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1年,粟裕問為什麽我們還叫解放軍?一學員:因為台灣還沒解放

2023-12-18歷史

1961年9月,粟裕因為身體原因來到東北療養。雖然是來休息,可他的腦子裏所思所想都和軍事有關。既然來了東北,那就要去看看已經成立好幾年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即哈軍工。

粟裕來到哈軍工後,召開了一次講座,台下坐滿了學員。在和學員交流的過程中,粟裕向他們投擲了一個問題:「誰能告訴我,為什麽我們的軍隊現在還叫解放軍,而不叫國防軍?」

此話一出,台下頓時議論紛紛。是啊,新中國已經成立12年了,為什麽還叫解放軍呢?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叫國防軍,或者人民軍之類的稱呼,怎麽我們不一樣呢?

有人回答:「因為這是我們的革命傳統!」

也有人答道:「因為習慣這個稱呼了!」

粟裕聽後只是笑了笑,沒有說什麽,任由學員在下面討論。

突然,一名學員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因為台灣還沒解放!」

此話一出,台下討論的聲音逐漸平息,大家若有所思,隨後點頭稱是。粟裕眼前一亮,感到很驚喜,立即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報告首長,我叫劉勝利!」

粟裕哈哈一笑:「我看你可以提前畢業了!」

一想到台灣問題,粟裕就顯得有些落寞,又想到剛去世的老戰友、哈軍工的首任校長陳賡,他都看不到台灣回歸祖國大陸的那一刻了。

粟裕不禁問自己:他能看到嗎?

其實,關於我們為什麽還叫解放軍,官方並沒有給出明確答案。粟裕和哈軍工學員的交流,是能看到的一次公開解釋。

這一次討論,已經觸及到了問題核心。那就是祖國還沒有完全統一,解放軍的歷史使命就沒有完成!

在粟裕的書房裏,一直掛著一幅台灣省的地圖,粟裕經常站在地圖前端詳、思考。在粟裕的心中,一直有一個解放台灣的願望。可直到去世,他也沒有實作這個心願,成為了他一生最大的遺憾……

粟裕為解放台灣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新中國成立初期,毛主席點名要他承擔解放台灣的重任,他多次設計攻台方案,可都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實施。

說來不得不讓人感慨……

一、毛主席點了粟裕的將

關於解放台灣的計劃和決心,毛主席等人都是建立在武力解決的基礎上,雖然後來提出了和平解放台灣,但始終沒有放棄使用武力。

按照毛主席的設想,解放台灣應該分為三步:

第一步,組建海軍、空軍,掌握制海權、制空權;

第二步,盡快解放東南沿海各島,掃清外圍,建立攻台前沿陣地;

第三步,發起對台全面作戰。

1949年2月,毛主席在和蘇聯代表米高揚談話時,就提到了台灣問題。毛主席認為,國民黨軍大概都要退到那裏去,而且還要受到美國的保護,這樣一來,台灣問題就變得非常復雜,解決需要很長時間。

這是毛主席第一次談到台灣問題,他老人家已經預見到了可能要出現的復雜局面。

盡管如此,解放台灣的使命絕對不能放棄!

3月,中央召開會議討論即將成立的華東局,在談到應該管轄哪幾個地方時,毛主席特意說道:「還要加上台灣,那裏應該註意。」

當時,美國是否會出兵援助國民黨,誰也不知道。為了防範這個隱患,還要劉鄧的二野渡江後,兩年內留在華東。

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發表了一篇社論【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這是我們第一次提出解放台灣的口號,整個華東包括台灣,已經成了全國主要的戰場。

隨後,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了南方大片區域。5月23日,解放軍向上海發起進攻,並且順利進入上海。美國出於對國民黨政權的失望,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這個勝利來得太突然了,太意外了。毛主席等人決定調整戰略部署,采取大迂回、大包抄的戰略,一野進軍西北,二野進軍四川,四野直搗兩廣,而粟裕指揮的三野放在東南,時刻準備進攻台灣。

之所以讓三野留在東南,是因為他們之前是由紅軍改編而來的新四軍,熟悉渡江、渡河作戰,經驗豐富。解放上海後,毛主席給三野發來電報,告訴他們立即進入福建,奪取福州、廈門等城市。

