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什麽漢的七王之亂3個月就可以平定,而晉的八王之亂花了15年?

2024-04-09歷史

西漢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都是由宗室藩王發起的叛亂,性質一樣。但由於二者歷史環境的差異,導致結局截然相反,前者叛亂很快被平定,後者則摧毀了西晉帝國。

我們先簡述一下這兩場叛亂的始末。

劉邦建立漢帝國後,為了防止軍功集團的威脅,先後將燕王臧荼、楚王韓信、韓王韓信、趙王張敖、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盧綰七大異姓諸侯王先後剿滅,僅剩一個忠心耿耿的長沙王吳芮。

此後,劉邦與功臣派定白馬之盟,並冊封了九位劉氏宗室為諸侯王,作為朝廷的宗藩。這些宗藩的使命就是防止以周勃、陳平、曹參為代表的功臣勢力作亂,因此他們擁有相當大的權力。

漢文帝在位時,功臣勢力逐漸被清除,而藩王卻因為獨立於中央的權力呈現失控之勢。以吳、楚、趙、齊為代表,獨天優厚的財力成了他們對抗朝廷的資本。

但礙於國力,漢文帝采取了賈誼的「眾建諸侯少其力」之策,以更溫和的方式壓縮諸侯王的生存空間,其中齊國被一分為七,極大地削弱了原齊國的勢力。

漢文帝不敢強行推進削藩策,除了國力的原因還有一個難言之隱,那就是他的皇位有「爭議」。當初,功臣勢力「平諸呂之亂」後,將手誤寸功的劉恒(漢文帝)推上了皇位,而首功之臣齊王劉襄不光夢碎皇位,他與兩位立下大功的劉章、劉興居三兄弟卻遭受了不公正待遇。

後來,劉興居叛亂、劉長叛亂,其實都是諸侯王們對漢文帝的挑戰,你這個庶系能當皇帝,我們都姓劉,憑啥不行?

尤其是漢景帝當太子期間,竟然因為下棋時的口角打死吳王劉濞的太子,導致劉濞對漢文帝、漢景帝父子的痛恨,以至於他公然拒絕入朝、廣招亡命之徒,叛逆之心昭然若揭。

漢景帝即位後,采納晁錯的削藩令,先後削奪楚王、趙王、膠西王數郡,這些舉動將諸侯王們推向了朝廷的對立面。

當漢景帝下達削奪鄣郡、會稽郡的詔命後,吳王劉濞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反了,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等人群起響應,「七國之亂」爆發。

事件爆發後,漢景帝很惶恐,他甚至做出了誅殺晁錯試圖平息叛亂的荒唐之舉。

晁錯的死絲毫沒能阻止叛軍的步伐,清醒過來的漢景帝任命周亞夫為統帥,全權負責平叛事宜。

周亞夫不愧為名將之後,他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以策應酈寄和欒布。

這兩路人馬速度極快,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五國都沒能跨出都城就被滅了,根本沒能發揮作用。

同時,他又將梁國當作一塊肥肉扔給叛軍,死死拖住吳楚聯軍。然後,他又悄悄繞過敵營身後,斷了叛軍的糧道。

面對挑戰,周亞夫始終圍而不打,將吳楚聯軍熬得彈盡糧絕,只好趁夜逃跑,結果被周亞夫一舉擊潰。

這場「七國之亂」來得氣勢洶洶,去得波瀾不驚,前後只有三個月時間,而「八王之亂」則要復雜得多。

西晉建立後,司馬炎跟劉邦一樣,采取分封宗藩以對抗功臣勢力,先後冊封了二十七位司馬王爺。

司馬炎臨終前曾經留下遺旨,由太尉楊駿和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但皇後楊芷擔心父親受到司馬亮的掣肘,經司馬炎同意,將遺詔改為由楊駿單獨輔政。

這給野心家賈南風創造了機會,她引楚王司馬瑋為外援,發動兵變殺了楊駿、楊芷,並下令由司馬亮、衛瓘為輔政大臣。

半年後,賈南風又勾結司馬瑋殺害了司馬亮和衛瓘,又以司馬瑋矯詔為由殺了司馬瑋。自此,第一階段的動蕩結束,賈南風清除了所有的政敵,大權獨攬。

此後八年,賈南風治下的西晉順風順水,社會穩定。但由於賈南風無子,而太子司馬遹的生母謝玖又與賈南風不和,於是賈南風便動起了除掉太子的心思。

有一個野心家趙王司馬倫浮出水面,他偷師賈南風,先鼓動賈南風殺了太子司馬遹,又偽造晉惠帝的詔命殺了賈南風。在掌握大權後,司馬倫又逼司馬衷禪位給自己。

司馬倫的篡位引發了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的集體討伐,「八王之亂」進入全面爆發階段。

此後數年間,長沙王司馬乂、東海王司馬越又先後登場,他們與司馬亮、司馬瑋、司馬倫、司馬囧、司馬顒、司馬穎一起,合稱「八王之亂」。

除了上述八王,還有東瀛公司馬騰、範陽王司馬虓、平昌公司馬模等宗室王公參與。但在這場亂糟糟的戰亂中,你很難用「正義」和「非正義」來區別他們,幾乎每個司馬在扳倒「前司馬」後,又都無一例外地成了架空皇權的野心家。

