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日本最害怕的八路軍386旅,多次吊打日軍,創造奇跡轟動全國

2024-01-05歷史

這是一支讓日軍都為之膽顫的部隊,曾經多次以少勝多把日軍打得崩潰至極,甚至逼得日軍聲稱要「專打386旅」報仇解恨。這支部隊就是抗日戰爭時期,我方的八路軍386旅。

那麽386旅的實力到底有多強才能讓日軍做出這樣的反應?在抗日戰爭中,386旅又有怎麽樣的光輝戰績呢?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走進抗日戰爭時期,一探386旅的蹤跡。看一看當年,讓日軍都聞風喪膽的部隊究竟是什麽樣的。新來的朋友可以點點關註,跟我一起走進歷史,認識歷史。

一朝改編,386旅登上舞台

其實在一部影視作品中對386旅就有一個很出彩的描寫,那就是軍事題材裏面的經典之作—— 【亮劍】 。李雲龍所帶領的獨立團正是屬於386旅,所以說獨立團就相當於是386旅的一個精準描寫。 其對日軍的多次重創,也都只是386旅對日軍無數次打擊中的冰山一角。

但是這樣一個令日軍惶恐不安的部隊,在一開始卻是另一番模樣。

「七七事變」爆發後,全國統一戰線聯合抗日,國共的第二次合作也逐步展開。這時候,中國共產黨的紅軍也參與改編,今天講的386旅就是由當年的紅4方面軍改編而成。

一開始386旅的規模並不大,下屬只有兩個團,整個部隊也僅有大概7000人。 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人數從來都不是重要問題。回首看以往戰績,多少次中國共產黨都是以少勝多,痛擊敵人。

但是,對於一個部隊來說,人數可以略少,只要策略套用得當照樣可以打擊對手,但是武器裝備如果落後甚至稀缺的話,在絕對的武力壓制下即便是有人數優勢也會處在下風。

更何況當時的情況是,我方本身就人手不足。而且,這些「漢陽造」的武器雖然落後卻也是八路軍裏面比較好的裝備了。大多數時候,我方的戰士都是憑借著大刀跟敵人近戰肉搏,甚至還有些部隊為此組建了大刀隊,以大刀為武器,專門對敵人進行奇襲。

就是這樣,不論是從人數上還是裝備上都勉強剛過及格線的部隊,是怎樣成為日軍噩夢的呢?這裏就不得不說一下386旅的旅長—— 陳賡將軍

陳賡出生於湖南,1916年加入部隊參與湘鄂之役。隨後開始了一邊學習一邊從事反帝愛國運動的生活,並於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最早的那一批黨員。

1924年陳賡考入黃埔軍校1期,其成績十分優異,被留校任入伍生連連長、本科副隊長。被稱為黃埔軍校的「黃埔三傑」,不僅因為他出色的能力,也因為他曾救蔣介石一命,而備受賞識。

但是在1926年,陳賡被選派遠赴蘇聯學習回來之後就回歸黨組織。先後參與多次戰爭,同敵人鬥智鬥勇,屢立奇功。

就是有這樣的一位領導人,386旅才從一個小規模的、裝備落後且稀缺的新編部隊,在一次次的戰鬥中不斷自我提升,逐步升級,最終成為了一個把日軍打到崩潰的王牌部隊。八路軍386旅開始逐步登上舞台,嶄露頭角。

出師首捷,七亙村伏擊戰

1937年9月下旬,日軍在入侵山西地區時受到國共兩軍第二戰區部隊的阻擊。隨後,日軍改道正太路西進,但是由於國民黨兵力不敵,娘子關隨即處於危機之中。娘子關是晉東地區的門戶所在,一旦被日軍拿下,就相當於把山西的大門開啟,任由其侵略了。

為了阻止日軍繼續西進,劉伯承一邊安排一個團的兵力去娘子關支援,一邊前往平定縣姚家嶺、七亙村檢視情況,籌謀戰略。就當前這樣的情況,劉伯承所指派的386旅的任務就極其重要。無論如何都要痛擊敵人,阻止日軍西進。

10月25日,劉伯承到達七亙村南三郎廟附近。在一番考察後,劉伯承發現這個地方地理位置特別不錯。 行走的道路很窄,而路兩側,一邊是危險的山溝,另一邊是很高的土坎。 要是在行人眼裏只會覺得這路難走,但是在軍人眼裏,這路就是一個絕佳的埋伏點。

在得到日軍即將過來的訊息後,劉伯承分析後確定,日軍一定會在明天從這裏經過,還會帶著大量的軍用物資。於是,他把戰場交給了陳賡,由陳賡來主持這場伏擊戰。

陳賡也是老將了,自然明白上頭的用意,立馬安排士兵進行埋伏。在26日的清晨,線報傳來日軍出發的訊息,並且帶了一支輜重部隊。這就說明劉伯承的判斷非常準確,如果這把能拿下,386旅還將獲得一批物資。