從1949年3月到6月,毛主席就多次向粟裕提出:「要註意研究奪取台灣的問題!」並且有意讓他指揮對台作戰,經過粟裕研究,要想解放台灣,必須要海空軍的火力配合。

毛主席決定,必須盡快建立海軍和空軍。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成立。同年11月,空軍在東北成立。

可以這樣說,毛主席當年想要建立海軍、空軍,很大程度上是考慮到解放台灣的需要,特別是海軍。要想解放台灣,海軍是必不可少的。

海軍、空軍相繼成立,解放台灣的重任落到了粟裕肩上……

二、計劃中斷

粟裕接受命令後,就開始著手準備解放台灣的事,當時的環境非常有利。

蔣介石帶著殘余部隊退到台灣,雖然號稱有60萬軍隊,實際上根本沒有這麽多。他把剩下的部隊分別駐守到台灣、海南、舟山三個大島,戰略構想十分完美,企圖利用島嶼對抗,三點成一線,海南控制廣東,台灣註視福建,舟山封鎖浙江、上海。

退,可以互為犄角、相互依靠;進,可以全線展開或者突出重點;看起來構想很好,實際上有很大的漏洞。

粟裕對蔣介石的部署非常開心,國民黨軍本就不多,還分兵把守,更加有利於我們各個擊破。而且,別看國民黨軍有幾十萬,實際上大多是毫無鬥誌的殘兵敗將。

另外,雖然蔣介石在1948年就命人去經營台灣,可台灣在抗戰時期因為戰亂被破壞嚴重,民生雕敝,工廠倒閉,根本難以支撐蔣介石的政權。加上,國民黨官員退到台灣後,都想著怎麽穩固自己的地位、權勢,有多少人會想著怎麽防禦呢?

面對這樣的大好形勢,粟裕向毛主席建議,可以先不攻擊比較容易拿下的舟山,先打台灣,這樣舟山也就不攻自破了。

台灣島只有十幾萬守軍,還都沒什麽鬥誌,粟裕準備用8個軍20多萬兵力發起攻擊。在計劃的時候,解放軍就已經在沿海開始模擬越海登陸作戰,還在天目山模擬在台灣山區作戰的訓練。

可以說,解放軍的信心很足!

可就在這個時候,變故發生了。蔣介石恐怕也感覺到了台灣防守薄弱,俗話說,病死亂投醫。束手無策的蔣介石把目光瞄準了日本,向他們求援。

先不說有多少援助,單單蔣介石的這個做法就應該被譴責。抗日戰爭時期,我們打了那麽久,犧牲了那麽多人,才把日軍趕出去,現在蔣介石卻要向日軍求援,這誰能接受?

蔣介石花重金向日本招募了一支兩萬多人的僱用軍,兩萬多人的日軍開進了台灣,為蔣介石防禦解放軍。

日軍本就難打,如今又是招募的僱用軍,戰鬥力估計更強。得知這個變故後,粟裕不得不重新考慮解放台灣的彈頭署。

在粟裕看來,這兩萬日本僱用軍可以抵得上六萬國民黨軍,按照這樣說,台灣的防禦力量可以計算在20萬左右。原來預計投入8個軍,粟裕感覺有些不夠,又再調來了4個軍,達到了12個軍,50多萬人。

1950年3月,解放軍發起海南戰役,殲滅敵人三萬多人,解放了海南島。但是因為我們沒有海軍、空軍的配合,封鎖不了港口,導致薛嶽率領7萬多國民黨軍撤到了台灣。

這又給粟裕增加了難度!

海南失守後,蔣介石感到大難臨頭,他所設計的三個島嶼連成一線的戰略徹底破產,不得不重新考慮戰略布局。為了確保台灣的防禦,蔣介石在幾天之內做出了一項艱難的決策。

這項決定應該是他一生中,最艱難也最為果斷的一個決定,那就是:將舟山群島的12萬國民黨軍全部撤到台灣,集中一切力量,保證台灣的安全。

從表面上看,蔣介石占領的三個島嶼已經失去了兩個,僅剩下台灣島,和附近的澎湖、金馬島,但是台灣的兵力增加了一倍,變成了一個實實在在難啃的骨頭。

粟裕又遇到了難題!

