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李宗仁簽署一道命令,救下了萬余名共產黨人的性命

2024-01-05歷史

他是蔣介石更換蘭譜的結拜兄弟,也是堅持不變的反共鬥士,為何在1949年下令釋放中國共產黨萬名同誌。

1949年初,一道不尋常的命令,從南京國民黨總統府傳出,直達各地監獄。

命令不為別的,就要求各典獄長將關押的共產黨「政治嫌犯」放出,還他們自由。

而這條命令,並不是蔣介石的指示,而是來自代總統李宗仁。

經李宗仁之手,一萬余共產黨人得以走出監獄。

但與之相反的是,當蔣介石接到訊息後,大發雷霆,這中間發生了什麽,李宗仁又為何敢簽署這份命令?

敗局已定:上任的救火隊長

自1927年蔣介石公開反革命後,直到新中國成立,在長達22年的時間裏,蔣介石都在明裏暗裏地屠殺中國共產黨同誌,實作自己的野心。

在蔣介石的帶頭下,國民黨內多名高層,也將中國共產黨人士列為屠殺物件,其中就包括李宗仁。

在李宗仁的軍事生涯中,他對中國共產黨的敵意不可謂不重。

其在1927年公然支持蔣介石反共,在抗戰勝利後,也再次支持蔣介石發動全國規模的內戰,參與對解放區的軍事進攻。

另外,他早在1926年,就已經和蔣介石交換蘭譜,結為兄弟,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反共人士,和蔣介石狼狽為奸的人。

竟然在1949年,不顧惹蔣介石大怒,一反常態地釋放了一萬余名,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抓捕人士。

其究竟是迷途知返,還是和蔣介石唱雙簧,密謀對付中國共產黨的新詭計?

實際上都不是,李宗仁的真正目的,是準備劃江而治,實作自己的野心。

雖然李宗仁和蔣介石是結拜兄弟,但兩人的兄弟情誼卻只流於表面,背地裏為權相爭已然多時。

在此之前,蔣介石的兩次下野,李宗仁都在背後暗中發力,1947年,李宗仁也是不顧蔣介石的告誡,執意競選副總統,與他爭權。

兩年後,也就是1949年,李宗仁更是第三次逼迫蔣介石下野,終於當上了代總統。

彼時李宗仁天真地以為,只要他登上老蔣的位置,自然可以一呼百應,繼承蔣介石的美夢成為中國未來的領導者。

不過彼時繼遼沈、淮海、平津之後,國民黨的軍隊越打越少,地盤越打越小。

昔日軍事出眾的國民黨高官,一個個都進了功德林,美軍見其勢微,也不願再增加援助。

李宗仁也知曉自己再想打退中國共產黨,也是癡人說夢,於是制定了一個下下策。劃江而治,等待國際時局變化,向老美要到支持,再做打算。

然而,代總統豈是那麽好當的,蔣介石也絕不會善罷甘休。

這年1月蔣介石宣布引退後,其直接卷走了國居里的錢財和美國援助的武器。

等回到奉溪老家後,他也是吩咐屬下架設了大功率電台,隨時都可以越過李宗仁,向忠心於自己的部下發號施令。

即使身居幕後,他仍然牢牢地把控著黨政軍大權。

在他的暗示下,國民黨軍隊也是不顧,彼時李宗仁企圖和談之心,緊鑼密鼓地加強了長江的防守,時刻與我軍武力對峙。

如此,李宗仁接手的只是一個空殼政府,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在當代總統那段時間,李宗仁過得可謂是相當憋屈。

眼見自己到手的權力只是一張空頭支票,而長江另一頭的中國共產黨,勝利之勢也勢不可擋。

於是李宗仁在經過反復思考後,決定與中國共產黨再次進行和平談判,期望劃江而治,在長江的另一頭鞏固他的權力。

釋放共產黨:蔣、李的明爭暗鬥

為實作劃江而治,他下令釋放中國共產黨萬余名同誌,百萬雄師就是主席的答案。

劃江心起之後,李宗仁馬不停蹄地開始接觸中國共產黨,聯系宋慶齡等民主人士,希望能從中試探出中國共產黨的態度來。

為表誠意,他下令停止特務活動、實作言論自由等。

為了盡快促進和談,他甚至答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懲辦發動戰爭的國民黨高層,但實際上這些都只是空頭支票,到最後都沒有得到執行。

特別是在懲辦戰爭罪犯的問題上。

起初,李宗仁是贊成的,但僅僅過了六天後,他卻突然變了口徑,拐彎抹角地勸中國共產黨放棄對戰犯的審判。

這套小諸葛桂系教程裏的東西,根本迷惑不了中國共產黨。

且中國共產黨也根本不會答應,以長江為界,將中國一分為二,百萬雄師在長江畔厲兵秣馬,枕戈待旦。

而蔣介石早已經是一條路走到黑,退位讓賢只是礙於輿論,想先將國民黨失敗的大鍋甩出去再說。

只有李宗仁腳踩在兩條船上,動彈不得,顯得尷尬至極。

其實,中國共產黨也早已知曉蔣、李之間的巨大矛盾,李宗仁被捧上代總統的位置,卻只是一座無用的花瓶。

他不是不想和共產黨拼命,而是沒有能力去想,只能退而求其次,和平談判。

當時在國民黨的監獄裏,還關押著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及愛國誌士。

如果能抓住李宗仁想談判的心理,讓他先將這些人放出來以示誠意,那麽也算大功一件。

因此,中國共產黨透過地下黨的關系,聯絡到了當時國民黨政府司法部部長楊兆龍,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他為革命立功。

