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天下的戶籍版冊殘缺模糊,很多人都離開了原籍,在鄉裏遊蕩混飯吃,用欺詐手段逃避徭役賦稅,豪強和弱者相互兼並,州縣都沒法管治。
【國用不足】
唐王朝建立 100 年的時候,政權到了玄宗李隆基那裏。雖說玄宗晚年有安史之亂,但他弄的開元之治,千百年了一直被人誇贊。杜甫晚年的詩還回憶開元那時候呢。
回想開元那全盛的時候,小地方都住著上萬戶人家。稻米油潤粟米潔白,公家和私人的糧倉全都滿滿當當。
在詩人的描述中,開元那會兒,政治清明,百姓富裕。玄宗前期為了打造盛世,打破常規,從底層和中層任用了好多理財能人,改變了武周後期政治混亂、國家財政經濟艱難的狀況。
堂堂一個大國會沒錢用?大家可能都覺得奇怪,實際情況沒準更差呢。682 年關中鬧饑荒,連皇宮裏都有人餓死,高宗武後只得再去洛陽找飯吃。而且這種找飯吃的情況在 650 年到 710 年出現了好多回,不斷膨脹的官僚機構,極度奢靡的皇室,越來越多的邊境憂患,使得財政支出老是虧空。
並且這段日子對外打仗大多都輸了,軍事方面的花銷也把皇帝給愁壞了。
唐朝建國時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相應的賦稅制度叫租庸調,支撐的兵役制度叫府兵制,這三者都是從鮮卑人的北朝演變來的。在高宗的時候,這個基本的制度就開始不行了,最先表現出來的是高宗中後期的對外戰爭,老是失敗。好多府兵都死了。670 年、678 年兩次打吐蕃的遠征,都是十萬人規模的大敗仗,士兵和物資損失特別多。
高宗後期,府兵整年都在外地打仗,家裏的田沒人種,被別人鉆空子買走了。府兵家庭在唐代算中上水平的。好多中低收入、交不上賦稅的農戶,幹脆一咬牙跑了。高宗李治死後,武則天為制衡忠於唐室的關隴集團,使勁提拔山東、江左門閥的後代。這批「新貴」都愛幹一件事:鉆制度空子,多買田產。這使得國家稅基變小了。
玄宗登基的時候,國家財政狀況明顯不行了,根本沒法維持,而且那時邊患不少,又不能不管。
玄宗年輕的時候沖勁十足,有著改革吏治、重振山河的壯誌。開元時期的宰相班子雖說也有彼此不對付、鬧得很兇的情況。但總體來講行政能力挺強,能把皇帝定的政治方針有效施行。
古代進行經濟普查面臨的難題
弄明白田畝和戶口壓根不是技術層面的事,而是政治方面的問題。
中國早在商代就進行戶籍統計啦,戰國時商鞅在秦國弄了一套。漢代沿襲秦制,也搞這種戶籍田產統計。在唐王朝之前的隋代,楊堅手段厲害,推行戶籍檢查,把幾百年都沒弄明白的國家底細清查清楚了,統計出 850 萬戶納稅人口。
歷朝歷代在清理田畝戶數這件事上都很用心,不過幹得好的通常是王朝建立的初期。這時候一般天下剛安定,原來的利益集團沒了。中央一家獨大,能直接管到底,開國初期的官僚本事強,操心的事少。像天下的地理、人口、賦稅這些核心情況,上頭能清楚掌握。國家啥時候能使勁,使多大勁會有啥後果,開國的君主心裏都明白。
這也是我們檢視史料時的一個有趣之處。
開國那會,人口資源明明都比不上中期,可為啥內政外戰反倒比後期厲害呢。這是因為開國初期整體資源不多,然而國家能調動的資源卻不少。等到王朝後期,資源總量倒是多了,可國家能調動的卻少了。好多財富都被宗室、富商、豪族給掌握著。皇帝想做點事,反而沒什麽錢。
1. 丈量田地可是個技術含量超高的活兒,在古代,又沒有農業衛星,只能靠人。會測量技術的人特別少。
2. 一個縣的官員數量不多,沒法一家一戶地去稽核。再說了,如果皇帝把當地的土地田畝都弄明白了,那官僚階層就沒機會從中動手腳、撈好處啦。
3. 有田的百姓的利益實際上跟地主是一樣的,他們也會搞弄虛作假那一套,把自己的田產給隱瞞起來。
4. 只有失去土地的農民,還有有田但沒正式確認文書的逃戶,才盼望朝廷推行田產的確認。
所以官員不想推行,有產業的百姓也不願如實申報。那這天下到底有多少田,都只是個大概的數量。皇帝想弄明白,可太難弄明白了。
明代在唐之後,朱元璋也想把全國的經濟人口情況弄明白。那朱元璋是咋做的呢?他明白清查戶口不容易,可老朱是從底層打拼出來的,耐心和辦法那都是頂尖的。
