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主席指導彭林劉粟打仗,發電數百封,為何對徐向前幾乎一電不發

2023-12-12歷史

徐向前在解放戰爭中創造過一個有意思的記錄:毛主席對其發的電報最少。

為什麽這麽說?

我們可以對比著看看,解放戰爭中偉人對各大戰場都保持著密切接觸,從戰略設計到戰役指揮,甚至有些局部戰場,比如西北方面,連籌糧、斷敵糧道等後勤供應問題都會提出指導意見。

筆者粗略統計過,解放戰爭中,偉人親自起草(以收入【毛澤東軍事文集】為標誌)的電報共約900封,持續時間約1515天(時間向前延展至抗戰剛剛結束時),平均約1.7天發一封電報,可見偉人工作強度之高。

四大野戰軍接到的電報都在200封以上。華北軍區略少一些,不到100封,還有一些零星發給瓊崖等地的。

徐向前以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司令的身份,指揮解放山西的戰役,理論上講也應該經常接受偉人的指揮。

但蹊蹺的是,解放山西期間,電報數少到個位數。偉人有限幾次直接給徐向前下令,話風也很歡樂,你打太原不要太早,怕驚動傅作義西逃……一定程度上講,這不是什麽戰役指導。

而真正涉及戰役指導期間,也就是徐帥指揮晉南和晉中戰役時,偉人幾乎一電不發。

出現這一奇觀,原因是什麽呢?

一、練兵是徐帥專長

有的人或許會說,偉人發電,一般都指向戰略區的最高指揮員,或是各大中央局的黨的領導人。徐帥只在晉冀魯豫和華北軍區當了副司令,不是一把手,發電自然少。

這樣解釋,並不合理。

偉人的電報,一般來說確實是給方面大員發的多,但是也會給一些擔負重要任務的兵團或縱隊一級的指揮員發電。

比如1945年10月30日,邯鄲戰役進行期間,胡宗南發石家莊國軍三個師的兵力南援邯鄲,為了拖住胡部不使南援,偉人緊急向冀晉軍區司令員趙爾陸發電,命令趙率6個團在胡宗南背後進行牽制作戰。

冀晉軍區是晉察冀軍區(聶榮臻麾下)的二級軍區,偉人輕易不會直接指揮到這一級,但事情緊急也會直接指揮。

至於偉人親自起草電文,直接發給陳賡縱隊的命令更是比比皆是。

何況徐向前是大軍區的副司令員呢!偉人直接命令之,是天經地義而且非常符合指揮原則的。

所以只能從別的方面找原因。

第一條原因就是徐向前在山西作戰的特點。

不同於其他大軍區,徐帥1946年底到太行山,1947年7月出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他第一部要幹的活兒,是從頭調教部隊,通俗點講就是練兵。

為啥呢?

劉鄧把晉冀魯豫主力幾乎全帶走了。

晉冀魯豫野戰軍,之前共有一縱到十一縱共計10個野戰縱隊(沒有五縱的番號)。

另外還有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豫皖蘇等5個軍區,軍區也有一些部隊,但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劉伯承親自編練出來的10個縱隊。

南下時,老窩只留下一個八縱和幾個軍區的部隊,中原突圍部隊進行整編,編成十二縱。

不僅主力野戰軍不多,成熟的野戰軍機關也全調走了,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及其所屬機關參謀人員都南下了。

沒主力,打不了硬仗,沒成熟的參謀人員,指揮不了部隊。

徐向前來接手的,就是這樣一個虛弱的攤子。

徐向前敢毛遂自薦來,一是養病太久,離開最需要他的前線太久了,憋得難受。二是他在練兵方面有底氣。黃埔出身的一大優勢,就是懂基本軍事理論,熟悉方法套路,善於從零開始調教部隊。

而且說實話,徐帥這方面的本事,並不亞於劉伯承元帥。

徐向前到任之後,一練部隊攻堅能力,二教機關參謀人員,三組織軍區部隊整編,提級為野戰部隊。

練兵是全方位成體系的,讓部隊思想政治上聽指揮,統一建制,抓好基本戰術訓練,建立完善的後勤供應體系。

哪一樣都不是說著完的,都需要足夠的時間,充足的人力,成熟的運作體制,放在一般勤懇敬業的將軍們來抓這樣的事,沒三個月到半年甚至一年時間,都不一定能建成規模。

徐向前呢?根本沒時間專門幹這些事,他老人家一邊組織部隊整編整訓,一邊立即投入戰鬥了……統領著一幫地方武裝(甚至是遊擊隊水平),沒有重武器,就開始攻城掠地……

稱那時的徐帥為老人家似乎有點不妥,畢竟當時才46歲,剛與黃傑同誌結婚一年多,但實在對徐帥的智慧、本事佩服至極,所謂高山仰止,筆者看來就是專門用來形容徐帥這樣的不世名將。

