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劉少奇說:只有3人能稱呼職位,其余互稱「同誌」,是哪三人?

2024-01-24歷史

劉少奇說:只有3人能稱呼職位,其余互稱「同誌」,是哪三人?

1921年,中國共產黨為謀求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經歷了28年的廝殺,最終奠定了新中國的基石。在這個過程中,黨員和領導幹部團結一致,相互平等相待,尤在最艱難的時刻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戰鬥力。

隨著新中國各級行政組織的完善,領導幹部的職責也逐漸增多。然而,黨內領導人劉少奇明確提出,在內部仍應該以「同誌」相稱。

唯有毛主席、周總理和朱總司令除外,因為人們對他們的稱呼已超越了職務上的尊重,而是一種感情上的昇華。

那麽,為何這三位仍然能夠以職務稱呼,而每當聽到主席、總理、總司令這幾個詞時,我們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仍然是他們呢?

盡管劉少奇提議互稱「同誌」,但這三位偉人仍被尊稱職務 「同誌」一詞最初起源於春秋時代的【國語·晉語四】:「同心則同德,同德則同誌。」簡而言之,同誌指的是有著共同信仰、誌同道合的人。

當然,由於歷史上的封建社會等級森嚴,中國人很少有「同誌」之間的稱呼。

直到辛亥革命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首次互稱為「同誌」,他的遺言強調:革命尚未成功,同誌需共同努力。

然而,隨著國民黨的急劇腐化,這個詞成為共產黨人之間常見的稱呼。

從1927年開始的壓抑的革命鬥爭使大家深刻認識到,只有透過團結協作、相互尊重,才能在極其困難的時期戰勝強大的敵人。因此,那個時期的「同誌」相稱是源自內心,絕非像國民黨的兄弟道弟那樣出於拉攏人心。

革命中仍然存在著分工。例如,自1922年領導安源礦工運動起,劉少奇成為中國共產黨工人運動領袖之一。在20年的革命實踐中,劉少奇逐漸嶄露頭角,成為黨內的重要領導人,到1947年時已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

然而,在這一時期,劉少奇身邊的人開始以尊敬或恭維的態度私下稱呼他的職位。一次,劉少奇聽到有人直接稱他為「劉副主席」,讓他感到不悅。

於是,在接下來的會議上,劉少奇向大家提問:「我們同在一個革命隊伍裏,誌同道合地在一起奮鬥,最親切的稱呼是什麽呢?」 與會者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劉少奇誠懇地表示:「是同誌!」

不僅劉少奇如此說,作為黨的最高領導人,毛主席也察覺到思想上的隔閡。早在1945年的「七大」上,毛主席就提出要避免個人崇拜,不將黨和軍隊的領導人神秘化。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身居高位,卻保持平易近人,期望與其他黨員同誌真心相處。1959年8月3日,毛主席分別致信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人,希望黨內仍然以同誌相稱。

劉少奇和毛主席強調大家應該以同誌相稱,但實際上,無論是劉少奇的強調還是大家的實踐中,對毛澤東稱為毛主席,對周恩來稱為周總理,對朱德稱為朱總司令的做法並未改變。

因此,這三人的稱呼已不再僅僅是職務變動,而是在大家心目中將個人與職務完全融為一體,體現了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引發廣大人民內心深處對他們無盡的崇敬。

毛主席,擔負多項主席職務,以其豐功偉績深受人民永遠懷念。

首先,談到毛主席的稱呼。他於1893年出生於湖南湘潭韶山沖的一個農家,在1920年開始參與革命工作。作為三位偉人中唯一的「一大」代表,毛主席一直將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

1927年,毛主席以中央委員身份領導湖南秋收起義,此時人們通常稱呼他為「毛委員」。同時,黨的領導組織發生變化,總書記由陳獨秀時期變為政治局主席,由向忠發開始擔任。

1931年11月,隨著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第一屆中華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在大會上,毛主席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贏得眾望。

然而,這一時期的「主席」一詞經歷了巨大的變化。1934年,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上,毛主席僅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執行委員會主席。

1935年1月,遵義會議上,張聞天成為黨的總負責,毛主席則當選為政治局常委。在長征抵達陜北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旗幟再次升起,毛主席擔任政府主席直至1937年自願辭去。

1936年1月起,毛主席接替朱德成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選舉毛主席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1945年,黨的「七大」上選舉毛主席為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並一直擔任至其去世。

1949年,全國政協一屆會議選舉毛主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1954年,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選舉毛主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然而,1959年後,毛主席僅擔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盡管「毛主席」的稱呼未曾改變,但其職務發生了顯著變化。有人甚至還認為他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長達27年。

毛主席在不同時期擔任的具體職務變化較大,但始終是中國共產黨革命鬥爭和新中國建設的領導核心。自井岡山根據地建立起,周恩來、朱德等人敏銳地認識到只要毛主席在中央領導層提出正確的意見,紅軍就能獲勝,革命工作就能不斷走向成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人面對強大敵人,陷入茫然。然而,正是在1938年,毛主席發表【論持久戰】,為全國軍民找到了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終極之路。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取得空前發展,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也受到許多知識分子的贊譽。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毛主席正確提出了面對敵人全面進攻的作戰原則,成功扭轉了戰局,親自指揮劉鄧大軍挺進中原,贏得三大戰役等勝利。

