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影視劇中,黃飛鴻極具傳奇:他是個可以「以一敵百」的武學大家,他的「無影腳」、「鐵線拳」和「飛砣技」絕學更是出神入化;關鍵,這位武學宗師還與留洋美人十三姨有一段不朽的情愛。
真實歷史上的黃飛鴻確實善武,但他的真實人生卻與小說、影視劇出入很大——
「飛熊」這個聽起來和「飛鴻」是兩種感覺的名字,卻恰是黃飛鴻的乳名。因為生在廣州佛山南海縣,所以自小黃飛鴻說的便是粵語。
與同時代的大多數孩子一樣,黃飛鴻出生那天一切如常,既沒有喜鵲臨門,也未見突然電閃雷鳴。可因為身在武學世家,他自幼便有一副異於常人的好身板。
黃飛鴻幼年身體異常結實與他父親黃麒英的遺傳基因有關,黃父是晚清著名武師,他後來甚至被人稱作「廣東十虎」之一,他尤其擅長治療跌打損傷。
影視劇中黃麒英
但即便黃麒英武藝高強且在武林中排得上號,但同當時多數武人一樣,他的經濟狀況非常拮據。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裏,街頭賣藝的收入一度成了他們全家唯一的經濟來源。
因為深知靠賣藝討生活的苦楚,所以黃麒英一心想讓兒子做個讀書人。為了培養出「讀書人兒子」,黃麒英甚至還在兒子出生後買了幾本書擺在兒子床頭。
可事與願違的是,黃飛鴻自兩三歲起便對武藝極其感興趣而對詩詞歌賦一類全無興趣。
待到上學時,黃飛鴻更是讓黃麒英頭疼極了。他辛辛苦苦攢錢送他去讀書,可他卻一心只惦記武藝,課堂上先生講什麽他是一句也記不住。
黃麒英妻子過世早,忙於生計的他自然無法管顧兒子的學習。日久後,黃飛鴻的成績便越來越糟糕了。
讓黃麒英做夢也想不到的是,不久後,黃飛鴻竟逃學偷偷看父親賣藝,對於小小的他而言,課堂上那些枯燥的課文豈能有賣藝耍把式有意思。
黃飛鴻每次逃學看父親賣藝,都躲在人群裏,他個頭小自然很難讓一心表演的父親發現了。他每次都看得入神,人群中耍拳的父親在他眼裏是英雄一般的存在,尤其,當父親每次表演完人群不斷傳來喝彩聲時,他更是對父親充滿了崇拜。
紙是包不住火的,很快,黃麒英就發現了兒子的「秘密」,他發現兒子經常在院子裏一個人偷偷比劃。而他比劃的招式,正是他賣藝時表演的招式。
思量明白各中緣由後,黃麒英便將兒子鄭重地叫到了房間談話。
那天,兩人的談話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但父子倆究竟說了啥卻沒人知道。世人只知道,這次談話後,黃飛鴻便開始跟著父親賣藝了。
也是從那以後,黃飛鴻便再也不必進學堂了,他開始全天候地跟著父親學習少林功夫。或許是天賦異稟的緣故,黃飛鴻學武速度極快。就連黃麒英的絕學虎鶴雙形拳,黃飛鴻也是一學就會。
自從黃飛鴻跟著賣藝後,黃麒英賣藝所得的賞錢便迅速多了起來。
每次出去賣藝,黃飛鴻都會提前給觀眾「說道說道」,他的說辭前總喜歡加一句「家家有好處,派派有妙招」。說來也怪,每次只要他一邊敲鑼一邊吆喝這句說辭,周圍人便會蜂擁而至。
待到人多了以後,黃飛鴻便會在表演前給大家介紹他們當天表演專案的具體。每次介紹他自己耍的絕活‘五郎八卦槍’時,他還總會似不經意地介紹下該槍法的歷史。這樣吊住了胃口後,他才會開始真正的表演。
因為每日早晚勤加練習,小小年紀時,黃飛鴻便對拳法、槍法有了很深的造詣。他的演藝動靜剛柔,高低快慢,上下起伏,無處不妙,日久後,人們便慢慢對這個小英雄產生了格外的好感。