二、徐帥膽氣足矣

所以偉人不怎麽給徐向前發電指導作戰也屬正常,大家去看看偉人的軍事文稿集,大概都看出來,偉人雖然對建設根據地建設也非常重視,但很少就具體問題做出指示。

一方面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偉人不可能對所有細節都關註到,都比前線將領更精通。這種時候,少說或不說,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另一方面,就是出於對徐帥的信任,既然他能幹好,何必再多此一舉呢。

徐向前到任後,所做的細節性工作無煩羅列,大家只看結果。

冀晉魯豫內線部隊,新編了十三縱(太行軍區剩余部隊和華野一縱獨立師)、十四縱(冀南軍區剩余部隊)、十五縱(太嶽軍區剩余部隊)。

這是徐向前一邊指揮打仗,一邊捎帶手新組建的。其難度比其他大區相去不可以道理計啊!以華野為例,華野雄兵三四十萬,如此強大的兵力,粟裕其實完全不需要費心,後方征兵、整訓等工作,有華東軍區副司令員張雲逸這個大行家主持。

東北同樣,101只負責前方指揮作戰,編練二線兵團有羅帥一手操持,後方供應和地方工作有高、彭、陶等高手大家。

唯獨山西是這樣的局面,打仗與建設並列,兩手抓,兩手硬。

不唯如此,徐向前還敢以新組建的部隊五萬余人,去圍攻閻錫山重兵駐守的臨汾城。

臨汾在汾河東岸的一個大土坡上,西為主城,東設城關,有城墻分別環連,內高外低,東高西低,狀似臥牛,故有「臥牛城」之稱。

閻錫山把同蒲鐵路通車後,臨汾便成為了晉南的公路、鐵路交通樞紐,既是晉南地區最大的城市,又是著名的軍事要地。

最初此城為胡宗南所據,胡宗南的整編30師在此駐紮,有逐步蠶食山西之意。1947年冬,徐向前指揮數萬地方武裝拿下運城,胡宗南心膽皆驚,蔣介石怕徐向前突然加入西北戰場,便想出一條驅虎吞狼之計,把臨汾劃歸閻錫山晉軍把守。

閻錫山見餌即吞,派兵前來協防。至徐向前發兵圍攻臨汾時,城內守軍有閻錫山的第66師和6個保安團、2個補訓團,胡宗南的整編第30師第30旅和第27旅炮兵營等部,總兵力2.5萬人,且武器裝備比較精良,並配有各種火炮590余門。

守軍總指揮梁培璜,是閻錫山部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晉南武裝部隊總指揮。

試問,以5萬沒有重武器、沒有攻堅打援經驗的次等部隊,去打敵人完備森嚴、占據絕對地利的堅城,誰有這樣的膽氣?

但徐帥就有。

當年2月圍城之時,徐向前經過偵察判斷,就向中央報告,臨汾城一定能打得下。

憑的什麽?從現有史料中我們找不出太多直接證據。歷來敵我相爭,拼的無非是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是指兵力、防守設施、糧彈等項,軟實力則是戰略戰術、戰鬥精神、自信心、紀律性等。

以筆者鄙陋的軍事知識,徐向前當年之所以這樣膽大,大概是看出國軍系由閻、胡兩部組成,日久必生嫌隙,這是我軍可乘之機。

從何處看出呢?48年3月初胡宗南一度想用飛機把30旅運走,飛機已運走敵旅長尹瀛舟和一個營的人。徐向前立即指揮八縱奪占臨汾飛機場,防止敵人再運走。什麽考慮呢?一方面是防止胡宗南再往西北戰場投入兵力,減輕彭總的壓力。另一方面,大概就是透過圍困,使閻胡兩軍的矛盾擴大化。

後來果真就是如此,梁培璜指揮不動30旅,分派兵力防守城垣,只能把晉軍派出去,30旅坐在城中看熱鬧,導致晉軍怨聲載道。

徐向前圍城72天後才將城池攻破。期間利用手中僅有的5.3萬人,居然又有攻城兵力,又有打援兵力,5萬多人打出十幾萬人的聲勢和效果,以至於閻錫山懷疑是不是劉伯承派回一些主力助戰。

