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魯肅:堪稱三國第一謀士,水平遠勝諸葛亮,他若不死天下歸吳

2024-02-28歷史

說到三國的謀士,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會是諸葛亮、周瑜、荀攸或者司馬懿等人。其實在那個戰亂時代裏,真的是能人輩出,還有很多人功勛卓絕,但卻被隱沒在了萬千王侯將相之中。

謀士在三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司馬懿曾被贊為謀略賽諸葛。但東吳也有一名謀士,他的謀略水平甚至遠勝於諸葛亮,只是他去世的早,不然的話天下歸東吳都是有可能的。

這個東吳謀士便是魯肅,對於三國迷來說,此人並不陌生。通讀三國歷史會發現,魯肅的大局觀實在讓人佩服,他為東吳所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力勸孫權跟劉備合作一起抗擊曹操。

輔佐孫權

東漢末年朝廷官僚腐敗,各大諸侯群雄逐鹿搞得動蕩不安,能文能武的魯肅召集家鄉的青年們練兵習武,希望有一天能在這亂世中派上用場。不僅如此,魯肅還仗義疏財,那時很多人都吃不上飯,都靠著他的資助挺過去了。

周瑜就是其中一人,他當時為居巢長,因為手中缺糧而找到魯肅求助,隨後魯肅二話不說就送他一倉三千斛糧。從此他和周瑜成為了莫逆之交,後來周瑜前往投靠孫權之後,第一個便舉薦了魯肅。

其實有才的人到哪都很受歡迎,魯肅對時局的把控是非常準確的,他也懂得擇民主而輔佐的道理。

當時袁術看上魯肅,想要他跟隨自己,可是魯肅見袁術手下法度廢弛,一個不講究法度的軍隊如何能成大事呢?於是他果斷離開了,後來在與周瑜一番商討之後,覺得孫權親信賢人智士,才決定投靠。

周瑜這邊也給孫權作主了思想準備工作,極力向他推薦魯肅,還說一定要多招納如魯肅一樣的人才來成就大業。所以孫權與魯肅的第一次見面談話就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孫權就如今天下的局勢詢問魯肅的意見,他態度誠懇,期望能建成如齊桓公、晉文帝那樣的功績。魯肅也聽出了他有承繼漢室宗業的心思,不過他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以前漢高祖劉邦也一心一意向尊崇義帝而最後沒有成功,主要是因為項羽的原因。魯肅將曹操比喻為項羽,說出他「狹天子以令諸侯」背後真正的目的。

魯肅說:「漢室已然不可復興,曹操也非一日可除,將軍只有立足江東觀天下之形勢,才不會招人記恨。如今北方是多事之秋,你正好可以趁這樣的時局占領長江以南,進而奪取天下」。

魯肅給孫權提出了一個非常明朗且宏觀的大目標,但此時的孫權卻沒有那麽大的宏願,只希望輔佐漢室就好。魯肅也知道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要孫權下定決心恐怕還得一個導火索。

當時曹操正在北方跟袁紹等人大戰,根本無暇顧及南部地區。而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劉表去世了,荊州也成為了一塊香餑餑。魯肅覺察到時局的變化,讓孫權當機立斷將荊州給拿下來。

智奪荊州

在魯肅的眼中,荊州對東吳來說至關重要。這裏與江東之地接壤,順著水域就能抵達北方,外面還連線著江漢,內還有山川險峻,是個具有天然屏障之地。魯肅認為若能占領荊州這塊地方,是孫權建立帝業的基礎。

從後期的發展來看,荊州對於三國來說確實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不管是蜀漢還是東吳,荊州都是他們北上的戰略要地。劉表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為了土地爭權奪利,使得軍隊也分為了兩派。

劉備當時寄居在劉表那裏得不到重視,況且他與曹操也有很深的矛盾,此時正是奪取荊州的最佳時機。經過對局勢的分析,魯肅力勸孫權跟劉備合作共同對付曹操。他也主動提出代替孫權去吊唁劉表,了解一下當地的情況。

可當魯肅剛到江夏口,曹操就聞著味過來了。為了不讓曹操捷足先登,魯肅只能日夜兼程,可還是晚了一步。等他抵達南郡的時候,劉表的兒子已經把荊州獻給了曹操。

這時劉備也準備向南撤離去江陵,曹操這一路追擊他到了長阪坡。魯肅又立馬前往長阪坡找到劉備商議合作的事情,魯肅跟劉備分析了一下局勢。曹操占據北方勢力在不斷地增強,只有雙方合作才能與其抗衡。

劉備聽了魯肅的話,同意與孫權結盟。他當即駐軍在夏口,委派諸葛亮跟魯肅一起前往東吳去面見孫權。魯肅跟諸葛亮的哥哥是好友,兩人又同為謀士,兩人當即就結下了交情。

後來曹操準備入侵江東,孫權的眾將領們都勸他投降曹操,魯肅一言不發。直到會議之後才單獨面談孫權,讓他早做決定,不然只能等死了。其實孫權也從未想過要投降曹操,魯肅的話語跟孫權一拍即合,魯肅想要的「導火索」也如約而至。

魯肅讓孫權將周瑜召回來共謀大業,於是在赤壁一戰中大敗曹操大軍。魯肅也在這一戰後更加得到孫權的器重,但曹操還活著,戰爭還沒結束。魯肅依舊在抗擊曹操的路上發光發熱。

堅定孫劉合作

為了抵抗曹操,魯肅給孫權作出了全域的安排。他始終認為,如今單靠孫權或者劉備的力量是不可能抵抗曹操的,所以雙方需要合作。魯肅憑借著自己的智謀輔佐孫權贏得赤壁之戰,也拿下荊州。

為了讓孫權多個朋友,魯肅提議將荊州借給劉備發展勢力,從而三國鼎立的局勢開始正式形成。曹操聽說孫權把荊州給劉備的時候,嚇得心神不寧。

劉備有著自己的心思,是不可能誠心跟孫權合作的。當時劉璋的益州法度頹廢,周瑜力勸孫權去拿下蜀地。孫權就此詢問劉備的意見,劉備當即表示不願意對同為皇族後裔的劉璋對著幹。

孫權信了他的話,可沒想到劉備趁著入川的契機占領了益州,孫權知道後暴跳如雷,當即要劉備歸還荊州。劉備當然不肯,並派關羽鎮守荊州。

此時魯肅為了不讓孫劉聯盟派破裂,極力地從中調和各方勢力,並且還單刀赴會關羽,提出大家各退一步,由此可見,為了抵禦曹操,魯肅可以隱忍劉備的背叛。

魯肅為何這麽做呢?主要是因為他早就看明白了,只有堅固孫劉聯盟天下才能太平。可是魯肅所做的努力在他去世後全都白費了,孫權派兵攻打荊州,還殺了關羽。

最後導致劉備徹底撕破臉發動夷陵之戰,雙方交戰兩敗俱傷,曹操得以坐收漁翁之利,這也為後來曹魏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若是魯肅沒有那麽早去世的話,斷然不會發生荊州之禍。

那麽孫劉聯盟得以繼續,曹操也無法南下成功,就算是用耗的方式也能把對方給逼瘋,到時天下歸吳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