朱元璋想把全國的田地都緊緊攥在自己手中,這可是觸犯了所有人的利益底線。那難度相當大,稍有差錯就全完了。
不過朱元璋依舊是那老一套,一年不成,那就兩年,兩年不成,那就十年。
【明史食貨誌】有這樣的記載:「洪武二十年,讓國子生武淳等人,分別前往各個州縣,依照糧食的情況劃定區域。每個區域設定四名糧長,測量田畝的面積大小,接著編上字號,把田主的名字以及田畝的尺寸全部寫清楚,編排歸類成冊,樣子像魚鱗,叫做魚鱗圖冊。」
老朱身為皇帝,親自推動,手裏有刀,還有十幾年的政策打底,加上一批懂專業知識的能幹官吏,所以黃冊制度能推行開來。玄宗李隆基可沒開國之君那底氣,他能咋辦。
【宇文融】
「路線定好了,幹部就成了關鍵因素」
教員講得很對,路線確定以後,事情能不能成關鍵就看人了。
玄宗挑準了一個帶頭人,那就是宇文融。
宇文融出身官宦家庭,從主簿開始踏入仕途。開元初年,他不過是個八品的監察禦史,在長安,這種官多了去了。就這個才八品的監察禦史,瞅準了玄宗整頓財政的時機,從而一飛沖天。
開國以來累積的弊病都已經有百年了,想徹底推翻重來是不可能的,玄宗又不是開國的君主,得考慮好多方面的利益,辦法只能采取折中的。按照玄宗的想法,宇文融改革的大方向很快就找到了。
把新開墾的土地清查一番。
2.清查那些逃亡在外的流民,讓流民成為新的納稅戶。
3. 新登記戶口的田賦,能免繳 6 年。
分配土地的來源,是從封建官僚、大地主那裏摳出來的「超標準占田」。從這以後,封建官僚不許占有「官職田」之外的土地。這個土地限購政策在唐史裏叫「檢田括戶」,唐玄宗想用皇權的強硬手段保證帝國在「耕者有其田」的路上走。
這麽猛的政策,肯定會把封建官僚往死裏得罪。也就宇文融這種想拼一把求富貴的人敢接這活兒。
這場改革在開元 9 年至 13 年得以完成,主要是皇帝支持。從結果來講,關隴豪族的田產實質上並未被打壓。宇文融的改革是從土地存量裏劃分出來的,不過他很聰明,沒去碰關隴貴族這個改革可能存在的最大阻礙,在皇權支持下實作了國家財政增收。
後來他被貶然後去世了,玄宗過了好些年還惦記著他,覺得新上任的宰相比不上宇文融有能耐(就是能弄來更多的錢)
明初的時候,朱元璋為啥能推行戶籍清查,還能把黃冊制度推廣出去,把天下人口田產清點清楚呢?除了他用了十幾年時間,由點到面,一個修補程式接一個修補程式把政策弄得完善。最重要的是皇帝有決心,還有一支執行力很強的整理戶籍的隊伍,這隊伍好多人是明初久經沙場的軍人。地方豪門官吏要是想隱匿資產或者耍點小聰明,那得先想想自己的腦袋還在不在。
開元年間,大唐都建立一百多年啦,地方上根本沒法插手管理,也沒法改變。要是用原生的官員,這次檢田括戶的政策肯定得黃。地方官員、地主還有有地的農民,實際上都不想上報自己的財產。
想想如今在 21 世紀,技術手段可比唐代強多了,推行房地產稅都這麽難。實際上,透過金稅四期,中央對大多數人的資產情況心裏有數。可地方政府、官員,還有多套房的老百姓,都很反感財產公開。這就能明白,1000 多年前搞括戶的那些人得面對多少難題,得惹惱多少人。
不過宇文融這人確實很會周旋,在這場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剛開始的時候,他找到了自己死心塌地的同盟:皇族、關隴士族還有失地農民。——皇族和世家大族原本的土地不在改革之列,所以皇族和關隴士族沒道理反對這場正大光明的改革,還盼著能成呢。
宇文融在玄宗準許下,撇開官僚系統專門弄了一支勸農使。這隊伍特高效,把全國戶口重新整理好了。他手下那些「勸農使」背景強大,差不多都是世家大族的人,他們下鄉清查戶口,地方上的惡霸也不敢不重視。
拿到土地的農民,既是改革直接受益的人,也是改革堅定支持的人。多數流民受免稅和土地合法化的吸引,積極向官方上報田的數量。
宇文融尋到了改革能讓多數人認可的辦法,得到了皇族、關隴士族以及失地農民的支持。他用 4 年做完了唐代全國的經濟普查。開元 12 年「檢田括戶」差不多結束,大唐帝國在這 4 年裏給 80 多萬戶流民重新分了土地,國家稅收直接增加 10%還多。為讓新政策更保險,在稅基擴大後,宇文融還給土地弄了「限購」政策。推行了史上最嚴、最徹底的限購令:從這時起,所有土地買賣都不許,不管有沒有戶籍都不能再買賣土地!