楊兆龍在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決定找到李宗仁,勸李宗仁早日停戰,先將被關押的政治犯放了,以示和平誠意。

而李宗仁當時,正是想出力推動談判的時候,他與楊兆龍一拍即合,在1949年2月簽署了釋放政治犯的命令。

由他簽名的命令在南京公布,而楊兆龍則負責執行,這一招果然好用,還沒等蔣介石反應過來,指揮特務對共產黨人展開屠殺。

各地的國民黨監獄就已經大開獄門,將獄中的政治犯放了出去,事後經過統計,放出的共產黨人竟有一萬之多。

而當時在老家遙控的蔣介石,得知了這個訊息以後暴跳如雷,但也無濟於事,隨即加緊收攏了權力,給李宗仁使絆子。

1949年4月1日,李宗仁派出代表團正式前往北平,向中國共產黨提出劃江而治。

4日後,毛主席直接拒絕了這無理要求,但是為了盡早結束內戰,讓國內恢復和平,可以再談判商討。

4月16日,國共兩黨的談判已經到了最後關頭,李宗仁召集國民黨將領進行開會研究。

無論是白崇禧還是李宗仁,都明白此時國民黨,已經無力再和解放軍對抗。

但是,端坐幕後的蔣介石,卻透過他人傳達了拒絕簽字的意圖,這讓李宗仁徹底絕望。

20日深夜,李宗仁拒絕簽字,午夜時分,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百萬雄師浩浩蕩蕩而來,不到兩天,國民黨的長江防線就已經崩潰。

情急之下李宗仁只能和白崇禧飛往浙江,和蔣介石攤牌,讓蔣、李其中一人負責領導國民政府。

最後蔣介石只能答應全力支持李宗仁的作戰計劃,在這次政治交鋒中,李宗仁少見地贏了,但到底還是輸了。

流亡海外:認清真相終得善果

1949年與蔣介石的最後一戰,李宗仁既是輸了也是贏了,多年以後回歸大陸。

1949年,在攤牌後,李宗仁悻悻地回到總統府,但此時國民黨的大小官員早已經做好了跑路的準備,根本沒有人去理會李宗仁這個代理總統。

李宗仁的人生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是要跟著蔣介石流亡,還是開啟城門迎接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是大度的,雖然李宗仁從前做了不少錯事。

但是抗戰期間,他支持發動西安事變的張學良、楊虎城,帶領著軍隊在台兒莊血戰,這些都是實打實的貢獻。

此外,他釋放中國共產黨人員也是有功,中國共產黨向來恩怨分明,於是和對待其他國民黨一樣,一視同仁,給予李宗仁改過自新的機會。

可以說,在處置李宗仁的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已經做到仁至義盡。

但李宗仁最後卻做了第三個選擇,他誰也不相信,而是乘坐專機,離開了南京,最後以就醫為名,遠走美國,開啟了自己的流亡生涯。

李宗仁最終不選擇跟著蔣介石敗走中國台灣省,是因為出於政治上的敏感性,他明白,張學良、楊虎城,以兵諫勸蔣抗日,最後都沒有好下場。

而桂系和蔣介石鬥了那麽久,蔣介石這只笑面虎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他,臨走前,李宗仁還寫了親筆信轉告白崇禧,勸他千萬別上了蔣介石的賊船。

可以說,遠離蔣介石,可能是李宗仁這輩子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1949年底蔣介石果不其然對他下了暗殺令。

而好友白崇禧沒聽他的,到了中國台灣,就被收了權,其後又以各種罪名彈劾,最後於1966年,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自家的床上。

李宗仁雖然流亡海外,但好在人身安全和自由都受到了保護,也讓他有機會親眼見識到歷史的選擇。

在多年的生活中,李宗仁自己對戰爭做了復盤,深刻明白了自己為何而敗,對比大陸台灣兩地的發展與政治風氣。

大陸這邊一片欣欣向榮,而蔣介石那邊卻沿襲了國民政府的惡習,而毫無長進。

這讓他頗為感慨,而蔣介石還三番五次勸他回台,否則就解除他的總統職位,李宗仁不理不睬,於是他的總統權力也被蔣介石褫奪了。

1965年,李宗仁認清事實,此時他也已經年老體衰,落葉歸根心切,他決心回歸祖國。

由於曾經因為李宗仁的努力,中國共產黨上萬人士人免遭蔣介石屠戮。

於是1965年7月,回國以後,在機場,他受到了中共的隆重歡迎,之後更是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宴請。

在他生命的晚年,李宗仁發揮了自己的統戰價值,搭上了正確的船,榮登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