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美援朝結束後,朱老總對毛主席說:我們現在要清理門戶了

2024-01-23歷史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跨過鴨綠江,進入北韓境內,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爆發後,我軍以及其頑強的意誌超強的戰鬥素養,讓不可一世的美西方聯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我誌願軍幫助下,北韓人民軍迅速收回失地,將戰線推到了三八線附近,在十分無奈的情況下,美軍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於1953年7月27日,北韓停戰協定簽訂,該項協定的簽訂,代表歷時三年的韓戰結束,這是中朝雙方的巨大勝利。

抗美援朝結束後,不少人覺得應該好好慶祝勝利,可這時候並不是勝利的時候。因為這時候,全國雖已基本解放,可在台灣島的老蔣,始終不願放棄卷土重來的機會,時刻打算完成所謂的反攻,然而這時候的老蔣已經難以成氣候,所以想要完成這個願望根本不可能。這時候的美西方對中國一直不太友好,他們希望能依靠對台灣的支持,讓他們所謂的霸主地位屹立不倒。

為了能給中國造成麻煩,美國在台灣問題一直在台灣問題上給中國制造麻煩,老蔣看到美國的各種表現後,便打算和利用美國人對自己的支持,確保自己的政權不倒。

為了能更好的發展,中國在抗美援朝結束後,舉行了關於解放台灣的會議。其實在援助北韓前,新中國已經制定了解放台灣的計劃,只不過這個計劃,被美國第七艦隊幹預,只能暫時作罷。

我軍之所以暫時作罷,主要是那時候中國海軍力量薄弱,難以和美國交鋒,所以只能放棄收復台灣的計劃,轉而關註中國東北韓戰場的情況。

會議中,朱老總認為,中國人民誌願軍已經在韓戰中給與美國深刻的教訓,所以美國在一段時間內肯定不會輕舉妄動,所以毛主席在做完韓戰的終結後,便提出了台灣問題。

聽完毛主席的發言後朱老總十分贊同表示:「 門前雪已經搞幹凈,那就要盡快清理門戶,根據敵我形勢,我建議集中力量進攻大陳島!

對於,朱老總的這一建議,毛主席十分贊同。

老蔣之所以沒撤回東南沿海島嶼上的國軍,主要就是希望能依靠這些地方作為彈板,讓自己未來反攻大陸的是,有一個不錯的彈板。既然是彈板,所以國軍在這些島嶼上做了防禦工事,未來大陸一旦對台灣發動進攻,那駐紮在這些小島的國軍力量就可以起到拖延的作用,這樣一來美軍就有足夠時間支援台灣。

可以說,如果想到要確保東南沿海的穩定,同時也為未來解放台灣打下堅實的基礎,必須解放浙江沿海諸島的國軍,而大陳島是其中最為關鍵,我軍必須集中盡快解決駐紮這些島嶼上的國軍,讓老蔣所謂的反攻華為泡影。

美國剛剛在北韓失利,這時候老蔣和美國人打得熱火朝天,所以他們完全有可能,趁機給我們搞點不愉快。為了避免老蔣和美國會持續給我們造成麻煩,我軍必須主動清理東南沿海。

毛主席和與人所有人很同意朱老總的建議,於是便定下了「平復東南沿海」的作戰目標,力圖拿下大陳島,為解放台灣做好準備。

該目標被確定後,朱老總進一步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台灣肯定要收復,只不過不能一口處下去,而是要一步步來,這樣才能確保收復台灣的道路順暢,也能迫使老蔣龜縮在台灣島,從而不會對東南沿海產生威脅。

同時,又表示這一戰的勝利的關鍵,就是要突擊性,這樣降低部隊的傷亡率和作戰難度,同時,要讓海陸空三軍聯合,這樣才能互相彌補不足,並且還要將各個島嶼上的國軍全部清掃幹凈,從而獲得最終的勝利。

就這樣,進攻大陳島的戰略部署完成,下一步便是考慮由誰掛帥。

我軍雖然有不少名將,可不代表所有人都適合指揮這一場戰役,所以為了確保每場戰役能以最小的傷亡代價獲勝,必須選出一名適合的統帥,經過一番慎重考慮後,毛主席最後決定由陳毅擔任總指揮。

陳毅總作為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之一,作戰指揮能力,毫無疑問是我軍當中一等一的存在,所以讓他指揮這場戰役十分合適。

然而,我軍在這次作戰前,多數時候是陸軍作戰,根本沒有海陸軍三軍作戰的經驗,為了避免戰役部署上的失誤,因而很有必要讓陳老總制定一份作戰計劃,讓中央過目後在執行。

陳毅元帥之所以能擔任解放大陳島戰役總指揮,主要是陳毅元帥是解放上海的功臣,而且在上海解放後,擔任過上海市長,並且在任內很好打擊了國軍殘余力量,可以說陳毅元帥在對付國軍殘部一事很有經驗。

