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宋時輪主力軍一天傷亡過半,毛主席及時發電報,痛殲美軍2.4萬

2024-01-29歷史

長津湖戰役是值得彪炳史冊的勝利,卻亦是充滿血淚史的一戰。第一天交戰,第九兵團主攻部隊——27軍便已經傷亡過半。

是繼續「不顧傷亡」地與敵人血戰,還是保存實力「稍稍後撤」?一時之間,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這位身經百戰的司令員,看著一邊忍受嚴寒,一邊與敵人的「鋼鐵部隊」硬碰硬的戰士們,也陷入了猶豫之中。

就在這時,毛主席從國內發去了一封電報,正是這封電報,讓宋時輪司令拿定了主意,一舉殲滅美軍整整2.4萬人,也讓長津湖一戰,成了「美國歷史上路程最長的敗退」。

毛主席在電報中究竟都說了些什麽?宋時輪司令帶領的第九兵團,又是如何取得這樣大的勝利呢?

眼高於頂的美國

1952年9月,隨著一場血戰的結束,中國人民誌願軍第9兵團從北韓回國。行車至鴨綠江邊之時,第九兵團司令宋時輪突然命令司機:

「停車,我要下去看看。」

下車後,宋時輪司令朝著東邊長津湖的方向佇立,眉頭緊蹙,似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情感在隨之迸發。良久之後,宋時輪司令朝著那方向脫帽彎腰,深深鞠了一躬。

宋時輪司令員擡起頭來之時,身旁的警衛員猛然發現,這個不論是打日本侵略者還是美國佬都只流血不流淚的將軍,卻早已淚流滿面,無法自持。

能讓鐵血將軍都為之淚流滿面的血戰,又經歷了怎樣的艱辛與苦難呢?

1950年10月25日到11月5日這10多天的時間裏,中國誌願軍出其不意地進入北韓戰場,在敵人還未發覺之際便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的勝利。初戰告捷對於中國誌願軍們自然是一個很好的鼓勵,可也讓從未料想到中國會出兵參戰的美國深感不安。

中國軍隊的突然出現,還給予美軍及「聯合國軍」不小的傷亡,這讓麥克阿瑟在內的大多數美國政府官員都大感不妙,也很大程度上打亂了美國的原定計劃。美國當局第一時間便召開緊急會議。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美國軍政方面認為,中國人民誌願軍參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為了自衛,也就是為了保護鴨綠江以內的中國領土安全;而是為了幫助北韓對抗美國。

而第二種觀點顯然不能讓眼比天高的美國人信服,麥克阿瑟更是不相信中國軍隊會有和美國「叫板」的勇氣,因此,美國政府「單純」的認為,只要美軍「不動」中國的領土,中國軍隊就不會過於幹涉韓戰。

事實上,美國對於中國當時的看法,有一點是對的,那就是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中國也是剛剛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目前國內是百廢待興。可這並不代表中國「不敢」和美國的鋼鐵部隊叫板。

中國國內形勢美國人摸得是門清,可中國人的態度以及中國軍人的意誌,美國人卻是知之甚少。再加上第一次戰役中國誌願軍們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追擊,導致美國政府產生了一種錯誤的:中國不敢完全和美國「撕破臉」。

於是,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向北韓戰場上的麥克阿瑟下達了最終命令:在沒有完全搞清楚中國出兵的真正意圖之前,美國軍隊及「聯合國軍」繼續執行占領整個北韓的計劃。

由此,麥克阿瑟向「聯合國軍」下達了發起「總攻」的決定,美第8集團軍以及第10軍分別從西、東兩個方向,向鴨綠江沿岸全面推進,從而爭取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徹底結束韓戰。

倉促入朝

也正是因為敵人的「蘇醒」,第二批入朝部隊如何盡快趕赴指定地點成了當時彭老總和毛主席最擔心的問題,彭老總所帶領的第一批入朝部隊僅有6個軍18個師,炮兵3個師又1個團,總共也就23萬人左右,並且集中於西線地區。

而美國此舉從東面也給予了不小的壓力,且聯合國軍總兵力高達55萬人、裝備精良,補給也十分充足。此時的誌願軍們不僅在人數上處於劣勢,裝備與火力上也沒有什麽優勢,如果後方部隊不能及時跟進的話,整個大局都會受到影響。

於是,第九兵團的15萬人便倉促入朝。第九兵團原本一直居於江南地區,在為台灣局勢做準備,忽然由南入北,去的還是正值寒冬的北韓東部,最低氣溫直達零下四十多度,許多戰士連棉衣都沒來得及補給,便要上火車出國。

東北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看到第九兵團的戰士們還穿著單衣,不免擔心道:「你們穿成這樣就入朝,別說是打仗,凍都把你們凍死了!」

「沒辦法,時間緊迫,只能到了再說。」宋時輪如是說道。

賀晉年聞言,立刻命令東北的士兵就地將身上的棉衣換給第九兵團的同誌們,宋時輪等人也換上了賀晉年等人身上的棉衣。

既然第九兵團一直在江南為台灣局勢做準備,毛主席又為何要讓第九兵團倉促入朝呢?連棉服都沒準備齊全的第九兵團,面對零下40多度的氣溫,又該將如何度過呢?