晚清時期一對父子賣藝圖
眼看著生意越來越好了,黃麒英的臉色卻反而顯得不似先前好看了。因為隨著人的越來越多,向他們父子提各種要求的便也越來越多了。這種種,便是他憂心的所在。
一日表演散場後,黃麒英突然叫住年僅十三歲的黃飛鴻道:「錫祥(黃飛鴻原名),今天咱們又有點冒險了,一味滿足他們要求,他們會越來越過分的,那樣我們遲早會出事。」
黃飛鴻一邊收拾一邊尋思著怎麽接話,他正準備開口時,黃麒英卻繼續說道了,他說:「哎,要是咱們能開個武館,便也不用這樣冒險了。」
黃飛鴻聽了立馬眼睛一亮,他接茬道:「開武館好,還可以收徒弟,有了落腳地,咱們便也不用到處找地擺場子了。」
黃麒英聽了卻嘆了口氣道:「可開武館沒你想得容易」。黃飛鴻聽了依舊不以為然地道:「依我看,開武館也沒你想的那麽難。」
這次談話後,父子兩便再也未提及開武館之事,兩人只更加賣力地在街邊賣藝了。以往,每次散場完都是黃麒英自己端著盤子去向觀眾討要賞錢,可那次談話後,每次散場時,黃飛鴻都會第一個沖上去討賞。
黃麒英見他這般,心裏是既欣慰又心酸。
一年後,父子倆終於有了一些盈余。那天,在房間裏數完錢後,黃麒英高興地說:「錫祥,看來,再過幾年,我們就可以籌備開武館了。」黃飛鴻聽完父親的話卻並不言語,他坐定後忽然問:
「習武的最終目的就是開武館嗎?」
黃麒英聽完後當即楞住了,他頓了頓後道:「我們習武之人都有一顆匡扶正義的心,江湖人講的那個‘義’字便是‘正義’的‘義’,這個「義」字,才是我們習武的目的。」
黃飛鴻聽了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那天,他第一次覺得自己身上的武藝竟是如此可貴。也直到此時,他才懂得父親平日為何總喜歡打抱不平了。
可關於何為「義」,此時的黃飛鴻依舊有些懵懂,他只知打抱不平是「義」,而不知其他。可這個問題,他沒有繼續追問父親,他想自己去找答案。
這次談話不久後的一天,年少氣盛的黃飛鴻與當時的武術大師鄭大雄進行了一次打擂。兩人的這次比試中,黃飛鴻竟以自己的四象標龍棍險勝鄭大雄的左手釣魚棍法。
這次比試後,黃飛鴻的名頭便打響了,時人都開始稱呼他為「少年英雄」。
黃飛鴻四妻莫桂蘭提供的黃飛鴻照
當上「少年英雄」後,黃飛鴻對自己的要求也開始變高了,平日裏,他不僅更加刻苦地學藝,而且還經常把周邊百姓的安危掛在自己肩上。
一日,黃飛鴻在街上看到一男子被眾人追殺後果斷向父親提出「要去幫忙」。黃麒英聽了問:「你怎麽確定這個男子是個好人?」黃飛鴻聽了忙道:「他逃命時還怕傷及百姓,足見他是好人。」
黃麒英聽了便起身道:「走,去會會!」
隨後,父子兩聯手幫助這個男子打退了追殺者。如黃飛鴻所料,這個男子是個好兒郎,他此次落難全因打抱不平。被黃麒英父子救下後,這個叫林福成的男子很快與黃飛鴻成了好友。
後來,因感激黃飛鴻的救命之恩,林福成竟在征得師父鐵橋三的同意後將自己的獨門絕技「鐵線拳」和「飛砣」教給了黃飛鴻。自此後,黃飛鴻的武藝便更加超群了。
16歲那年,黃飛鴻便在廣州銅、鐵行工人集資下開設武館。黃麒英一直以來的夢想,終得以實作。從此時起,黃飛鴻便也成了廣州歷史上最年輕的武術教練。
開設武館後,黃飛鴻自然在武學上更加發奮了,在此期間,他還發明了一個絕招,這個絕招便是後來影視劇中被反復強調的「無影腳」。但實際上,黃飛鴻所創「無影腳」起先並不叫「無影腳」,它並非黃飛鴻原創,它也遠沒有影視劇中演繹的那般神奇。