兵不在多,在調遣也。古人斯言,誠不我欺。

三、創造性的晉中大勝

臨汾戰役由於閻錫山部隊采取龜縮戰術,據城死守,我軍進攻速度非常慢。徐向前不得不采取正規的陣地進攻戰術,一點一點進攻城垣。

期間采取了炮擊、穴地、塹壕等多種戰術,攻城部隊大多是剛從軍區部隊升級上來的,從哪裏學來的這些專業性非常強的戰術?就是徐向前帶著他那只有10幾個人的參謀部一點點教出來的。

這是我軍解放戰爭中首例正兒八經的攻堅戰,幾乎可稱為範例。

偉人事前沒有任何指導,大概對這幾萬次等主力根本不抱攻城的希望。但竟然打成如此徹底的勝利,偉人非常興奮,印象非常深刻。

攻城勝利後13天,東北野戰軍圍攻長春時遭遇一定失利,偉人在致林羅劉的電報中不吝贊美地援引臨汾戰役的成功範例,鼓勵東野加勁攻城,這篇將近500字的電報,臨汾戰役部份占了五分之一。

臨汾戰役勝利結束之後,徐向前認為閻錫山之氣已奪,當趁勢打鐵。於是不顧部隊連續作戰,立即向中央建議發動晉中戰役。中央考慮到部隊比較疲勞,提出殲敵1-2個師即可。但徐向前保證,殲敵目標可擴大為4-6個師。

此時閻錫山軍隊仍有13萬人。以少打多,還要吃掉人家6個師,憑什麽啊!

偉人對晉中戰役保持了謹慎,仍然沒有出手幹預,沒做任何指示。潛台詞就是按徐向前自己的籌劃打吧。

徐向前采取的策略,概括起來有兩條:

第一,故意示弱,誘使太原晉軍出城作戰,而後各個擊破之。

第二,將有限的兵力分散配置,做出處處皆我的假像,使晉軍無法摸清我之虛實。

6月初,徐向前指揮部隊在風陵渡口造船征糧練兵,命令一小股部隊作出一副渡河開赴西北戰場的樣子。

閻錫山果然中計,為了迅速吞掉這支小部隊,派出一支閃擊兵團,由34軍軍長高倬之率領,向黃河渡口攻擊前進。

既然敵人來了,那就包圍殲滅吧?不忙,徐向前繞了個彎,敵人在西,他卻乘機率主力向東,接連拿下缺乏重兵防守的平遙、介休、祁縣三城。

平介祁三城距離太原已經非常近,閻錫山怕太原有失,急令閃擊兵團趕緊撤回太原。高倬之氣急敗壞地丟下我軍偏師,顧頭不顧腚地分路往東急竄。徐向前要的就是敵人來回亂竄。他迅速集結主力布下口袋陣,在平遙圍住閻錫山的親訓師和親訓炮兵團,該部晉軍陣亡3000余人、被俘4000余人。隨後,我軍另一部主力又包圍殲滅暫編19軍的兩個團3000余人。

此役後,徐向前再度調虎離山,率部進逼太原,誘使閻錫山派隊出城反擊。閻錫山果然命令太原綏靖公署副主任暨晉省野戰軍總司令趙承綬,前出太原城南,統一指揮各部隊反擊徐向前。閻錫山吸取了親訓師分路進軍被割殲的教訓,令趙承綬指揮各軍師緊靠鐵路、密集行動,不給徐向前各個殲滅的機會。趙承綬龜縮於太原城南,遲遲不敢南下進擊。

徐向前步步南移,在不知不覺中誘使趙承受南進,待其離太原稍遠,即派奇兵插入敵後,切斷鐵路線,趙承綬驚恐異常,率軍北返。徐向前迅速集結全部主力,將趙承綬包圍全殲,一仗滅其3萬余人。

晉中系列戰役,徐向前共計消滅閻錫山部隊9個師10余萬人,超額完成目標。

以寡克眾,主動進攻,仗仗若在指掌間盤桓,徐帥何其神也!

這樣的打法,在各大戰略區極少極少,想來只有粟裕的蘇中七戰七捷可與之媲美。

晉中戰役期間,偉人未向徐向前發一電。這樣的神仙仗,這樣神而明之的指揮員,還發什麽電,只要徐向前正常發揮,試問國軍有誰能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