這就更激發了戰士們的鬥誌,一個個摩拳擦掌起來。但是潛伏就是要有耐心,大家也就屏息凝神,不敢有一點差錯。

先放線釣魚,任由輜重部隊進入伏擊圈,隨後,抓住時間發起突襲。日軍對當地的地形不熟悉,再加上所處地形讓他們的部隊施展不開,只能先一逃了之。

在這次奇襲中,我方共擊斃敵人300多人,繳獲騾馬、大量的軍用物資以及華北、山西兩份軍用地圖。日軍僅剩少數人還存活,趁亂逃離了七亙村,而我軍僅僅傷亡十幾人。

這是386旅的第一次戰鬥,首戰告捷成功地提起了全旅戰士的士氣。但是劉伯承和陳賡並未放松,根據他們的分析,日軍極有可能再犯並且會增派更多的兵力。

畢竟日軍想繼續西進,那必然離不了七亙村。所以,我方決定再次設立埋伏,隨時準備殲滅敵軍。

28日,日軍輜重部隊果然又來了,這次增派了騎兵和步兵共四百多人護送。雖然這次日軍很小心,但是我方更為沈著,直到輜重部隊完全進入包圍圈才開始動手。

大概也是覺得我方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埋伏兩次,雖然能感到日軍有小心行走,但是仍然被我方成功伏擊。而日軍因為人多東西多,在這條小路上也就施展不開。雖然此刻我方有一定優勢,但是因為後續支援沒能趕到,只能任由一些敵人逃掉。

雖然沒有全部殲滅,但是這次七亙村之戰已經大獲全勝。尤其是這兩次設伏成功阻攔了日軍輸送物資的意圖,這就影響到其它地區的局勢,並且幫助一千余名國民黨沖出了日軍的包圍。

日軍噩夢,神頭嶺之戰

作為386旅的首勝之戰,七亙村的伏擊戰十分漂亮,但是真正讓日軍聞風喪膽的是神頭嶺之戰。正是這次戰爭,讓日軍對我軍產生了膽怯的想法,重新考量起我軍的實力。

1938年3月8日,中央軍委經過考察研究,決定采取 「圍點打援」 的戰術,並安排了陳賡率領386旅在潞河村設伏,伺機殲滅引來的敵軍。

在這一戰,陳賡的作用極為重要。在確定了任務目標後,陳賡帶著一眾將領研究布局。當時他們手上拿的還是國民黨的軍事地圖,根據地圖來看,神頭嶺的地理情況很適合設埋伏,雖然在場的人都一致同意這個看法,但是陳賡仍然堅持要現場考察一番。

經年老將就是這般,不親眼看過的地形不能作為戰略內容。但是這一看,就出問題了。到了現場後,眾人發現眼前的地理情況跟地圖全然不同。別說痛擊敵人了,設伏都沒地方藏身。路北雖然有一道深溝可以作為設伏條件,但是從整體來看,弊端更多一些。

這麽一來,在這裏設伏撲殺引來的敵軍就不太現實了。在場的人基本都這麽想的,除了陳賡。

陳賡認為,現在這種情況反而更好一些。既然已知條件這麽明顯,那麽敵軍肯定也想到了這裏不適合設伏,那麽我們就在此設伏不就能把敵人打一個措手不及了嗎。

這樣的計策我願稱之為: 預判到敵人的預判 。也正是這個計策,在敵軍援兵完全進入伏擊圈後,386旅的3個主力團從三個方向突襲。面對這群奇兵,敵人措手不及,一時慌亂不堪。而又因為道路狹窄,什麽隊形都不管用了,別說重型火力武器,連部隊整體的防禦能力也直接降到最低。

原本不看好的伏擊地形,此刻成了完美的輔助。這群日軍直接成了靶子,任由我方炮兵進行火力攻擊。這一戰,我方386旅以200人傷亡的代價換取殲滅敵人1500余人和部份的獲輜重武器。

這次戰爭,讓日軍受到了極為沈重的打擊。這不僅是因為此次日軍傷亡損失極為慘重,更是因為我軍在軍備條件那麽差的情況下,還有這麽大的犧牲。 這場伏擊戰也在解放後列入中國軍校的教材,美國西點軍校也將其作為典型來研究。

可想而知,日軍當時內心應該是相當的崩潰,不然也不會做出那麽莽撞的行為——「專打386旅」,一定要把仇給報了。

而後,雖然日軍一直堅持追擊386旅,但是由於386旅靈活善變,戰略總是出其不意,這就讓日軍一邊受挫,一邊找不到「兇手」在哪。而386旅對日軍的打擊卻從未落下,日軍在386旅面前一直是一個挨打的物件。

隨著時間的發展,386旅最終演變為解放軍13軍,386旅已經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但是他們所做出的貢獻,他們在歷史上留下的戰績永遠不會被人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