另外,陳毅又是華東軍區司令員,對華東軍區情況較為熟悉,調兵遣將也很方便,所以中央才會讓陳毅負責這次戰役。

陳毅元帥對於這一戰也很慎重,所以在作戰部署上十分謹慎,這份方案由時任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負責,陳毅元帥稽核,由於這一戰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海陸空協同作戰,涉及的方面較多,因而作戰方案一直等到了1954年1月才送出到中央,並獲得了批準。

大陳列島位於浙江台州灣外,包括蔣兒崗、東磯山、高島、頭門、上大陳、下大陳、瑯磯山、龍金島、一江山島等20多個島嶼。 其中上大陳、台州島、下大陳3個島如一個等邊三角形緊靠在一起,面積共有100平方公裏,相互之間最遠距離只有2.2公裏,所以一般人把這三個島混為一體,通稱為大陳島。

大陳島所處的位置剛好南北航運的關鍵處,所以必須解放大陳島,這樣才能確保南北的航運的暢通,同時徹底解決長江口和杭州灣的威脅,同時削弱老蔣的力量,讓他在難於威脅東南沿海。

由於大陳島的軍事戰略意義重要,國軍在這駐紮了一萬多人的部隊同時還在大陳島上修建了防禦工事,還設立了「大陳防衛區司令部」

1954年6月,老蔣和美國搞了個「共同防禦條約」,這件事情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和強烈抗議,可美國壓根沒理會中國的抗議,依舊我行我素派出艦艇和飛機入侵大陳島海域,所以必須加速解放的大陳島的戰役,從而有效打擊美蔣的陰謀。

這一戰雖然是陳毅元帥總負責,可負責前線指揮作戰的是時任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上將,1954年8月,華東軍區在浙江沿海組建了總指揮部,張愛萍擔任司令兼政委,下設空軍、海軍及登陸指揮所。

張愛萍擔任浙東前線指揮部總指揮後,迅速做了作戰計劃,並將一江島作為首要進攻目標,並獲得了陳毅元帥同意,隨後這個方案被報道了中央並獲得批準。

張愛萍之所以不直接進攻大陳島,主要是一江島是我軍前進畢竟之路,所以只有拿下一江島才能避免我軍出現重大傷亡,另外一江島上距離我們只有5海裏,駐軍只有1000人,十分便於我軍發動突擊,最後就是一江島是大陳島的門戶,一旦拿下一江島,大陳島的守軍末日就會迅速來臨。

可以說,張愛萍上將建議說道了點上,所以當把這個建議告訴陳毅元帥後,會得到陳毅元帥和中央的同意,而之後戰局也如同張愛萍預料一樣。

1955年1月18日上午7點,張愛萍上將指揮我海陸空三軍總計一萬人發動一江島戰役,這次戰役是我軍首次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同時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第一次在白天發動三軍登陸戰。

由於在這之前我軍已經做了萬全準備,所以登陸部隊迅速登上一江島,並和敵人展開了戰鬥,經過一天不到的時間,我軍解放了一江島,守島指揮官王生明被擊斃,副指揮官王輔弼被俘。

一江島解放後的第二天上午11點,我軍對大陳島進行了轟炸,這一天美國派出了軍艦和飛機抵達大陳島附近,企圖幹涉中國內政,但中國已不是過去清政府,所以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內政,於是迅速要求浙東前線指揮部準備對大陳島發動進攻。

老蔣雖然在大陳島做好一系列準備,可是他那點力量壓根沒辦法和我三軍對抗,所以老蔣在無奈之下,只能讓自己兒子蔣經國去大陳島負責國軍撤退,美軍則是協助國軍撤出大陳島,就這樣大陳島在2月13日的時候順利解放,至此,浙東沿海的島嶼全部解放,我軍首次三軍聯合作戰也獲得了重大的勝利,並確保了一條安全能抵達台灣的航道。

大陳島戰役的勝利,讓老蔣反攻大陸的夢想破滅,同時也彰顯了我軍渡海登陸作戰的能力已經大大增加,並且讓國際上知道我人民政府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決心。

朱老總作為十大元首之首,他的戰略眼光不僅長遠而且又十分獨到,所以他才會在韓戰結束後,提出清理門戶一說,而這個門戶清理完後,便能讓我軍行之有效的發動解放台灣的作戰計劃。

台灣作為中國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無論內外的分裂勢力如如何混淆視聽,都不可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可以說台灣是中國核心利益,任何時候都不會變。

因而我覺得台灣這個歷史遺留問題,將會在我們這一代得到解決。

對此,你們有什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