盛世的基礎已經築牢。
由於六年內新登記的戶口不用交稅,開元 20 年後,國家的財政情況明顯變好了。
接下來,出身財政口的另一位宰相裴耀卿,在開元 22 年後把漕運給最佳化好了,從江南河北運到關中的糧食,從 80 萬石增加到了一年 220 萬石(在唐代,一石大概是 79 公斤)。這差不多能供 57 萬個成年男子吃(按一年 300 公斤算)。
同時呢,還有一支從河北常山穿過井陘口到馬邑再到靈武的運糧通道也開始起作用了。西北的三支邊防部隊,像河西、隴右、朔方軍,這 20 萬部隊的糧食和軍餉有保障啦。就憑這樣的國力,玄宗能好好折騰一陣子。
同一時期的另一位宰相張說親自著手搞了軍事體制和邊防制度的改革。重新安排並完善邊疆的防衛體制,扭轉唐初大戰過後「兵散在府裏,將回到朝中」的狀況,推行節度使制度,從東北往西北、西南接連設立了十個節度使。節度使是轄區裏最高的軍政長官,能調動所有資源去對外打仗,這次改革符合當時邊疆的形勢需要。
有了財政做保障,再加上邊地節度使制度更加完善,大唐邊軍的戰刀早就迫不及待,要開邊啦!
20 年正月乙卯那天,信安郡王祎擔任河東、河北道行軍副元帥,去討伐奚和契丹。
21 年,幽州的副總管郭英傑在都山跟契丹打仗。
22 年 6 月壬辰這天,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抓獲了奚、契丹並獻給朝廷。乙巳的時候,張守珪跟契丹打仗,把他們打敗了。
23 年 10 月戊申這天,突騎施侵犯邊境。
24 年正月丙午,北庭都護蓋嘉運跟突騎施打仗,把他們打敗了。
25 年,張守珪在捺祿山跟契丹打仗,把契丹打敗了。辛卯那天,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和吐蕃打仗。
好呀,請您先給我提供原文,我馬上按照您的要求進行覆寫。
【宇文融之後】
開元 13 年的時候,唐玄宗心情挺好,登上泰山舉行封禪大典,跟上天顯擺自己的功勞。這一年連著豐收,東都洛陽的米價才十錢一鬥;到天寶 5 年(746 年),更是降到了五錢一鬥。
開元 17 年,戶部侍郎宇文融成了黃門侍郎,兵部侍郎裴光庭當了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宇文融從一個小小的 8 品官一路拼搏當上了宰相,真算得上是勵誌的榜樣。然而福禍相依,宇文融在宰相的位子上只待了 99 天就被貶官,最後死在了被貶的地方。
史書上說宇文融性格不行,跟同僚處不好。這也許是因為他搞財稅改革得罪的人太多,等當上宰相後好多事都沒法推進了。玄宗就把他換掉,不過後來的宰相裴耀卿和李林甫都是管財務這塊兒的,能給皇帝弄來錢。玄宗特別喜歡用這類人,李林甫還是宇文融推薦的呢。
開元後期,財務線能吏、邊將還有文學館文人輪流當宰相,是開元中後期朝堂的骨幹。這三條線相互配合又相互競爭,讓唐朝行政班底的效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那時玄宗能有效地掌控朝局。可等到邊將牛仙客在宰相位子上病死,李林甫獨自把控相權。這樣一來,這三條線晉升為宰相的路就被堵死了,這也是天寶年間上層政治變得僵化的緣由。
開元時期,玄宗任用了一系列管財務的宰相,現在好多史學家都說這些人品德不行,太急於求成。但任何改革都會得罪人,把事情辦好而不考慮名聲,是這些人的首要想法。開元中前期的玄宗還能算是善於用人的明君,可惜李三郎這種自我反省和勤奮沒能在他執政的後期保持下去。
宇文融搞的改革也就只是在現有的存量上做點修補,可這份家業最後還是被那喜歡大搞排場、貪圖功績的皇帝給糟蹋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