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堯舜禹是虛構的,還是真實存在歷史?

2024-04-21歷史

1909年,日本人白鳥庫吉提出了著名的「堯舜禹抹殺論」,企圖徹底摧毀中國的上古史。這一理論傳回國內後,很多中國學者也開始相信「堯舜禹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堯舜禹的事跡是周代人編造出來的政治寓言」。

當然也有很多嚴謹的學者認為應當給這個問題先打上一個問號,寄希望於中國考古事業的發展能夠證實堯舜禹時代是真實存在的。

2006年,關鍵性的考古證據終於「重見天日」了。考古工作者在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的陶寺遺址中的一處灰坑裏,發現了一塊用毛筆蘸著朱砂書寫了兩個文字的陶器碎片。

經過文字學家的研究辨認,其中一個字被公認為是「文」字;而另一個字則有著多種解讀。目前最主流的看法認為那是一個「堯」字,馮時教授等人則認為那是一個「邑」字。

如果真的是「文堯」,那毫無疑問將會是堯定都於陶寺古城的一大鐵證;如果是「文邑」的話,我們知道這其實是大禹的名字,那將會是禹定都於陶寺古城的重要證明。

今天我們就結合這兩個字, 【尚書·堯典】 中的記載,以及陶寺古城的考古發現,一起來聊一聊堯的那些故事是不是真實的歷史。

堯又稱作陶唐氏,是上古時代的五帝之一。關於堯的事跡主要記載在 【尚書】 中的第一篇文章 【堯典】 裏。在中國古代, 【尚書】 這本文獻的真實性便已經開始存疑了。這倒不是古人懷疑夏代建立之前存在有一個「唐虞盛世」,而是很多古代學者質疑當時人們可以看到的那本 【尚書】 到底是不是最早的、真實的 【尚書】

我們知道 【尚書】 在中國歷史中曾經多次短暫失傳過。到了西晉末年發生了「永嘉之亂」,北方地區被胡人所占據。戰亂不僅使漢人失去了大片領土,中原文化也幾乎喪失殆盡。 【尚書】 便在那時又失傳了。

直到東晉建立以後,有人「找到了」 【尚書】 的文本進獻給了朝廷,這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 【尚書】文本 。古代便有很多大學問家質疑這個版本的 【尚書】 是偽造出來的。

【堯典】 的開篇記載了堯將「四嶽、鯀、禹、臯陶、伯益、契、棄」等「各路諸侯」聯合在了一起。我們知道堯舜時代距今4000多年前,對應著考古學的「龍山時代」晚期。根據考古發現那時候的中原地區分布有大大小小很多「城邦」,處於一種「諸侯逐鹿中原」的景象。

陶寺古城興起於距今4300年前,能夠覆蓋堯舜禹所生活的時代。整座城市的面積超過了300萬平方米,擁有發達的建築宮殿、手工業與禮樂文明,可以說在各方面「遙遙領先」於同時代的其他「城邦」。堯建都於此能夠「聯合諸族、邦為一體」是很有可能的。

堯應該如何維護這一新生共同體的凝聚力? 【堯典】 接下來用大篇幅濃墨重彩地記述了堯是如何「欽順昊天,敬授民時」的,實際上就是在制定歷法。

我們知道古代是農業社會,歷法對於確定農時十分之關鍵。在陶寺遺址中,人們發現了一座面積達到1700平方米,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觀象台。這座觀象台由13座立柱與一個固定觀測點所構成。透過對於觀象台的功能進行研究,學者們發現它與 【堯典】 所記載觀象制歷的諸多細節能夠契合。

制定完歷法後,堯開始與眾人商量起人事任用問題。堯詢問眾人誰能夠治理當時泛濫的大洪水,大家向他推薦了大禹的父親鯀。堯明知鯀不是治水的最佳人選,但是各路諸侯都認為鯀很合適,堯不得不讓步接受。

這說明堯雖然是「天下共主」,但對於重大事項他並不能夠獨斷專行,而是需要在會議上和其他人商量著來。根據考古發現,陶寺政權盡管在當時有著科技與禮樂文明上的優勢,但它的影響力並沒有走出晉南盆地。陶寺古城需要建造起高大的城墻,城市裏的手工業區生產了大量的穿甲箭頭也表明,這個「堯之帝都」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強大與安寧。

【堯典】 的最後,堯想要把自己的權力禪讓給德才兼備的人,於是大家向他推薦了虞舜。堯於是對舜進行了多年的考驗,又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他,最終完成了「堯舜禪讓」。

學者們研究認為,陶寺古城可以分為早中晚期三個階段。其中早期和中期整座城市的文化面貌發生過翻天覆地的變化,很有可能是出現了政權的更叠。然而這種更叠卻比較平穩,沒有找到任何暴力與動蕩的證據。這很有可能說明掌握陶寺早期政權的是堯家族,到了中期掌握政權的變為了舜家族。堯舜之間確實發生過和平的「禪讓」。

事實上,論證堯是否真實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今天的人們不可能穿越回4000多年前,去看看到底有沒有這樣一個人。論證堯是否存在其實相當於是在論證 【堯典】 是可靠的史料還是不可靠的史料。

到了近代,中國的「疑古學派」運用來自西方的史學觀念,對於炎、黃、堯、舜、禹等「上古時期聖王」給予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與解構。以 【劍橋中國先秦史】 的作者們為代表的西方學者更是連夏代的存在都不予以承認,更遑論是堯舜了。

然而中國人多年的考古發現已經可以證明【尚書】等上古史籍裏的記載一定有著更為久遠的資料來源出處的,而絕不可能是後世文人坐在書齋裏憑空編造出來的「政治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