當司馬家族殺得奄奄一息的時候,匈奴人劉淵和羯族人李特悄然崛起,他們建立了漢趙政權和成漢政權。於是「永嘉之亂」爆發,劉淵之子劉聰攻破長安,俘虜晉懷帝,西晉帝國亡了。

「七國之亂」的起因源於朝廷的「削藩政策」,藩王們的叛亂其實是迫不得已的「自衛」,「八王之亂」卻是藩王主動挑釁皇權,而不是朝廷挑起的削藩戰爭。

然而,前者僅僅三個月就被平定,後者卻持續十六年,這又是為什麽呢?

原因之一:「七國之亂」亂在梢,「八王之亂」亂在根

「七國之亂」的戰場有三塊,一塊是邯鄲城,一開始齊地,另一塊是梁國,是由地方爆發的叛亂。

前二者根本都沒能走出國境,趙王甚至都沒能走出邯鄲城就被滅了,或者迫於壓力投降了。只有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的軍隊抵達了睢陽,所以歷史上也將「七國之亂」稱為「吳楚之亂」。

這場叛亂對朝廷中樞沒有形成任何影響,也就是說,「七國之亂」其實就是啃樹葉的小蟲子。「八王之亂」則完全不一樣,他們一上來就直接「刨根」。

無論是第一階段的賈南風亂政,還是後來的司馬王爺們的混戰,目標都是朝廷中樞,連晉惠帝都數次被送進金墉城接受「再教育」,羊獻容更慘,在皇後位置上七上八下,差點被搓揉熟了。

事實上,西晉王朝就是在一次又一次不成功的重建中熬日子,直到再也沒力氣去摧毀了。當然,此時也就距離它壽終不遠了。

原因之二:「七國之亂」皇權的核心地位沒被動搖,「八王之亂」皇權被架空了

帝制社會皇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七國之亂」之所以能平定,跟漢景帝這個定海神針有很大關系。

首先,由於他的存在,朝廷很快達成了同仇敵愾的意誌,哪怕是不同派系的鬥爭也都被按下了暫停鍵。

這很重要,我們對比一下末世王朝,它們的滅亡無一例外都是內耗大於外患,即便被外敵刀架脖子也不會停止內鬥。所以,漢景帝作為皇權核心,他所起到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遺憾的是,憨憨的司馬衷同學不具備這個能力,他從即位那一天開始,皇權就被楊駿、賈南風瓜分,存在感極低,更不具備在特殊時期的那種精神號召力。

那些司馬王爺們也不大看得起他,每一個掌權的叔伯兄弟都拿他當空氣,客氣一點的還能將他供起來,不客氣的就將他踢進金墉城吃牢飯,甚至直接取而代之。

這就是司馬王爺們的粗鄙之處,對司馬衷的忽視,其實讓他們喪失了皇權給他們背書的機會。

原因之三:「七國之亂」朝廷的實力夠強,「八王之亂」宗藩實力更強

劉邦分封時,宗室藩王占了大約全國兩成的封地,但核心地區幾乎有一半封地落入諸王之手。這已經很可怕了,但西晉更嚴重,全國七成的封地都在諸侯王手中。

封國有獨立的稅收,封國越多朝廷的財政收入就會越少,相對於西漢,西晉朝廷的財政明顯更困難。

西漢時期,諸侯國的兵力大約只有兩三千人,而西晉則規定,一個兩萬戶的封國就可以有五千常備兵力。也就是說,西晉諸侯王的軍隊數量遠在西漢之上。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西漢的諸侯國兵馬並不是由劉姓王爺們直接控制的,而是由朝廷派駐的國相和都尉掌握。王爺們要想奪兵權,必須闖過國相和都尉這一關。

事實上,當初淮南王劉安也想參與七國之亂的,但就是因為沒能過得了國相這一關而未遂。

西晉則不一樣,司馬王爺們直接掌握封國的武裝,軍隊的人事任命都由他們自己決定的。

所以,無論從經濟還是軍事,西晉的藩王實力遠不是西漢的藩王所能比的。

原因之四:「七國之亂」是諸侯王們的個人意誌,「八王之亂」是豪門集團的共同意誌

這一點最重要,「七國之亂」本質上就是藩王為了個人的利益,與朝廷進行的武裝沖突,除了諸侯王這個群體外,他們不會得到任何支持,甚至很多諸侯王都不願意參與。

「八王之亂」背後站著的卻是當世最牛的群體——豪門士族集團。

西晉就是靠豪門集團對出來的王朝,每一位王爺背後都是各大豪門家族,王爺們參與皇權的鬥爭其實都是為了他們這個龐大利益群體而服務。

晉朝實行的「世兵制」,即世代相傳的兵役制度,這些「世兵」與豪門結合就是後來軍政一把抓的「門閥」。

也就是說,「七國之亂」其實就是七位王爺與朝廷的扳手腕,而「八王之亂」則是天下豪族集體參與的利益瓜分之戰,哪個更慘烈還用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