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一首膾炙人口的帝王詞,句句是名句,驚艷了世人上千年

2024-07-29歷史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趙匡胤對南唐使者說出這句話後沒多久,便發大軍征討南國。

公元975年十一月,宋朝大軍攻破南唐國都金陵,後主李煜領著一眾臣工肉坦出降,南唐宣告結束歷史舞台。

南唐從937年徐知誥(李昪)受禪稱帝起,至被北宋滅國,國祚只有38年。

南唐是十國中版圖最大的國家,曾經地大力強的它,一度可以趁中原無主北上,可是上位者猶豫文弱,錯失發展壯大的機會。

在弱肉強食的大爭之世,不進則退。北方的後周緩過來後,南唐只有挨打割地賠款的份。「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最終國破家亡。

很多人把南唐國滅的原因歸咎於後主李煜,說他只會風花雪月,並不會治國理政,才造成了這般結果。

其實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李煜的責任是挺大的,但是他父親李璟的責任也不小。

李璟統治階段,南唐就已經衰落了下來,不僅接連喪失土地,而且他還自降帝號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

李煜的才華蓋世,李璟也不遑多讓。

當時北方政權更叠頻繁,南方相對比較安穩,因此成了文人士大夫理想的棲身之所,這也促進了南唐的文化之盛。

身為君主的李璟,也積極投身於文化事業當中,與朝中才子韓熙載、馮延巳等人頻頻切磋,使得詞體在南唐土地上得以茁壯成長,綻放出璀璨的光華。

兩宋詞的繁榮昌盛,還真是離不開這夥人的努力。

李璟傳世之詞作數量相對較少,但皆是精品,每一詞都飽含著深厚的情感與精湛的技藝,歷經千年,仍備受歷代詞家推崇。

在他的作品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那首【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攤破浣溪沙】

南唐·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幹。

上闋之中,詞人妙筆生花,以景寄情,勾勒出一幅黯然頹敗、蕭瑟荒涼的秋日畫卷。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這裏「菡萏」乃荷花之雅稱,它曾是夏日池塘的璀璨明珠,如今卻香消玉殞,翠葉雕零。

秋風輕拂,綠波蕩漾,帶走了荷花的芬芳,也帶走了夏日的繁華,只留下一片蕭瑟與荒涼。

這一句幽愁與唯美,那香消翠殘的菡萏與愁起綠波的西風,恰似一幅水墨畫卷,將哀愁與美麗交織得淋漓盡致。

此情此景,又如何不令人心生愁緒。詞人觸景生情由景及人,不禁發出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的感慨。

這滿池的殘荷,不正如那匆匆逝去的年華嗎?它們曾經嬌艷欲滴,如今卻零落成泥,怎不令人心生惆悵,不忍直視。

上闋細膩描繪景致的筆觸間流露深情;而下闋詞人內心的情感則如泉湧般傾瀉而出。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此句以夢境為媒,深情傾訴,笙聲為伴,淒清之感油然而生。

詞人夢中驚醒,細雨綿綿,雖夢境美妙,然所念之人卻遠隔千裏,思念之情難以消解,一如這連綿不絕的細雨。

「小樓吹徹玉笙寒 」,詞人夢醒後,輾轉難眠,登上高樓,徹夜吹奏相思之曲。玉笙聲在風雨中回蕩,淒婉動人,仿佛連笙也為之動容,凝水成冰,聲音變得哽咽。

這玉笙之聲,便是李璟心中那孤寂淒涼的寫照,一個「寒」字,更是將內心那份淒涼渲染得淋漓盡致。

此兩句詞虛實相間,情感豐富,既有情又有聲,對仗工整,堪稱千古名句。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桿」 ,更是直抒胸臆,將詞人內心的情感推向高潮。

雖言站得高看得遠,但要是獨自憑欄看不見那遠方,心裏是不更加添堵,添愁,心中的千般愁、萬般恨再也裝不下了,最終化作點點淚珠,灑落欄桿。

最後「倚欄桿」三字,言盡而意未盡,留給讀者無盡的遐想與回味。

整首詞語言優美的描繪荷花等景,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生哲理融為一體、以情入景、以景寄情,以情入景,將深秋懷人的真摯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使人深深的感受到人生的無常與悲涼。

這首詞真可謂字字珠璣,有人獨愛其中「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的幽愁與唯美,有人稱贊「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韻味之妙。

那螢幕前的你,喜歡這首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