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西奪益州,北攻合肥,周瑜的戰略規劃為何難以實作?

2023-12-24歷史

公元210年,即建安十五年,孫權批準了周瑜西征益州的戰略計劃,但不幸的是周瑜的去世也是在這一年,而周瑜奪取益州的戰略設想也因此無疾而終。現代有不少人認為,如果周瑜沒有在這一年去世,那麽三足鼎立的格局很可能就不會出現,諸葛亮的隆中對也就成了一紙空文。然而,如果仔細分析當時的情況就會發現,周瑜那宏偉的戰略規劃根本不可能實作,相反那反而是一個空中樓閣。

對於赤壁之戰後的江東集團而言,無論其是否願意,江東集團都在實際上成為了曹操的心腹之患,等待著江東的必然是規模更大的戰爭。而作為江東集團的軍事統帥,周瑜對此有著極為清晰的認知,赤壁之戰率軍爭奪曹操大將曹仁坐鎮的南郡,本質上就是為了給江東打下一個屏障,單純依靠長江天險斷不可能久守,只有奪占江北的南郡,甚至是全據荊州才能使江東高枕無憂。

但進攻南郡的戰役很快就成了一場災難,曹仁率軍力死守江陵和周瑜率領的江東軍打了個有來有回,楞是最後刷出了「天人之勇」的稱號。曹軍與江東軍血戰一年,若非關羽率軍絕北道,先後擊敗當陽的滿寵、從襄陽馳援的樂進、江夏率軍而至的文聘、自汝南趕來的李通,成功切斷了北方通往南郡的後勤通道,迫使曹仁只能在徐晃的援助下撤出南郡,恐怕周瑜率領的江東就有無功而返的可能了。

這是一個非常讓人悲哀的結果,自赤壁之戰後曹軍就失去了對長江和漢水的控制權,後勤線完全依賴襄陽至江陵的荊襄大道運輸。盡管在理論上切斷了曹軍一半後勤通道的江東軍已經占據戰場優勢,但在硬碰硬的攻堅戰中江東軍仍無勝利的可能,哪怕周瑜帶傷巡視各營也無能為力,全賴關羽設法切斷曹軍位於平原上的後勤通道方能取勝。這只意味著一個事實,若江東軍與曹軍決戰於平原,爭鋒於城池,則江東斷無取勝的可能。

當然了,作為江東軍事統帥的周瑜對此肯定是不認可的,盡管他本人鏖戰南郡而不利,孫權在同時期佯攻合肥亦不勝,被孫權派去攻打九江的張昭也失敗,可周瑜本人並不認為這是江東軍的失利。相反,周瑜有一個更宏偉的戰略規劃——奪取益州,進取天下。

事實上,這個戰略計劃和諸葛亮的隆中對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江東此時已經控制了南郡作為其在江北的防禦屏障,但南郡的血戰也讓江東明白了他們不可能完全占據荊州,更不可能透過荊州北上伐曹。換言之,江東也必須透過側翼進攻的方式,對曹操集團展開決定性的北伐。而根據對後世諸多資料的分析,我們會明白周瑜設想了兩條進攻路線——自益州和合肥北伐,從東西兩翼對曹操集團形成致命一擊。

合肥是江東的傳統攻擊目標,江東集團控制的廬江郡先天就是其北上的進攻陣地,而合肥則屬於他們必須拿下的位置,奪下合肥則意味著江東開啟了全據江淮之地,甚至北上徐州、豫州的通道。而奪取益州則是建立在劉璋暗弱無能,張魯裝神弄鬼之輩,江東軍可一股而下的假設前提下。若真能奪取益州和合肥,則江東軍可以從東西兩翼發起進攻,透過戰略回旋的方式一舉攻克中原和關中之地,如此江東也就有了一統天下的希望。

這個戰略設想本身是很好的,從紙面上來看是個完美的戰略計劃,可問題的關鍵在於江東軍是否有能力贏得這樣的勝利?

