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什麽必須掃蕩世襲制?

2024-04-13歷史

大家都知道,在近代民主選舉形式出現以前的千百年,除古希臘古羅馬外,古今中外大多數國家都實行政治權力世襲制度,作為一種便捷的傳承方式,好處是可以降低權力遷移帶來的社會危機。

中國上古時代還有所謂的異姓禪讓制,即不同姓氏之間的最高權力轉讓,傳說的堯傳舜、舜傳大禹就是這樣,這被當成一種政治上的道德楷模。可惜,到了晉朝才出土的戰國歷史著作【竹書紀年】,證明這種禪讓裏面,實際上充滿陰謀詭計和刀光劍影,絕不是單純的君子遊戲,更沒有後人吹出來的神聖光環。

●為何「上品無寒門」

為什麽明明屬於模糊傳說的禪讓制度,會被中國以前的讀書人高度贊賞,經常說得天花亂墜,其中包括傑出的司馬遷,認為那是上古三代美好和諧社會的象征?這其中實際上隱含了另一種心態。換句話說,就是即使滿腦子「皇天後土」、「君君臣臣」的古人,不少也明白一家一姓的世襲制度並不是什麽最佳選項,靠這種制度上位的統治者,大概率出不了什麽好鳥。只不過當時專制力量全面操控社會,任誰都無可奈何罷了。

當然,在漫長的封建和專制時期,除了皇權世襲之外,作為皇權附庸的其他大小政治權力,同樣以世襲作為重要傳承方式,像東西方都存在的爵位繼承便是如此。此外,古代的舉薦制、捐官制等,貌似另辟蹊徑,實質上也接近世襲,仍是權貴們在自行洗牌。

所以,到了中國南北朝的時候,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形容官場的狀況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勢族就是豪門大族,意思就是朝廷中高級官員根本不可能出現普通階層的人才,小官小吏裏面也沒有豪門大族的人

請註意,「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這句話至今聽起來,是不是仍然味道十足、讓人感慨呢。

直到近現代社會,隨著啟蒙時代的平等意識和權利觀念逐漸普及,不少地方的人民才不再懵懂糊塗,對作為專制政治載體的權力世襲制度,不管是君主世襲,還是其他的政治權利世襲,都深惡痛絕。美國早期思想家潘恩在他的名著【常識】中稱,「被人當做權力來爭奪的世襲制度,是對我們後代子孫的欺騙和侮辱」,著名社會學家帕累托更認為,因為世襲制長期打壓社會精英,會「開啟革命的大門」。看來,人們確實清楚政治世襲的落後性和危害性,認為是文明發展重大阻力。扼要來說,包括如下幾點:

●難以避免的逆淘汰

第一、世襲制所代表的政治壟斷,不僅讓權力缺乏制約,讓權貴們容易放縱和胡來,還必然帶來其他社會領域的壟斷,從而導致少數群體對中下層的廣泛打壓和掠奪,形成普遍而嚴重的社會不公正。

第二、由於政治是社會執行的樞紐,權力世襲壟斷也意味著經濟、文化的封閉,意味著缺乏必要的社會自由和社會發展活力。在這類歷史階段,貴賤懸殊、階層固化、貧富對立是普遍現象。一些本來應關在籠子裏的東西,卻不斷為社會制造籠子,這樣的社會是不可能進步的。

第三、世襲制還必然產生社會治理人才和社會執行的逆淘汰,也就是良才幹不過庸才,好事頂不過壞事,這個不必多說。

那麽,如此糟糕的政治傳承制度,為什麽在很多地方能長期存活,即使不是公然流行,也在半遮半掩中大行其道?

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上世紀40年代出版的【西方哲學史】中稱,除了英國徒具形式君主和勛爵世襲外,包括中、俄等在內,絕大部份國家的貴族階層都消失了。按照他的說法,好像現代文明真的陽光普照,一切OK了,實際上哪會那麽簡單。

羅素到底是洋人,沒那麽多彎彎繞,哪裏了解其他一些地方社會的復雜性。在某些地方,即使沒有明公正道的世襲制, 在一層漂亮面紗下面,依舊存在形形色色的準世襲、半世襲,以及潛規則之下,各種跟持續壟斷有關的利益保障。

總之,只要傳統的政治形式沒有根本改變,社會意識沒有長足進步,在虛虛實實之間,可以操作的空間大了去了。

●面紗下的戲碼

拿大國歷史來說,這裏的統治者在保持權利方面,歷來都精明無比,他們有時也明白總讓極少數人占有權利,除了難以吸納人才外,總吃獨食實在有點難看,因此在科舉制出現之前,自漢武帝時期就開始有所謂的「舉孝廉」和「九品中正制」,目的是吸收一些品學兼優的民間人才來當官,但這些做法很快就變了味。東漢時期一位叫左雄的大臣,就指責當時的舉孝廉搞壞了,因為地方長官在舉薦時,經常都是看關系、開後門,結果弄得「朱紫同色,清濁難分」。如此一來,官員選拔上最終還是權貴們表演的戲碼。

至於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度,也算得上真刀真槍,有些學者認為這是促進階層上下流動的偉大創舉。不過此種說法有點言過其實,據一些歷史學者的研究,整個唐朝透過朝廷的會試,錄取的進士僅為400多名。到了宋朝雖然重視文治,取錄的進士人數大增,然而北宋中期,這類人才入仕當官的比例,也僅僅占官員總數的23%左右,大量的官員,仍被世家大族近水樓台、以各種形式舉薦占位。

可見無論如何,在傳統政治環境中,要真正破除世襲制度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