可以說,有了毛主席,中國革命戰爭才能迅速取得如此勝利。

新中國成立後,美帝國主義介入韓戰,全國爭論是否出兵北韓。毛主席力排眾議提出:出兵有益,不出兵危害大。毛主席的堅持讓新中國首次在列強面前證明了實力,引發一系列蘇聯援助和西方自動緩和關系。

直到今天,在許多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老人心中,毛主席仍是永不落的紅太陽。全國人民對毛主席的感情,使得1980年,鄧小平作為黨第二代領導核心公開要求仍然稱呼毛主席為「毛主席」。

周總理是新中國的傑出領導人,致力於為人民謀幸福,堅持至生命最後一刻。除了毛主席,我們最為熟悉的第一代領導人莫過於周恩來。

1949年,第一次政協會議上,政務院成立,周恩來擔任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1954年,第一次全國人大選舉產生國務院領導機構,周恩來再次當選為國務院總理,一直任職至其離世。在新中國歷史上,周恩來擔任總理職務的時間最長、屆數最多,影響力最大。他實踐了作為新中國總理的工作原則和處事作風,並為後來的總理所借鑒。因此,周恩來不僅是事實上的總理,也是廣大人民心目中永遠的總理。

歷史上第一個稱呼周恩來為「周總理」的人正是毛主席。周恩來於1898年3月生於江蘇淮安,1922年在留法期間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他回國後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成為中國共產黨中第一個抓槍桿子的人。1927年後,他進入中央,並於1928年後成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直任職至其離世。盡管在1928年後的一段時間內,周恩來曾是事實上的黨負責人,但他多次公開表示不適合做「帥」。

因此,1935年遵義會議決定周恩來擔任軍事負責人,而毛主席成為他的副手。盡管決策者仍然是毛主席,但在那個時候,周恩來總結了自己的工作教訓,決定專心為毛主席做副手。

隨著1948年解放區面積不斷擴大,建立新中國的時機成熟。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指出成立人民政權時,周恩來必定要參與,擔任「內閣總理」職務。

自1949年起的漫長歲月裏,周恩來充分展現了作為總理的應有素養。許多領導同誌評價他舉輕若重,多次強調下屬領導幹部應向他報告一切事務。

在工作分工上,毛主席主要負責大事決策,而周總理則日理萬機。他常常工作時間超過14個小時,甚至連續工作24小時不休息。

周恩來在黨內享有崇高地位,擔負著中央政府領導中無法替代的角色。盡管國務院曾有十幾名副總理,但沒有人能夠替代他的工作。即便在1974年鄧小平出任第一副總理時,周恩來仍主動負擔工作。

可以說,周總理用一生鞠躬盡瘁,全心以生命演繹為人民服務。

朱德因建立紅軍而立下卓越功勛,成為軍民心目中永遠的總司令。盡管在1954年第一次全國人大設立國防部後,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這一職務已不存在,但大家似乎未曾註意到朱德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和國家副主席的職務。人們永遠銘記他是人民軍隊的總司令。

朱德於1886年12月生於四川省儀隴縣,在1912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投身軍教生涯。在加入中國共產黨前,他在舊軍隊中享有崇高地位。

盡管南昌起義時朱德只是南昌市公安局局長,任務僅是拖住反動軍官,起義後雖被任命為第九軍副軍長,但該軍卻是一個虛構的組織,他在人民軍隊中的起點並不高。

然而,在起義軍南下廣東途中遭遇挫折,領導成員脫隊的危急時刻,朱德挺身而出。在火種即將熄滅之際,他果斷站出,說服僅剩的兩個團級軍官王爾琢和陳毅,最終緊密團結了最後的800人。尤為重要的是,在與毛主席見面之前,他以類似於「三灣改編」的方式對隊伍進行了深刻改造。

1928年4月,朱德率領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余部來到井岡山,將兩支隊伍合並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朱德擔任軍長,並創立了適應紅軍的軍事理論。

隨著紅軍的壯大,朱德逐漸擔任紅一軍團司令、紅一方面軍總指揮,最終成為八路軍總指揮和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在我軍歷史上,朱德享有無可比擬的崇高地位,沒有第二個人能與之相提並論。

盡管他地位顯赫,卻極為平易近人。湘南起義後,紅軍迎來了許多新戰士,對他們而言,朱德如同自己的父輩一般。不僅具有長者的年齡,更展現了長者的責任擔當。

在博古、李德釋出不切實際的命令時,朱德一方面堅持原則進行爭辯,一方面安撫廣大紅軍指戰員,敦促他們不要違背「黨領導軍隊」的原則。在長征途中,他支持毛主席的正確主張,努力團結紅四方面軍指戰員,最終促成了三大主力紅軍的會師。

就連毛主席在建國後也曾說:「朱毛,朱毛,朱毛不能分家。」可以說毛主席、周總理和朱總司令這三個稱呼已經深深融入中國共產黨光榮歷史,他們將永遠活在廣大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