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辨別和分析反映脈位的脈象

2024-04-15健康

反映脈位的脈象,細致入微,千變萬化,可以概括為四類。首先,我們來看浮脈。浮脈,如同水面上的浮萍,輕輕觸及即可感知,它通常代表著病邪在表,正氣未衰,病情尚淺。這類脈象常見於感冒初期,病人感覺頭痛、發熱、惡寒等癥狀。
其次是不浮不沈之脈,它就像河中的流水,不深不淺,恰到好處。這種脈象表示病邪既不在表,也不在裏,病情處於中間狀態。常見於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等。
再來看看沈脈,沈脈如同海底的珍珠,需要深入探索才能發現。這種脈象表示病邪深入體內,正氣已衰,病情較為嚴重。常見於一些重病、久病,如腎衰竭、癌癥等。
最後是伏脈,伏脈深藏不露,極難察覺,如同潛伏的敵人。這種脈象表示病邪極深,正氣極度衰弱,病情十分危急。常見於一些瀕危病人,如心衰、休克等。
要準確辨別這些脈象,我們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要確定將寸口部位「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這就像是在探索一座山脈,要找到最合適的攀登路線。然後,再用相應指力辨別寸口脈在哪一部。這就像是在山脈中尋找特定的景點,需要仔細分辨、準確定位。根據寸口脈在「五部」的順序,我們可以準確辨別脈位的變化,從而判斷病情的輕重緩急。這就像是在山脈中觀察景色的變化,可以感知到季節的更替、氣候的變遷。
總之,反映脈位的脈象

是中醫診斷中的重要依據之一。透過仔細辨別脈位的變化,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的發展趨勢,為病人制定更為精準的治療方案。因此,作為中醫醫生,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脈診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務於廣大患者。

為了更清晰地闡述,我們暫且稱「按之至骨」的指力為「總指力」。有了這個基準,我們可以精確地掌握在診斷「五部」時所需的相應指力。舉例來說,當我們要辨別浮脈時,所使用的指力並不需要超過「總指力」的五分之二。而若要判別沈脈,則需用超過「總指力」的五分之三的指力。對於那些既不浮也不沈的脈象,我們所需的指力則恰好位於「總指力」的五分之二與五分之三之間。
若使用「總指力」仍無法觸及脈體,非得加大指力才行,那麽這種脈象便是伏脈。透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準確無誤地辨識脈位的變化。值得註意的是,其他脈象如果以脈位變化為構成條件,那麽它們都屬於相兼脈。例如,「濡脈」便是「細而軟」與「浮」相結合,「弱脈」則是「細而軟」與「沈」的結合。再如,「脈浮數」即「浮脈」與「數脈」的相兼,「脈沈數」則是指「沈脈」與「數脈」的結合。這些辨別方法,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實踐驗證的,確保了診斷的精準性。

在中醫診斷中,脈位變化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指標。一般來說,浮脈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表證,沈脈則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裏證,這是脈診的一般規律。然而,在臨床實踐中,我們也會遇到一些特殊的情況,如表證而脈不浮,或裏證而脈不沈。這些情況下,脈位變化的診斷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充分發揮脈位變化的診斷作用,我們必須將脈位變化的一般規律和特殊意義綜合起來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傷寒論】為例,其中第九十二條提到:「病發熱頭痛,脈反沈,若不差,身體疼痛者,當救其裏,四逆湯方。」第三百零一條則說:「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沈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這兩條所論的都是表證,但脈象卻沈而不浮。
在前一條中,病人有發熱、頭痛、身體疼痛等癥狀,這些都是太陽表證的表現。然而,其脈象卻沈而不浮,這提示我們病人平素陽氣不足,裏虛較重。因此,治療時應以救裏為主,用四逆湯回陽救逆,寓解表於其中。這充分體現了脈位變化對辨證論治的指導作用。
而在後一條中,病人雖病在少陰,但不應發熱而反發熱,故稱之為「反」。此「發熱」為外感風寒之邪在表的表現。脈沈則是由於心腎陽虛不足以鼓動血脈所致。這裏,【傷寒論】並沒有因為脈癥不符而妄行取舍,而是在脈象與病癥的「常」、「變」之中辨析其病理機制,弄清脈位變化與癥狀不符的內在原因,從而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進行表裏雙解。
這些例項告訴我們,對於脈位變化的分析,我們不能局限於「某脈主某證」的一般認識。當遇到脈癥不符的情況時,更應該深入分析,拓寬思路,綜合考慮脈象與病癥的「常」與「變」,從而尋求適宜的治療方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充分發揮脈位變化在中醫診斷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