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新中國選舉主席投票,毛主席差一票沒有全票當選,是誰沒投

2024-03-02歷史

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順利渡過長江,並正在向西南地區進軍,全國解放即將成為現實。此時,北京的黨中央和各民主黨派已經聚集在一起,在這裏,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和眾多民主人士正在開會,共同商討建國的各項事宜。

在新中國成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選舉國家和政府的領導人。三位候選人雖然都不是共產黨員,但是他們都在新中國建立的歷程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毛澤東主席提議他們三人擔任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不僅是因為他們的歷史貢獻,同時也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願意與其他民主黨派共同治理新中國的決心和意願。

在政協會議上,對於政府副主席的人選進行的投票結果顯示,六位候選人全部獲得透過。

這張反對票的投出者,引發了大家的深思。1949年9月21日,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經過長期籌備,在北平的中南海隆重舉行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會議議程繁多,需要確定國歌、國旗、國徽等一系列建國事宜,並選舉出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歷時十天,會議持續不斷,參會人員全力以赴,討論各項議題,以無比認真和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個細節,絲毫不敢懈怠。

經過數日的會議,眾人皆感疲憊,但今天,所有人都抖擻精神,全力以赴。會議首先選定了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而這個主席的選舉毫無異議,非毛澤東同誌莫屬。

毛澤東同誌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他曾經多次帶領共產黨走出困境,拯救中國的革命。經過多年的抗戰,他成功地將侵略者趕出了中國,打破了蔣介石等國民黨右派的獨裁統治,使得中國成為一個嶄新的、真正屬於人民的國家。

毛澤東同誌以絕對優勢票數當選為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然而,在計票過程中,一名工作人員發現票數少了1張。

盡管工作人員疲憊不堪,但他們並未放松警惕。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則,少數服從多數,毛澤東同誌仍以絕對票數優勢當選。

工作人員認真考慮後,決定如實記錄投票結果,並在公布之前向周總理匯報,尋求決斷。這是一次奠基未來的重要程式,需要嚴謹對待。

周總理在得知此事後,在中場休息的時間向毛主席作了詳細的匯報。毛主席聽到後,笑著擺擺手,表示這張反對票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周總理也笑了,稱贊毛主席作為國家領導人的胸襟和氣度,他能夠如此豁達的對待投票結果,並且坦然的公布出來。

即使在當選主席後,也沒有繼續追究這張少投的票究竟是誰,甚至有人誤以為這是毛主席為了避嫌,而故意沒投給自己。

張東蓀並不是周總理的敵人,反而他是民盟的代表之一,曾經在政協會議上沒有投給毛主席一票。令人驚訝的是,他在不久之後主動袒露了自己。

張東蓀生於1886年的浙江省杭州市,甲午海戰失敗後,中國掀起了一股學習日本的浪潮,他作為最早一批赴日留學的人,進入了東京帝國大學學習。

在東大,他接觸到了基爾特社會主義思想,畢業後沒有去歐洲深造,而是回到了國內。回國後不久,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覆滅。

1912年,張東蓀受到同盟會邀請,出任南京臨時政府內務部秘書長,在南京,他結識了梁啟超,並加入了梁啟超的進步黨。

張東蓀看清了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後的復辟圖謀,憤而辭職,與國民政府斷絕關系。他堅信,中國並非缺乏實作民主制度的能力,而是缺乏適宜的民主土壤。

為培育民主土壤,他主張先倡導民主思潮。這種觀點與新歸國的陳獨秀不謀而合。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大張旗鼓地宣傳民主科學。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逐漸興起。與此同時,張東蓀也積極地宣傳基爾特社會主義思想,並與陳獨秀多次公開辯論。

盡管雙方辯論激烈,但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為中國尋找適合的民主制度,挽救國家的命運。1921年,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決定建立政黨,張東蓀也被邀請為中共上海發起組的成員之一,一同參與討論建黨事宜。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張東蓀發現基特爾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之間存在矛盾。這讓他意識到自己可能不適合參與建立中國共產黨。

於是,他結束了這個組織,回到了北京,在燕京大學擔任教師,從而避免了1927年的大屠殺。當得知無數共產黨員倒在蔣介石的屠刀之下,盡管張東蓀與他們的理念不同,但他仍然公開指責蔣介石是個劊子手。

蔣介石曾對一個燕京大學的教授不屑一顧,甚至對張東蓀的指責都毫不在意。然而,面對中國共產黨的危機,張東蓀的心情十分復雜。

他曾對長子張宗炳說:「我沒想到共產黨能從差點被屠殺殆盡的困境中重新站起來,而且還能在二十年後與國民黨進行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決戰。

」 1949年,北平即將解放,此時的張東蓀仍在燕京任職。然而,他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教授了。在土地革命時期,他建立了中國國家社會黨,並在重慶政協會議中代表民盟出席。

正是因為這層身份,他才能順利進入傅作義的司令室。

傅作義最終選擇投降,讓北平避免了戰火的摧殘。在傅作義與中共地下黨的談判中,張東蓀的貢獻不可忽視。他驕傲地表示,自己在這場歷史性的談判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張東蓀的愛國情懷和實際行動,顯示了他是一個有深度的知識分子。但在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他沒有投票支持毛主席,令人疑惑。

那麽,他是因何種原因做出這個決定的呢?這場戰爭是在中央人民政府和黨中央內部存在分歧的情況下開始的,許多人都認為與美國作戰的結果只能是失敗,這對新生的中國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對於這一問題,黨中央內部的部份同誌也發表了直言不諱的看法。

雖然毛主席最終堅持出兵抗美援朝,但鮮有人知首批誌願軍被迫提前入朝。原因是美國獲取了誌願軍入朝作戰的計劃,導致誌願軍匆忙入朝,戰備物資不齊全,甚至出現非戰鬥減員。

對於泄露誌願軍作戰計劃的人來說,其行為無疑等於叛國。事件曝光後,有關部門迅速查到泄露者,令人驚訝的是,此人並非專業間諜,而是一個對間諜技巧一無所知的人,他就是張東蓀。

張東蓀因為擔心中美戰爭會對整個國家造成淪陷性的影響,私自與美國方面取得聯系,試圖成為中美之間的調停人,以和平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然而,毛主席得知此事後,認為張東蓀的行為是對國家的背叛。

在毛 主席查辦張東蓀之後,民盟內部感到恐慌,擔心這會對整個民盟產生影響。他們對張東蓀進行了多次批評,甚至有人建議解雇他。

最終,張東蓀被解除了政府內部的職務,但他仍保留著北大哲學系教授的頭銜。然而,自那時起,他不再被允許上課,只能待在家裏,以種花、養草、逗貓、遛狗為樂。

有趣的是,審查期間,張東蓀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據他自己說,他對中國主席當時主張的親蘇反美的政策持不同意見。

張東蓀是共產主義的積極支持者,他曾經是共產黨的早期創始人之一。然而,當他的理念與共產黨的主張產生沖突時,他選擇了放棄。

盡管如此,他在中國共產黨最艱難的時刻,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沒有落井下石。張東蓀是一個革命者,他的行動和立場都是受到時代和自身知識的局限。

他的行為表明,即使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他也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這是非常值得贊揚的。

張東蓀於1973年6月在北京去世,他的生命靜靜地走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