真實的「無影腳」原名叫「裙底穿心腿」,黃飛鴻學到這個絕招後對它進行了改良,以前的穿心腿是側面起腳,經他改良後的穿心腿則是正面起腳。
這樣起腳不僅力度更大,而且因腳躲在長衫底部,起腳時不容易被發現,所以,敵人通常無法預知他起腳時機。如此一來,被改良後的裙底穿心腿便達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影視劇中黃飛鴻
開設武館期間,黃飛鴻收了無數弟子,其中武藝最高者是梁寬,可惜,他這位弟子年紀輕輕時便去世了。
黃飛鴻弟子中,跟他學藝時間最長的是林世榮,林世榮便是影視劇和民間傳說裏的「豬肉榮」,他跟黃飛鴻學藝20年,是其眾多弟子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正是這位弟子,後來在廣州開設了3家武館,一生授徒萬余人。後來將南派洪拳融入黃飛鴻電影的香港導員劉家良之父劉湛,他便是林世榮的弟子之一。
因看慣了中國人內鬥的各種,加上賣藝開武館時經常遇到挑事的人,所以他在教育弟子時他特別強調「不能隨意鬥武」。他經常對弟子說:「習武的目的絕不是為了鬥武、爭輸贏,而是為強身健體、為匡扶正義、為利國利民」。
可惜,黃飛鴻早年就領悟的這些,他的弟子甚至兒子卻並不能理解透徹。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和同時代的武人一樣,有一顆「相鬥」的心。武人相鬥,大抵和文人相輕一樣,是極難避免的劣根性。
無論黃飛鴻怎麽試圖讓武人團結以抵禦外敵,他們依舊還是會陷入因門派之見和諸多利益引發的矛盾,武人互相誣害、傾軋、爭鬥之事經常上演。
黃飛鴻是極少數除掉了劣根性的武人,他極少與人為輸贏搏鬥,他只一心想強國強種、抵禦外敵,為了實作理想,他總是不遺余力地將畢生絕學傳授給世人。
在傳授國人武藝的同時,黃飛鴻還經常打抱不平。為此,20歲那年,黃飛鴻甚至不惜和一條惡犬搏擊。
黃飛鴻與惡犬搏擊的事件發生在香港,根據史料記載,1876年春夏之際,一位英國人竟專設擂台要和中國高手決鬥,他還放下話:誰要能光著上身打贏惡犬,就可以拿走百金,輸了便需給五金。
這條惡犬大如牛犢且兇猛異常,它對赤身裸體和血腥味極其敏感,一旦打鬥時對方有破皮擦傷它便會撲上去撕咬。每次中國高手被他的惡犬咬傷後,洋人還齜牙咧嘴地狂笑說:「你們中國人連狗都不如」。
這個英國人的做法引發了國人的憤怒,可因為這條惡犬實在兇猛,咽不下氣的中國高手均不是對手。黃飛鴻的弟子陸正剛因實在看不過眼,便決定請師父出山。
黃飛鴻聽弟子說完後立馬拍案而起道:「豈有此理,當我們中國人都是好欺負的嗎?走,我們這就去會會他們。」
第二天,黃飛鴻便帶著弟子自廣州抵達了香港。
為了給中國人出口惡氣,黃飛鴻先是認真觀察了一下惡犬的戰鬥模式,透過觀察,他發現惡犬並非全無弱點:它雖勇猛無比,卻只擅長伏身猛撲。所以,黃飛鴻確定:若自己用「猴形拐腳」來對付它,它的優勢剛好會變成劣勢。
比試那天,簽下生死狀後,黃飛鴻便在眾人註視下跟狗決鬥了。起先,他一直只躲閃,待到看準機會時,他迅速使出了「猴形拐腳」,這一腳不偏不倚正好擊中狗背,猛犬脊梁骨立刻斷裂,這狗狂吠一聲後便嗚叫不止,不一會兒,這狗便一命嗚呼了。
這一戰後,黃飛鴻「一舉擊斃惡犬」的事件便迅速被傳揚開去了,他自此名揚香港。
也是從這次事件後,洋人在香港也就不敢如此猖獗了。後來,他又用實力在佛山等地被人熟知。
