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東晉衣冠南渡後,為何大量士族不願南下?崔浩:不動產太多帶不走

2024-06-09歷史

東晉年間的士族們面臨了這個艱難的抉擇。在北方天下大亂之際,一些士族抓住機會南渡,另一些則選擇堅守故土。可是後者由於家大業大,根深蒂固,難舍萬鐘重產而南逃。他們該何去何從?

西晉八王之亂讓天下大亂,五胡亂華就此拉開了序幕。面對著突如其來的變故,北方的權力核心開始動蕩不安。瑯琊王司馬睿看到了機會,決定趁亂南下自立門戶。可他畢竟是個小角色,根本無力單槍匹馬。於是一些二流士族如瑯琊王氏、陳郡謝氏等紛紛借機效力,賭上一把。

這件事兒可把不少權貴給惹惱了。他們眼中的王謝兩家,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哪兒有什麽二流的?其實在西晉時期,真正能排得上號的名門望族還沒這兩家。那麽誰才是最尊貴的?當然就是那些不願南下的豪門了。

你覺得如果在北京上海有幾套大房子,又會怎樣輕易拋之而去?我看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留守把。只有那些在京滬窮苦人,才會幹脆利落一走了之。因此主動南遷的大族們,無非就是在北方並無太多重產罷了,撇下就撇下了。

反之那些根深蒂固的大族就另當別論了。比如清河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等,可都是家資萬貫的世家大族啊。在北方擁有著數不清的住宅、商鋪、酒店產業,又怎舍得棄之而去?所以他們只能頂著烽火硝煙,艱難地在北方求存活計。

第一,與異族政權鬥爭到底。雖說他們是文人門閥,但也絕非吃素的主兒。擁有家丁無數,完全可以組織起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於是一部份士族就打算硬碰硬,為保衛家園而戰,拼死不願拱手相讓。

胡人政權卻也不是鐵打的主兒,他們也想辦法拉攏這些地方實力派。有的胡人甚至承認士族擁軍權,以此換取效忠。可骨子裏的士族又怎願意真心臣服?於是亂世雖去,北方政局依舊混亂不堪。

第二條路是選擇與胡人合作。有的士族一開始就投奔胡人,為其做官效力。還有些人則是被徹底壓服,只得隨波逐流。不管出於何種原因,與胡人合作無疑是當時最現實的選擇,也是保全家族利益的不二法門。

就拿清河崔氏來說,崔浩本人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第一謀臣。而他的父祖輩,也全都為胡人世家賣命了。崔家只是其中一個縮影罷了,類似的世家在北方簡直不計其數。當胡人執掌天下,你若想保全家業性命,那就只有低頭求全了。

第三條出路就是遠走西北。這好像有點兒奇怪,難道北方還有漢人政權存在?沒錯確實如此!晉朝的涼州太守張軌就在那裏割據自立,建立了前涼政權。享國59載,不少士族世家就選擇了在這裏避難落腳。比如說河東裴氏便是其中之一。直到前涼滅亡,李暠又在西北建立了西涼,依舊吸引著當地士族投奔。所以北方漢人也並非全無復興信心,他們只是先暫時轉移陣地罷了。

胡人政權中雖然也有不少飽讀詩書的英雄人物,如匈奴劉淵、鮮卑慕容氏等。他們深知治世之道,贊同相容並蓄,同樣需要士族人才輔佐。於是一時之間,北方士族們的日子也算過得去。

比如前秦苻堅就委以軍政大權於漢人王猛。慕容氏也主動吸納大量士族人才,支持儒學教育,意在借重這股力量來壯大政權。他們還認可了士族集團的特殊性,允許其繼續運作舊有的選官制度,可謂明智之極。

然而往事如何,現狀卻是讓北方士族們大為羞愧。他們一回頭看看南方同僚的光景,那裏面的嫉妒和羨慕之情就再也掩飾不住了。

東晉政權幾乎被南方大族奠定了基業。開國君主司馬睿根本就是被瑯琊王氏左右操縱的傀儡。王導、王敦把持內政軍事,潁川庾氏掌控皇位繼承權,譙國桓溫更是一手遙控四朝皇帝。陳郡謝氏則憑借淝水之戰的戰功,成了東晉中柱。名門正派的南方大族一時風光無限,完全就是綁架了這個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