從南郡和合肥的戰事來看,江東軍雖然號稱水戰無敵且精於山戰,可實際的陸戰能力乏善可陳,甚至可以說貧弱無比,否則周瑜不會被曹仁打出個天人之勇,孫權在合肥更不會屢戰屢敗了。即便拋開孫權在合肥的恥辱性大敗不談,也必須考慮到江東軍是否有能力攻克益州這一問題,更必須考慮到江東軍守衛的南郡能否抵抗住未來曹軍可能的攻勢。

我們可以用劉備奪取益州的經歷做一個橫向對比,益州實際上分為兩部份,分別是劉璋控制下的西川和張魯控制下的漢中。劉備為了攻占西川花了近三年時間,除去龐統、黃忠、魏延外,劉備還調了諸葛亮、張飛、趙雲入西川助戰,且龐統在雒城還中箭身亡,足可見攻取西川之艱難。

而劉備征討漢中時因張魯投降曹操,結果導致了劉備和曹操激戰漢中,先是雷銅、吳蘭戰死,馬超、張飛敗走,陳式亦被徐晃擊敗,後劉備被迫在陽平關和夏侯淵、張郃對峙。雖然在定軍山斬殺了夏侯淵,但兩軍對峙格局並未被打破,後在漢水之戰中趙雲在大營遭到曹軍攻擊的情況下,以成功的反突擊擊垮曹軍,方才打破了兩軍對峙格局,最終成功迫使曹軍放棄漢中,北撤涼州自守而告終。

無論是奪取西川還是爭鋒漢中,饒是以劉備集團步騎之驍勇,其面臨的都是極其兇險的惡戰,如果讓不善步戰、騎戰的江東軍來打,恐怕早已迎來失敗的命運,這一點我們已經透過南郡之戰和合肥之戰有所了解了,江東軍的陸戰能力是真的菜。換句話說,如果周瑜率領江東軍征討益州,那麽江東軍勢必陷入比劉備集團更為兇險的境地,其戰況的 灼程度難以想象。

同時必須註意到的是江東集團能負責戰略方向的人,在當時僅有周瑜和魯肅兩人,而不同於劉備征討益州時只有益州和荊州兩個戰區,周瑜計劃征討益州時卻存在有三個戰區,分別是需要周瑜親自領兵的益州戰區、居於江北用於抵禦曹操的南郡戰區,和以合肥為中心點的江淮戰區。

就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在此前坐鎮南郡的是周瑜本人,其兵馬負責在江北與曹軍對峙,而魯肅則需要在江淮戰區輔佐孫權與曹軍對峙。倘若周瑜率軍征討益州,那麽南郡戰區就必須轉交給他人,可如果調魯肅來守南郡,那麽江淮方向就有極大的戰略不確定因素。誰能保證 人菜 癮大的孫權,不會在某一次主動進攻合肥的過程中落個損兵折將的結局呢?又或者曹軍分兵來戰的情況下,江東當真有能力在南郡戰區和江淮戰區都頂住曹軍的攻擊呢?

答案是沒人能保證,如果真能保證這一點的話,周瑜去世後魯肅也不需要建議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了,原因無非就是魯肅無力確保江東軍能守住兩個戰區,所以菜需要劉備為江東分擔來自北方的壓力。而反過來說,這也意味著當周瑜率軍征討益州時,江東的防線就出現了一個可怕的空檔期,不僅重要戰區面臨無人統轄的問題,甚至江東相當一部份兵力都會深陷益州而無法及時回援。

毫無疑問,這個情況對於江東簡直是絕殺,一旦出現就意味著江東有被曹操攻克的風險。另一方面,公元210年劉備已經占據了荊南四郡,等於說周瑜征討益州的後勤通道是捏在了劉備手中。只要劉備有這個心思,那他隨時可以切斷益州至江東的補給通道,前有益州軍死死把守的山關城池,後有劉備切斷補給通道,試問江東軍可有一絲一毫的勝利可能?

答案很明顯,江東軍征討益州的行動斷無成功可能,強行征討益州的結果就是損兵折將,而這是江東所不能承擔的風險。只能說周瑜本人固然是雄心壯誌,堅信攜赤壁之戰的勝利和南郡「大獲全勝」的威勢,足以讓江東軍一戰而定益州,可實際上江東軍根本不具備任何奪取益州的可能,強自出兵無非就是落個損兵折將的下場,而那個宏偉的戰略計劃也不過是周瑜的一場幻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