粟裕不得不對解放台灣的部署進行第二次修改,原來是想以4個軍的力量作為第一梯隊登陸,現在需要增加到6個軍。

我們在調整部署,蔣介石也沒有閑著。為了加強台灣的防禦力量,他加緊補充兵源,陸軍作戰兵力一度達到了50萬左右,海軍、空軍也有所增強。

粟裕又向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報告,表示我們在數量上已經沒有了優勢,但是只要能夠登陸成功,並且站穩了腳跟,我們就能完成任務。

為了增加勝利的把握,粟裕請求增加幾個軍作為第二梯隊或者預備隊。因此,粟裕第三次修改方案,兵力達到了16個軍。

可是,增加軍隊容易,從別的地方調過來就是了,可人一多,就需要更多的船只,增加船只就太難了。

經過粟裕計算,要想確保勝利必須在四五個小時內有15萬人登陸,還要有大量的船只運送第二梯隊戰士。現在粟裕手裏能夠運送的船只,僅僅只夠四個加強師。

解放台灣不像渡江戰役,小木船也能開過去,那中間隔的不是長江,是十分危險的台灣海峽啊!征集船只需要時間,造船、買船這都需要時間,沒有船只,這仗一時半會就打不了。

在粟裕看來,如果解放台灣沒有絕對把握,就不能輕舉妄動,寧願推遲一些時間。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突發事件打破了粟裕解放台灣的行程!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三、計劃擱淺

蔣介石敗逃台灣之初,美國對他們基本失去了信心,並且打算放棄蔣介石。所以蔣介石到了台灣後,一邊加強防禦力量,一邊派人秘密到大陸,準備和我們談判。

可就在這個緊要時刻,韓戰爆發了,北韓在蘇聯支持下開始統一北韓半島。蘇聯本以為美國不會插手,但他們錯了。

到了這個地步,美國感覺到自己的處境很不妙。一旦失去了南韓,又失去了台灣,則美國扶持的日本就被南北夾擊,東南亞親美的國家也會受到威脅……

美國決定做出強烈反應,改變之前的戰略!

6月27日,美國派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阻止解放軍對台灣的進攻。

我們的海軍、空軍根本不能和美軍相對抗,毛主席等人從整個國家的發展考慮,決定暫停解放台灣,並且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既然要抗美援朝,自然就要抽調軍隊,粟裕用來解放台灣的部隊很多被抽調北上,組成誌願軍出國作戰。

粟裕解放台灣的計劃被擱淺了……

毛主席和中央軍委決定推遲解放台灣,讓粟裕擔任誌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就在粟裕準備迎接新的挑戰時,由於長時間的勞累,加上之前受過的戰傷,粟裕的身體已經吃不消了,不得不進入醫院治療。

1953年7月,北韓停戰協定簽署。全國上下的擔子輕松了許多,毛主席認為現在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時候了。

當年10月,毛主席在一次軍委會議上說道:「這兩年,台灣的蔣先生趁我們在北韓打仗,後面又有美國撐腰,在做反攻大陸的美夢哩。我看,我們現在可以騰出手去解決台灣問題了。」

在這之後,全國上下開始動員,並且掀起了一股解放台灣的宣傳高潮。中央軍委制定了「從小到大、由北向南、逐島進攻」的作戰方案,並且準備和國民黨軍作戰。

因為粟裕身體不太好,並且另有職務安排,這次沒有讓他指揮,而是由張愛萍擔任浙東前線指揮部司令員。

解放軍在積極準備,美國、蔣介石也沒有閑下來。1954年11月2日,雙方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台灣受到了美軍的直接保護。解放軍要想解決台灣問題,不僅要對付國民黨軍,還要對付美軍,情況變得更加復雜。

美軍第七艦隊在東南沿海還集結了多艘航空母艦和其他軍艦,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艦隊,企圖幹涉我軍解放台灣。

面對美軍的挑釁,我們沒有害怕。1955年,毛主席決定先打一江山島,把盤踞在浙江沿海的國民黨軍清除幹凈。另外,毛主席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看看美國和台灣的「協防條約」怎麽樣。

一江山島戰役是我們首次陸海空協同登陸作戰,在張愛萍的指揮下,取得了重大勝利,殲滅了島上上千名國民黨士兵,解放了一江山島。之後,在我軍的緊逼下,蔣介石非常緊張,下令軍隊從大陳島撤離。