隨著黃飛鴻開設武館後名氣的日益增大,他開始被當地官員註意到,1882年,26歲的黃飛鴻被廣州水師聘為武術教練,他還考取了廣州將軍衙門「靖汛大持旗手」一職。
得到官方「背書」的黃飛鴻開始被世人稱作「黃師父」了,他對這個稱呼很是喜歡。但他也經由這個稱呼,越發地感覺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之大。
廣州水師是中國近現代化海軍艦隊,它的職能是抵禦外敵。所以進入廣州水師後,黃飛鴻就自然而然地開始為保家衛國出力了。也是基於此,在考量再三後,黃飛鴻決定關閉武館將全部心思用在廣州水師上。
這次的選擇對於黃飛鴻和父親而言都是極其艱難的,他的這種選擇意味著:他將放棄更有利的自我發展之路。
黃飛鴻這一選擇的背後,還是基於少年時他父親和他說過的那個「義」字。黃飛鴻已領悟到:匡扶正義是義,但它說到底畢竟是小義,真正的大義當是保衛國家。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最嚴重的時候,作為通商口岸的廣州一直處於被帝國主義踐踏的境地。在這片土地上,洋人被認為是高等的,而中國人則被認為是低等的,長期的被欺壓態勢下,當地百姓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從小看著中國人被欺壓的黃飛鴻迫切想要國人強大,他也深知中國要強大先得武力上壓過帝國主義。為了實作這個目標,加入廣州水師後,黃飛鴻一直努力教授水軍。
因為在軍中表現優異,黃飛鴻很快得到了領導吳全美的賞識,他還破例將黃飛鴻聘為了軍中技擊教練。
報紙上的廣州水師
此時的黃飛鴻和吳全美將所有心思放在了抵禦外敵、保家衛國上,然而,因為水師中內鬥厲害,吳全美竟也幾次三番遭到陷害。眼見這種種,黃飛鴻自然也覺心累。
恰在此時,黃飛鴻父親黃麒英得了重病,為了照顧父親,他不得不放下軍中的事務匆匆回家盡孝。黃飛鴻30歲這年,黃麒英辭世。
黃父去世僅僅月余,吳全美亦去世了。
接連的打擊讓黃飛鴻開始重新思考人生,不久,感覺到軍中也無法施展報國誌的黃飛鴻辭去軍中職務,隨後,他在廣州十三行附近的仁安街設跌打醫館「寶芝林」。
自此後,黃飛鴻便走出了一條一邊授人武藝一邊治病行醫的路子。但這條「武醫同行」的路,黃飛鴻卻並非獨創者,實際上,當時的多數武人都兼具行醫內容。
38歲那年,黃飛鴻治愈了黑旗將軍劉永福多年的腿患。劉將軍因久慕黃飛鴻的高超武藝和精湛醫術,特地贈送了一塊「醫藝精通」的木牌匾。
一來二往的過程中,黃飛鴻與劉永福逐漸成為生死之交。劉永福一心報國,他的理想是將中國大地上猖獗的洋人全部趕出中國,他的這個理想恰與黃飛鴻之理想相符。
不久,有共同理想的兩人聯手了,黃飛鴻被聘為了黑旗軍的軍醫官和福字軍技擊總教練。
1894年,劉永福率軍隊遠赴台灣抗擊日本人的侵略,黃飛鴻亦隨福字軍駐守台南。這是黃飛鴻一生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但相當遺憾的是,因為種種原因,史書上關於他駐守台灣的記載並不多。
劉永福畫像
黃飛鴻隨劉永福抵台的第二年,因為清政府軟弱無能,劉將軍護台失利而去,黃飛鴻落寞地回到了廣州,回來後,他一直情緒低落。
返回廣州這年,黃飛鴻年已39歲。或許是看到中國武術無法和洋人的槍炮抗爭的緣故,他回來後竟決定:不再公開設武館,只行醫治病。
