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時候,水靜來到了7師工作。
當時的水靜還不知道,十幾年後,她的丈夫是江西省委書記楊尚奎,甚至還與老首長曾希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毛主席與楊尚奎夫婦
今天就來聊聊這段友誼的故事……
1959年,楊尚奎和水靜夫婦,與曾希聖以及余叔夫婦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這一年,廬山會議召開。
楊尚奎作為江西省委的領導,負責這次廬山會議的工作,負責接待毛主席等人,而水靜作為書記夫人,也承擔許多的工作。
曾希聖和余叔,也來到廬山參加會議,在廬山上,兩家人也經常見面閑聊。
有一天晚上,兩家人閑聊時,忽然也聊起了幾十年前在中央蘇區發生的一些故事,閑聊中,曾希聖也想起了哥哥曾中生……
周恩來
1925年的時候,曾中生考入了黃埔軍校當中,在進入黃埔軍校後,曾中生認識了周恩來同誌,不久後,曾中生前往莫斯科學習。
等回國後,曾中生成為了周恩來的左膀右臂,很是受到器重。
1930年的時候,曾中生來到鄂豫皖主持軍委工作,使得紅軍和蘇區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沒想到的是,隨著張國燾的到來,使得曾中生備受打壓。
到了1935年後,曾中生被暗害身亡了。
當時曾希聖得知哥哥身亡後,也是悲傷不已,兄弟倆的感情很深,周恩來也對曾中生同誌的犧牲感到非常的悲傷。
直到如今,周總理提起當年曾中生的事情,還是悲傷不已。
曾中生
或許是因為曾中生和周總理的交情,也使得周總理對曾希聖很是喜歡和支持,在很多工作上,都很是鼓勵曾希聖。
聊起這個悲傷的話題,大家也很是默契的選擇了結束,聊了一會兒,楊尚奎和水靜也準備回到家中休息去了。
回家的路上,楊尚奎和水靜也再次聊起了曾希聖,聊起了剛剛的話題,水靜也有些悲傷的說道:
「周總理喜歡他,原來是這個緣故。」
楊尚奎搖了搖頭,表示妻子想錯了,周總理喜歡曾希聖同誌,並不是因為他哥哥的緣故,主要還是因為曾希聖同誌的工作能力很強。
周恩來
接著,楊尚奎給妻子舉例,表示當年在中央蘇區的時候,曾希聖的工作就很突出了,最突出的,莫過於:
建立中央軍委二局。
當時,在二局成立後,曾希聖幫助紅軍截獲了敵人大量的準確軍事情報, 使得紅軍在反圍剿中一次又一次的戰勝敵人,粉碎敵人進攻。
可以說,紅軍的多次勝利,都離不開曾希聖的工作。
聽到丈夫說這些,水靜也不由得贊嘆不已:
「這功勞不小啊。」
毛主席
楊尚奎也贊嘆的表示,曾希聖很是受到毛主席的稱贊, 當年毛主席曾親自誇贊曾希聖領導的二局是「紅軍夜行軍的燈籠」,朱老總也曾親自給他頒發過一枚二級紅星獎章。
水靜聽到這些後,更加的佩服曾希聖了,這些故事,余叔從未和她說過,這說明這對夫婦,是多麽的謙虛啊!
得知這些故事後,水靜對曾希聖多了更多的尊敬了。
1960年,山東發生了嚴重的饑荒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毛主席親自接見曾希聖,接著免掉了山東省委第一書記的職務,下令讓曾希聖擔任山東省委第一書記,負責解決目前山東的困境。
當時,曾希聖已經是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了,如今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又兼任了山東省委第一書記。
毛主席
足可見毛主席對曾希聖工作能力的信任。
水靜得知後,也是親自登門看望曾希聖,言語中一直誇贊曾希聖厲害,不僅是大忙人,也是大紅人。
確實,能在高級幹部中,一身兼任如此多要職的,確實非常少見。
很快,曾希聖就立馬前往濟南開始工作,一上任後,曾希聖立馬狠抓山東的問題,讓工作走上正軌。
直到新任書記的到來,曾希聖才終於返回安徽去。
回到安徽後,曾希聖也發現了安徽存在的問題,於是根據手裏掌握的問題和資料,曾希聖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曾希聖
很快,曾希聖親自起草了一個檔:
【定戶到田,責任到人問題】。
隨後,曾希聖立馬前往北京面見毛主席,向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設想,毛主席也當場表示同意。
隨後,楊尚奎也決定取經曾希聖的創見,決定在江西試一試, 水靜在工作當中,終於切身實際的感受到了曾希聖的工作能力之突出。
很快,曾希聖的創見,便很快迅速的恢復了農業生產!
因為在戰爭年代傷病的原因,曾希聖也因病不得已休養下來,在曾希聖休養下來後,水靜和楊尚奎夫婦也經常前去看望曾希聖夫婦。
曾希聖
有一回,楊尚奎邀請曾希聖來到南昌旅遊,曾希聖也和妻子一起來到了南昌。
等到了南昌後,水靜親自做了一大桌好吃的宴請曾希聖夫婦兩個,而楊尚奎也邀請曾希聖一起去參觀工廠農村。
看到如今社會主義建設越來越好,曾希聖的心裏也很是高興。
到了晚上,水靜和余叔就組織大家一起玩麻將,然後一起閑聊,回憶往昔的歲月以及人生經歷。
在南昌的歲月裏,兩家人的友情也越來越深厚了。
只可惜的是,曾希聖因病搶救無效,最後於1968年7月15日逝世了。
曾希聖
因為分離兩地的關系,直到1969年之久,水靜才知道曾希聖去世了,得知老首長,老朋友去世,水靜和楊尚奎也是悲痛不已。
於是,水靜和楊尚奎立馬進京探望余叔和孩子們,余叔來到火車站親自接待楊尚奎夫婦兩個。
老友重逢,又是笑一陣,又是哭一陣的。
在北京,楊尚奎因為病情要去醫院治療,於是水靜便住在中直招待所,離得丈夫近,也離得余叔一家近。
居住期間,水靜也經常和余叔見面,兩人一起去菜市場買菜,買回來了一起做飯,做點好吃的,大家又一起去醫院看望楊尚奎。
在這樣平凡和平淡的日子中,水靜也逐漸撫慰了余叔悲傷的心情。
水靜
轉眼間,時間到了1981年。
這年6月13日,余叔也去世了,水靜是透過葉飛將軍的夫人得知的這個訊息, 兩個好友的相繼去世,也讓水靜當場犯了心絞痛。
其實,是人就早晚有這一天,但是水靜還是沒想到,來的這樣快。
半年後,水靜的身體也好一些了,恰好楊尚奎去北京開會,於是水靜也一起跟著來到了北京。
余叔、曾希聖
來到北京後,水靜接見了余叔和曾希聖的孩子們,接著大家一起去了八寶山看望他們的爸爸媽媽。
見到曾希聖和余叔的骨灰, 水靜再也忍不住悲傷,當場抱著骨灰盒痛哭起來。
憶往昔,兩家人的友情歲月是那樣的平凡卻又生動,兩家人,從不相識不相知,到後來的深厚情誼,歲月,見證著兩家人的友情。
楊尚奎、水靜
盡管,逝者已逝,但我想,這段美好友情永遠不會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