至此,浙江沿海島嶼全部解放。

四、終生遺憾

1958年,美國想要蔣介石放棄金門、馬祖,以台灣海峽和大陸為界,實際上就是搞「兩個中國」。這個想法遭到了蔣介石的拒絕,也遭到了我們的嚴詞拒絕。

為了反擊美國,毛主席使出了一個高招,他命令解放軍炮擊金門等島嶼,顯示國共之間內戰還沒結束,台灣問題是我們的內政問題。

粟裕對炮擊金門的戰鬥謀劃頗多,作戰參謀在給他介紹金門敵人的方位、防禦,以及我們的反擊手段時,粟裕總是坐在一邊安靜聽著,實際上腦子在不停思考。

既然是炮擊金門,粟裕最關心當然是大炮以及炮彈的數量和質素。根據計算,雙方的大炮數量差不多,但我們在福建地區的炮彈很多,足足有接近90萬發,完全可以打半年以上。

但是,我們遠端火炮較少,多的是中程火炮。粟裕沈思良久,用鉛筆重重敲了下桌子,決定再去調大炮,火炮數量要超出金門50%。

在台灣問題上,粟裕表現得很謹慎,很多人都覺得這不像他以前的風格,但其實這就是他的風格。

粟裕作戰,不按常理出牌,敵人摸不透他,遇到困難也會迎難而上。在他看來,如果有六七分把握,他就會去謀劃這個仗該怎麽打?像他指揮的那些經典戰役,都可以看出來。

但是在台灣問題上,粟裕沒有十足把握,絕對不會輕舉妄動。在他看來,在陸地上兩軍對壘,有超過一半的可能就可以打。但這是渡海作戰,六七分把握不行,哪怕八九分也不行,必須要有十足把握。

大海不同於陸地,在大海上一覽無余,敵我雙方有多少力量基本都清楚,沒什麽巧可以取。粟裕認為,要想打贏,不僅要有足夠的船只,保證部隊源源不斷輸送過去,還要有數倍於敵的火力、數量優勢。

1962年,解放軍得到訊息,國民黨軍計劃進犯大陸。粟裕當時正在上海療養,聽到訊息後立即趕到福州。

當時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政委葉飛等人都是粟裕的老搭檔、老部下。得知粟裕在這個緊要時刻來了,他們感到非常振奮,馬上去向他取經。

可粟裕沒有急著提出意見,而是先到泉州一帶認真檢視地形,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並且形成了一套應敵之策。

回到福州後,為了不幹擾他們原來的部署,粟裕打算先將自己的計劃上報軍委,然後等待軍委指示。可架不住韓先楚等人一再勸說,粟裕只好先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

粟裕認為,把敵人趕下海不難,但是要全部殲滅就有難度了。既然如此,粟裕把目光放在全殲上,事先隱蔽部隊,等到敵人上岸,再一股全殲。韓先楚等人聽完後備受啟發,認為是錦囊妙計。

雖然在這之後,蔣介石取消了這次行動,粟裕的作戰方案也沒有派上用處。但當國家遇到危難的時候,他不顧自己的身體,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毅然奔赴前線,為防禦敵人出一份力。

因為時局的變化,解放台灣被一直擱置下去,可粟裕一直沒有忘記這個任務。所以在1961年和哈軍工的學員交談時,才會問他們為什麽我們還叫解放軍?

在粟裕的心裏,解放台灣一直是他心中的遺憾!

從新中國成立前後,我們就主張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但是我們始終沒有放棄和平統一的希望,並且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

1950年,毛主席就和張治中商談過和平解決台灣的事,但因為國內外局勢,和平方式並不能作為主要方式。50年代中期,國內外都比較穩定,毛主席從長遠考慮,決定在不放棄武力的情況下,尋找其他方式。

在那之後,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不斷探索,希望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可台灣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毛主席、粟裕去世的時候,也沒有看到祖國統一,他們帶著遺憾離去了。

生前,粟裕曾對子女說:「等到全國都解放了,我就帶你們回湖南老家!」

但是粟裕後來再也沒有回過家鄉,根據粟裕兒子粟戎生的推測,可能粟裕認為台灣還沒有解放,所以全國就不算解放,他也就不能實作自己的諾言。

大概也正是因為這個想法,粟裕才會認為我們的軍隊至今還叫解放軍,沒有其他什麽稱呼。

粟裕對解放台灣有深深的情結,台灣是祖國的一部份,台灣沒有回來,全國就還沒有解放,我們的軍隊就還有一項重大的使命沒有完成!

希望在海峽兩岸的共同努力下,台灣問題能夠早日和平解決,希望祖國早日統一!

到那時,我們的解放軍才算是解放了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