動,也有助於他們更快恢復正常生活。
此外,為了預防感應性精神障礙的發生,李超建議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避免人雲亦雲。如遭受生活事件的刺激後,學會調整心態,積極尋求心理援助。同時,樹立正確認知,能分辨事物的對錯。一旦發現身邊有人行為紊亂,想法與現實不符,要及時送往醫院尋求幫助。
溫州晚報
記者謝施琦
通訊員李超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