蓋馬高原位於北韓的東北一帶,是嚴寒中的嚴寒,而宋時輪的第九兵團進入蓋馬高原東北部的長津湖一帶時,還突降暴雪,氣溫更是比往年還要低上許多。部隊中的戰士們大多在溫潤的江南代呆慣了,一時之間根本適應不了這裏的嚴寒,很快便凍傷許多,甚至有戰士被活活凍死。

不僅如此,由於是秘密行進,為了不被敵人偵察到,第九兵團在到達指定位置之前,所有的通訊器材全部關閉,就連彭老總都沒辦法聯系到宋時輪。

「還沒聯系上第九兵團嗎?」指揮部裏的彭老總坐立難安,「零下四十度的天氣,我們坐在火爐旁邊還是冷得很,那些戰士們可怎麽熬啊?」

「是啊,何況,他們只帶了一個星期的幹糧,如今,怕是已經捉襟見肘了。」旁邊的洪學智也擔心不已。

「洪大個子,想盡一切辦法,一定要給他們送去些補給,不然,他們這仗沒法打。」彭老總對洪學智說。

而另一頭的毛主席,在能與宋時輪取得聯系之後,便火速發去了一封電報:

「時輪同誌,為什麽勞師遠征,把你的兵團自華東調入北韓,而不是就近調動部隊,這一點不用多說你也清楚,軍委要用指揮官之強,要用部隊之長……你的部隊是最善於打阻擊戰、勇鬥惡敵的部隊,現在用你的兵團目的就在於此……」

也正是收到了這封電報,讓宋時輪打定主意:無論付出多麽慘痛的代價,也一定要在東線遏制住敵人的部隊西進,對西線的解放軍戰士們合成包圍。

就這樣,第九兵團在冰天雪地裏行進十余天,終於抵達了美軍口中「根本不適合軍事行動,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會想去征服它」的長津湖一帶,很快,便和美軍陸戰第1師「迎面」碰上了。

痛殲美軍

第九兵團是11月初分前後三批進入北韓的,到11月27日與美軍部隊展開第一次激戰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個多月,可由於第九兵團在行進過程中全程保持電台靜默,晝伏夜出,並且用白布蔽體,知道第九兵團抵達到美軍陸戰第1師的「面前」,敵人也還沒有發現。

為了「迂回切斷、包圍殲擊」,第九兵團透過不斷的穿插、迂回以及包抄,將美軍陸戰第1師成功截為了5段,形成了分割圍殲的有利態勢。可盡管如此,由於高寒天氣對戰士們身體以及武器的影響,除了戰鬥減員之外,第九兵團面臨更大的難題,是凍傷以及後勤補給的問題。

高原山高林密,後勤部隊根本無法按時補給,有段時間內,整個第九兵團的總補給只夠補給一個師的。而凍傷問題就更加嚴重了,根據一個戰士的回憶,主力軍27軍的一個營裏,只有他一個人沒有被凍傷,其他所有的戰友都有不同程度的凍傷,每天被活活凍死的戰友也不計其數。

戰役第一天,擔任主攻的27軍便已經傷亡過半,其中大部份是因為凍傷原因。看著一邊忍受嚴寒,一邊與敵人的「鋼鐵部隊」硬碰硬的戰士們,是繼續「不顧傷亡」地與敵人血戰,還是保存實力「稍稍後撤」?一時之間,這位身經百戰的司令員,也陷入了猶豫之中。

就在這時,毛主席的電報再一次傳了過來,沒有任何指示,電報上,毛主席只是說道:

「此次是我軍大舉殲敵,根本解決北韓問題的極好時機!西線爭取殲滅四五個英美師及四個南韓師,東線爭取殲滅兩個美國師和一個南韓師,是完全有可能的!」

看了毛主席發來的電報,宋時輪不僅感嘆:毛主席遠在千裏之外,不僅從未懷疑過第九兵團能否完成任務,就連第九兵團可能面臨的困境,猜想的也是如此準確,毛主席既然有如此原件,他有怎麽能因為困難而輕易放棄呢?

有了毛主席的鼓勵與肯定,宋時輪不僅堅定了信心,更是重新制定了作戰計劃,敵人的步兵第7師與其「王牌軍」——陸戰第1師比起來,實力稍遜,如果能先集中力量解決到步兵第7師,不僅能大幅提高我軍戰士的士氣,還能讓敵人陷入自我懷疑之中。

最終,美軍第7師被我軍打得傷亡慘重,其麾下的第31團更是被我軍全殲,團長以及繼任團長福斯相繼殞命,團旗也成了我軍的繳獲「物資」這是美軍第一次被殲滅一個建制團的經歷。

結語

2023年4月2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出:

「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它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世人,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只要站在歷史發展潮流的對立面,恃強淩弱、倒行逆施、擴張侵略,必將碰得頭破血流……此役共殲敵3.6萬人,其中美軍2.4萬人,包括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也在混亂中翻車身亡……」

長津湖一戰是慘痛的,更是偉大的!#優質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