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歷時一年長征,終於抵達陜北,同陜北紅軍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四方面軍抵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
至此,兩萬五千裏長征順利落幕。
一般在我們的記憶中,紅軍長征結束後,緊跟著就是紮根在陜北緩慢發展,然後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戰全面爆發。
不過,從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結束,到抗戰全面爆發,這當中還有將近兩年時間,這兩年多的時間裏,國內局勢發生了很多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不欲留在陜北的紅軍最終決定紮根在這裏,實際上曾有一個變化的過程。
這一切還都要從徐向前的回憶中說起。
一
徐向前元帥的回憶錄【歷史的回顧】中,曾記載了中央籌劃「第二次長征」的經過。
1936年11月,徐向前正率領紅四方面軍一部西渡黃河作戰時,中央制定了一個新的作戰計劃,其核心意思大概有兩條:
一、放棄寧夏戰役計劃;
二、執行中央提出的作戰新計劃。即紅軍一部北渡黃河,吸引胡宗南到寧夏,紅軍主力伺機南下。
中央當時總共分六部份來闡述這個計劃:
第一步、占領合水、鎮原、寧縣一帶;
第二步、占領潼關中部、洛川、富縣地區;
第三步、占領韓城、延川、延長地區,並在此地略作休整,補充物資後,在清澗、府谷、神木等地造船進入山西。如果能與蔣介石、閻錫山妥協,即占領同蒲鐵路附近,補充兵員,如不能妥協,則出擊冀魯豫之交、伺機南渡黃河;
第四步、出擊皖魯;
第五步、到鄂豫皖;
第六步、到豫陜鄂,最後轉至西北。
熟悉地理的朋友應該看出來,這其實就相當於,紅軍又轉了一圈,最後又回到了西北。
紅軍一次長征,實際上已經歷經艱難,但籌劃第二次長征,更危險,因為相比於爬雪山、過草地無人區,此次「新長征」乃是深入敵人腹地,必然要面臨成百上千倍的困難。
當然,執行這一計劃的大前提,是徐向前率領的西路軍成功在河西紮穩腳跟。
不過,中央對這個絕密計劃,最後仍然持保留態度,毛主席、張聞天、周恩來、博古、林育英制定好這個計劃後,也只是通知了朱德、彭德懷、任弼時、賀龍、張國燾五人,並征求他們的意見,計劃在兩個星期內決定這件事,在決定之前,全軍作戰計劃仍然是吸引敵人入寧夏。
時隔多年以後,徐向前回憶起這件事,仍然忍不住有些感慨:
「顯然,這是一個帶動性的戰略變動,不僅放棄了寧夏戰役計劃,而且改變了首先造成西北抗日局面的整體方針、部署,據此,河東主力紅軍開始了脫離陜甘寧根據地的準備,對於如此重大的變動,我們事前事後均一無所知,直到近幾年才弄清楚。」
那麽黨中央毛主席為什麽制定了這樣一個計劃?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陜北條件困難,根本養活不起紅軍。
二
1935年11月19日,中央紅軍到陜北與陜北紅軍會師後,首要面臨的就是補給困難的情況,因為陜北土地貧瘠,人煙稀少,實在難以養活數萬大軍。
包括到後來解放戰爭時期,西北野戰軍兵力總是不如其他野戰軍兵力充裕,根源也在此。
哪怕是後來同張學良、楊虎城的關系逐漸改善後,紅軍整體的處境其實並沒有改變多少。
自1935年華北事變後,面對日本的步步緊逼,蔣介石計劃以蘇聯牽制日本,因此同蘇聯的關系逐漸好轉,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蔣介石逐步加強了同中國共產黨的聯系,開始在上海、南京、莫斯科與中共秘密接觸。
可蔣介石並沒有放棄消滅紅軍的打算,他一面透過軍事手段施壓,一面透過政治手段,企圖以抗日為旗號,來達到他「熔共」的目的。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 國民黨嫡系部隊胡宗南第1軍、王均第2軍、毛炳文第37軍及關麟征、杜聿明的第25師等十萬大軍也隨之而來,控制了西安到蘭州的公路。
紅軍執行寧夏戰役計劃期間,國民黨中央軍關麟征部突然殺出,導致了渡河的紅四方面軍被截為兩段,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的河西紅軍被改編為西路軍,就此踏上了悲壯的征程,而河東紅軍也被擠壓到甘北定邊、鹽池一帶的狹小地帶。
蔣介石那時也感覺勝券在握,於是在談判的過程中提出了極為苛刻的條件。
1936年11月10日,陳立夫在上海滄州飯店同中共代表潘漢年會談,為了配合蔣介石的軍事行動,陳立夫竟然一改之前的態度,提出中國共產黨必須取消政權以及軍隊,紅軍可保留3000人,師以上將領全部出洋考察,半年後才允許錄用。
陳立夫還要求,周恩來親自到上海談判,被潘漢年嚴詞拒絕。