期間,他還在寶芝林張榜表示:「武藝功夫,難以傳授;千金不傳,求師莫問。」
也是在專職行醫期間,已喪妻的黃飛鴻迎娶了馬氏為妻,馬氏生兩子病逝後,他再娶岑氏並生兩子。可或許是黃飛鴻天生命硬的緣故,岑氏竟也在二度生子後病逝了。
自此後,黃飛鴻便一直獨身。
一個人的日子註定是孤單的,於是,為了給自己精神找寄托,平日除了練武、行醫之外,他還愛上了舞獅。
同影視劇中一樣,歷史上真實的黃飛鴻舞獅也是一絕,他每次舞獅都能讓人精神振奮,看過他舞獅的人無不印象深刻。
民國初年,在一次舞獅時,黃飛鴻結識了年僅19歲的莫桂蘭,這個女子便是影視劇中「十三姨」的原型。
影視劇中黃飛鴻與十三姨
與影視劇中十三姨不同的是,真實的莫桂蘭並未曾留過洋,她也並非嬌滴滴需要保護的女嬌娥,她實是一個爭強好勝的女子。
緣分真是奇怪,那日,黃飛鴻與莫桂蘭之所以會結識,全因為他表演中失誤將布鞋掉出擊中了她。被擊中後,莫桂蘭直接上台給了黃飛鴻一巴掌道:「還號稱大師,鞋子都能飛出去,這要是其他兵器,那還了得。」
黃飛鴻被打後竟也不辯解,他只連連道著歉。
事後,莫桂蘭的父母竟專為此事反過來登門向黃飛鴻道歉,一來二去間,兩家便成了朋友,不久,兩人便結成了老少姻緣。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婚後,黃飛鴻還開始手把手教莫桂蘭功夫,這也是後來莫桂蘭能在電視上公開表演鐵線拳和金錢鏢的原因所在。
莫桂蘭
與莫桂蘭結成姻緣這年,黃飛鴻年已55歲了,但因為長期習武,他的身子骨極其硬朗。結婚這年,他還再度應廣東省民團總長劉永福邀聘,擔任了廣東民團總教練。
黃飛鴻之所以再度出山,是因為他隱隱覺得:清政府滅亡了,中國就有救了。
1918年,黃飛鴻在廣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蟋獵場任職。此時的黃飛鴻依舊一心想靠武藝讓中國人自強以抵禦外敵,可他怎麽也想不到的是:即便到了民國,他的這個理想也沒能實作。
當時,他所面臨的中國依舊動蕩不已,中國各種政治割據依舊混亂,各路人馬常因利益、派系之爭打得頭破血流,就連他那精通武術的愛子黃漢森竟也在做護衛期間死於內鬥。
黃漢森的武藝是黃飛鴻親傳的,因為天賦異稟,他在武藝上較其他兒子更為精進。為了歷練兒子,黃飛鴻讓他去保商衛旅營當了護衛。
可做護衛期間,他卻因為表現太過出眾引發了同行的嫉妒。一個叫鬼眼梁的同事還故意激他和自己鬥武,偏偏,年輕氣盛的黃漢森還同意了比試,比試中他僅用了兩招便打敗了鬼眼梁。
這以後不久,顏面盡失的鬼眼梁便在中秋節時設法灌醉黃漢森並開槍殺死了他。事後,鬼眼梁還辯護稱:漢森醉後拔槍殺他,他殺漢森是自衛誤殺。
黃漢森的死讓黃飛鴻痛心不已,也是在這以後,他對整個武界都失望透頂。自此後,他便公開表示將不再授人武藝,他其他的兒子也因此未能得他的真傳。
黃飛鴻終究活得太通透,他看得到現有政治制度的弊端,他也對當下國民和政治團體「只知內鬥不知共同團結抵禦外敵」的現狀感到痛心。
痛心之余,黃飛鴻開始將全部註意力放在了治病救人上。與其他醫師不同的是,黃飛鴻誌不在賺錢,所以每次新研制出藥方,他都第一時間分發給各大醫館。
他的弟子對黃飛鴻的這種做法自然很是不理解,一次,黃飛鴻又研制出了一個活血化瘀的好方子。此方是在少林拳師陸阿采所傳方子改良而成,它在治療上比其他藥方更為有效。
