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中藥的四氣五味

2024-06-26健康

我們知道拿過來一味中藥,它的內容是什麽?制定的依據是什麽? 首先要知道藥的內容,最基本的是四氣五味

四氣是溫涼寒熱,比如說竹葉是涼的,乾薑是熱的,陳皮是溫的,石膏是寒的,大黃是寒的,厚樸是溫的,麻黃是熱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寒熱溫涼的分類方法。

不僅中藥是這樣,很多飲食,我們常吃的食物,它也有四氣 ,比如說冬瓜是涼的,葡萄是涼的,因為葡萄性平,薯仔是溫的,黃瓜是涼的。

古人透過藥物和食物作用於人身體產生的反應,慢慢地總結了四氣,吃了會發熱,這就是熱性的食物,吃了會拉稀,或者是身體不適,或者吃了可以降火,這個就是涼的或者是寒的。

那麽五味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五種味道, 其實不只是五種味道,只是抽象為五種味道,其實飲食是百味,中藥也是百味,甚至更多,最終抽象為五種味道,就是酸甜苦辣鹹 ,像李子、葡萄、烏梅、石榴、白芍、五味子,它們是酸的,歸為酸味;辣椒、肉桂、乾薑是辣的,歸為辛味;苦瓜、黃連、黃芩、龍膽草是苦的,歸為苦味;山藥、黨參、黃芪、麥冬、熟地是甜的,歸為甘味;牡蠣、龜板、鱉甲、海藻、昆布、芒硝這些是鹹的,歸為鹹味。

什麽叫做味道?就是食物放到口裏,對味覺的一個沖擊感覺,感覺到它是什麽味它就是什麽味。

四氣五味就是透過嘗百草和飲食不斷總結出來的。

這裏面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我們對中藥的感受,因為古代沒有化學儀器,不可能對它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也沒有解剖,不可能拿顯微鏡看它的分子結構,只是透過我們的感受去了解中藥的特性,最終去歸納到四氣五味。

然後透過對藥物的長期實踐和深入摸索,發現某一味藥對身體會產生怎樣的反應,可以對某些疾病進行治療,最終總結了藥物的藥性,它們可以治什麽病,比如說半夏治心下痞,杏仁開肺,麻黃解表,大黃瀉下,這些都是長期總結的,而且是屢試不爽的,就是這麽回事,像葡萄一嘗,有甜葡萄和酸葡萄,黃瓜吃多了會拉肚子,這個都是我們祖先不斷摸索的,習以為常,自然而然,就像喝水可以解渴一樣,不需要做物理或者化學性的分析,這個就是生活的一個常識。

關於中藥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就是 神農氏嘗百草 ,大家都知道這個傳說,但是很少有人在乎的,這裏面反應出一個深刻的道理,就是藥透過嘗來得出這個藥性的。

——本文摘自大千老師【中醫基礎】

歡迎大家轉發評論,若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接續上古文化,建立氣學思維」。氣學中醫創始人大千老師計劃用三年時間,以「氣」為核心主線教授中醫經典,帶領大家認識生命本相和疾病實質,培養中醫臨證能力。

#中醫發展目前面臨的阻礙是什麽?##你們相信中醫調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