國民黨當局軍事、政治上的壓迫,也迫使黨中央不得不做出新的打算 。
本來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整體的戰略計劃是 團結內部,聯合友軍,粉碎蔣介石的滅共計劃,首先造成西北抗日局面,以達逼蔣抗日,停止內戰,組成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動員一切力量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目的。
為了實作首先在西北造成抗日局面,中央制定了寧夏戰役計劃,即占領寧夏、甘西,打通與蘇聯的聯系,以便於就近獲得蘇聯的支持,在西北建立穩固的根據地,保持廣闊而機動的戰略回旋余地。
毛主席後來也說:
「打通蘇聯為實作抗日戰爭,首先為實作西北新局面、進行部份抗日戰爭之重要一環。」
另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一點,張學良也很支持紅軍占領寧夏、甘西。
自九一八事變以後,張學良便滿懷著國仇家恨,他本心是希望投身抗日疆場,這一點與紅軍不謀而合,但因為蔣介石反對,張學良不得不屈身西北,對紅軍作戰,但在確立的抗日反蔣的思想後,張學良也有意把蘇聯當做他反蔣抗日的後盾。
可寧夏戰役的並未按照計劃施行,也讓紅軍處境變的更加艱難,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黨中央毛主席不得不采取一個更為冒險的辦法,來爭取生存的機會。
那就是深入敵人腹地,蔣介石統治中心的腹心地帶,以期化解不利的處境。
可就在這時,轉機也隨之到來。
三
當紅軍準備執行新的長征計劃時,在西北的「三位一體」(即中國共產黨與張學良、楊虎城三方)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張學良當然不願意放棄這大好的局面。
1936年11月5日,中央決定從甘北南下,並將訊息告知張學良,張學良明確表示反對,並力主紅軍留在西北,熬過一兩個月,靜待時局變化。
當時,蔣介石仍然堅持透過軍事對紅軍施加壓力,並於10月下旬調來5個軍,從會寧至隆德一線由南向北兵分四路推進。
張學良將蔣介石的軍事計劃透露給紅軍後,毛主席、朱老總決定予以輕敵冒進的胡宗南第一軍以致命打擊。
1936年11月18日,緊追紅軍的胡宗南部第一軍78師不顧左右翼配合,冒進至 甘肅省環縣山城鄉以北及大西溝西南、斷馬崾峴以南的山城堡。
朱老總決心,以一部兵力牽制國民黨軍第3軍、第37軍,同時對東北軍第67軍做統戰工作。在張學良授意下,東北軍按兵不動。
11月20日晚,紅軍前敵總指揮彭德懷指揮紅軍主力,從東、南、北三個方向攻入山城堡,全殲國民黨軍78師。
也因此戰失利,國民黨軍被迫暫時放棄了進攻陜甘寧根據地的計劃。
山城堡戰役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打的最有名的一仗,盡管此戰規模不大,而且也並沒有打消蔣介石消滅紅軍的企圖,但卻為紅軍生存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喘息之機。
更重要的是,山城堡戰役客觀上也成為誘發「西安事變」的主要因素。
整個山城堡戰役期間,東北軍其實承受的壓力同樣不小。
胡宗南率第一軍積極追擊紅軍,一路拉著東北軍67軍陪跑,時任67軍軍長的王以哲始終不斷以借口搪塞。後來胡宗南部被圍於山城堡,胡宗南拼命致電王以哲求援,但都被他擋回去。後來是在蔣介石嚴令下,王以哲才迫於無奈出動,但一路上也是走走停停。
山城堡戰役後,蔣介石大發雷霆,一面批評王以哲,一面致電張學良,要求東北軍與紅軍開戰。強令王以哲率67軍前進,王以哲下令關閉電台後,蔣介石為此空投指令。
1936年12月8日,蔣介石召見王以哲,毫不掩飾的威脅:
「王軍長,你不遵守我的命令,就是抗命,你怎麽當的軍人!你的軍隊裏有電台跟紅軍聯絡,你以為我不知道?」
蔣介石雖然與張學良兄弟相稱,但也不過是面子上,他對東北軍不可能信任,甚至幾次三番說:
「如果張楊拒不執行‘剿共’,就分別調往安徽、福建,由中央軍負責陜北戰事。」
張學良、楊虎城基於抗日民族大義不願意打內戰,但同時不願意失去根本的地盤和軍隊,他們深知如果離開到人生地不熟的福建、安徽,最後的結局就只有是覆滅一途。
這種復雜的情緒積累下來,迫使張學良下定了決心,他對王以哲說:
「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只有扣蔣、「逼蔣抗日」一條路。」
王以哲對張學良說:
「副司令有決心,就幹吧!」
也就在張學良勸說紅軍「暫留西北一二月,靜待局勢變化」後,他就發動了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不得不放棄「圍剿」紅軍,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