這一次,黃飛鴻不僅想把藥方給各大醫館,他還想讓廣州一帶的苦力工人也看到此方。於是,他便命弟子將藥方直接張貼在寶芝林門前。
拿到黃飛鴻寫好的藥方廣告後,弟子一驚:上面不僅寫著用藥具體,還直接講到了制藥之法。因不解,弟子終於發問了,他說:「師父,這藥方是您好容易研制出來的,就這麽白白給人了,咱圖什麽?」
黃飛鴻聽完擡頭認真看向徒弟說:「你要記住,我們研制藥方不是為了壯大寶芝林,是為了讓更多國人受益,這藥方貼出去能幫到更多人,這才能體現藥方的價值啊!」說完這句後,他還補充道:「現在洋人這麽猖獗,我們中國人還不幫中國人,這國家還有希望嗎?」
弟子聽完這句後眼睛頓時一亮,他連連應了幾聲「好」後,便忙不叠地貼藥方廣告去了。
寶芝林成了晚年黃飛鴻唯一的寄托,只在這兒,他才覺得自己是安心的。可這唯一的安心,最終也在內鬥中被毀於一旦了。
1924年,即黃飛鴻69歲這年,廣州爆發了商團暴亂。10月14日,孫中山釋出平定商團手令,他還任命蔣介石為總司令,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張24小時內解除商團武裝。為了迅速且徹底地「絕」後患,廣州國民政府決定采取火攻鎮壓商團。
僅僅幾小時後,商團軍便土崩瓦解,而作戰地西關一帶的房屋也頃刻間被毀,黃飛鴻位於西關的寶芝林也在戰事中被大火燒毀了。
這場大火把黃飛鴻38年的心血全部淪陷了,他所有的資財甚至生平照片都在頃刻間付諸一炬。
雪上加霜的是,破產後不久,黃飛鴻的長子也失業了,而他「被失業」的原因,依舊是因為內鬥。這次打擊後,憂憤中的黃飛鴻終於病倒了。病倒後,黃飛鴻的話越來越少了,他眼裏的光也慢慢黯淡下去了。
一日,待陪護的親人趴在病床邊睡著後,黃飛鴻挪著顫巍巍的步子走到了窗邊。那天,陽光正好,他走到視窗陽光裏時瞬間覺得周身都溫暖起來了。他艱難地擡起手,陽光穿過他的指縫照在他已如刀刻的臉上。
良久後,他下意識地將手握拳,手握成拳的瞬間,他的眼淚也嘩地一下落了下來。這眼淚裏,有遺憾有心酸當然也有不甘……
握拳的瞬間,恍惚中,他好像看見一個精神小夥在台上打拳,那套拳還正是他最拿手的洪拳。那個小夥依稀是他自己,又依稀是別人……
此時的黃飛鴻已經69歲了,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這樣的年紀當時子孫繞膝、安享天年的時候了。可他卻在這樣的年紀屢屢遭遇重創,國不國、家不家的境況下,他怎能不悲從中來。
1925年農歷三月五日,黃飛鴻便在廣州城西方便醫院抑郁而終了,終年,他年69歲。
因為此時黃家已家徒四壁,所以作為武學大家的黃飛鴻去世時,黃家一時竟不知如何安葬他。
好在,關鍵時刻,黃飛鴻生前女弟子鄭秀瓊等主動前往出資相助,這樣,黃飛鴻才得以被裝進像樣棺材並被安葬在了白雲山麓。
因黃飛鴻一生的所有財產照片都在寶芝林大火中被燒毀,所以他終其一生也沒能留下一張照片。現存唯一的一張「黃飛鴻照」,還是其妻莫桂蘭拿四子黃漢熙舊照「替代」的。她說:「漢熙和他父親最像,姑且就當是他吧!」
莫桂蘭
以此看,什麽都沒留下的黃飛鴻之一生真真應了【紅樓夢】結尾那句: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凈」。
好在,也因為黃飛鴻死後什麽也沒留下,世人對他這位英雄才能有如此豐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