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闊的平原上,一支大軍正在列隊集結。
旌旗遮天蔽日,此刻仿佛就連天上的太陽,都被這浩大的軍威所掩蓋。
士兵們手上拿著清一色的美式裝備,鋥亮的槍身閃著寒光,大兵們剛毅的神情,昭示著這是一支百戰勁旅。
站在高台上的蔣介石,心中甚是滿意。
此時的他一身戎裝,淩厲的目光從士兵們的頭頂掠過,隨即轉過頭來環顧左右。
朗聲大笑道:
「諸公!黨國有此驍勇善戰之師,何愁中國不興?」
四周眾人,皆是鼓掌稱贊。
如此浩浩軍威古來罕有,隊伍中不乏飛機坦克的身影。
在強大的現代化軍隊武力支撐下,蔣介石的野心也膨脹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個月肅清中國!」
可三年後,蔣介石才知道。
當時放的話有多狠,三年後打臉就有多痛。
敵我態勢巨大轉變
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終於迎來了終結。
二戰,對於世界的影響十分巨大。
不僅是世界格局,最重要的是黎民百姓飽受戰火荼毒,因二戰而喪命的人數以億計。
其中傷亡最大的莫過於中國。
無數無辜的老百姓,死在日軍的屠刀下,還有因戰火流離失所者更是不計其數。
所以,中華民族比任何民族都渴望和平。
都希望戰爭的陰霾,從此消失在華夏大地。
但後面發生的事卻是事與願違,蔣介石不顧民族大義,不顧國家利益,悍然發動了內戰。
原因也很簡單。
他的蔣家王朝,是以四大家族為主體而建立。
要剝削窮苦大眾的一切利益為養分,為四大家族的窮奢極欲而買單。
而共產黨,則是蔣介石實作這一目標的唯一阻礙。
蔣介石對這場戰爭,做足了謀劃。
胡宗南部幾十萬大軍將延安團團包圍,鋒利的獠牙,隨時企圖撕裂我軍。
抗戰結束後,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十分懸殊。
國民黨陸軍400多萬,而中共的軍隊,滿打滿算也不過百余萬。
接近1:4的巨大實力差。
帶給中國共產黨巨大壓力的同時,也給了蔣介石穩操勝券的信心。
不僅是在軍隊數量上占有絕對上風,國民黨部隊因為占據著正統的名義。
所以侵華日軍投降後上繳的武器裝備,大部份被國民黨軍隊接收。
其次,美國為了爭取國民政府的支持,以及美國的在華特殊權益。
所以給予了蔣介石政府很多支持,從經濟到軍事各方面的援助絡繹不絕。
這些援助,大大增強了國民黨軍隊的實力。
相反,我們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就落後許多,戰士缺衣少糧不說,就連用於戰鬥的武器彈藥也不夠用。
雙方實力懸殊極大。
只要是個會看局勢的聰明人,都認為蔣介石必勝無疑。
恰恰蔣介石,就是這群人中「最聰明」的一個。
他認為,解放軍在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面前,簡直就是彈指可滅。
但隨著戰爭的推進,原本一直占據上風的國民黨軍隊,開始走下坡路。
特別是東北戰場攻守易形,遼沈戰役過後。
國民黨的頹勢,便一發不可收拾。
戰爭進行到1948年,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國民黨軍隊的人數優勢越來越小,兵員也是越打越少。
而解放軍卻在戰爭中不斷壯大,士兵也跟著越打越多。
如此情況下,全國最急的當屬蔣介石。
即使知道戰局難以扭轉,但依舊不肯服輸,悄然安排起了撤退事宜。
困獸猶鬥
蔣介石失敗的原因有很多。
戰場上瞎幹預,亂指揮,部下的軍隊山頭林立,內部矛盾此起彼伏,腐敗成風等等。
這些都是導致國民黨失敗的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一點:
不得人心。
眾所周知。
這個世界是一個不平等的世界,96%以上的資源,都掌握在1%的人手上。
而蔣介石所團結的,正是那掌握絕大多數資源的少數人。
在他們看來,他們是世界的主宰,是騎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主人。
但就像那句話說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的人可以掌握絕大多數的資源,但當剩下的99%的聯合起來時,那他們不過就是個笑話罷了。
蔣介石到最後一刻撤離台灣時,依舊沒能明白這個道理。
他一生玩弄權勢。
在旋渦中縱橫捭闔,總能笑到最後。
所以他理所應當的認為,自己做什麽都是對的。
即使在大陸戰場上已是一敗塗地,但蔣介石依舊沒有放棄東山再起的希望。
他卻也只是資產階級少部份人的領袖。
身居高位者總攬全域,自三大戰役後,國民黨精銳幾乎損失殆盡,解放軍也因此空前強大了起來。
蔣介石,自然也敏銳的意識到了這一點。
於是早在陳誠前線兵敗之後,蔣介石便將他調到了台灣,不久後又任命其為台灣省主席。
陳誠臨行前蔣介石殷切囑托。
讓他打理好台灣事宜,充分開發建設這座寶島。
身為蔣介石心腹的陳誠也很機靈,很快就明白了蔣介石的用意,來到台灣後便不遺余力的搞起了建設。
對島上的事務十分上心,只為不辜負蔣介石的殷勤厚望。
最後,當蔣介石惶惶如喪家之犬般,逃離成都。
去到台灣時,這裏已經被陳誠建設的有模有樣,儼然成了蔣介石暫居的陪都。
逃亡時候,僅剩下5萬殘兵。
匆忙之下,又臨時招兵55萬。
然後國民黨,又在島上招兵買馬征集壯丁。
彼時蔣介石欺負新中國剛剛成立,海軍力量非常薄弱,便仗著殘存的艦艇在沿海地區興風作浪。
收攏那麽多的軍事力量,可見蔣介石所懷心思,他是真的在為這件事做準備。
但這註定,只是他不切實際的幻想。
新中國在黨的領導下蒸蒸日上,國富民強。
年邁的蔣介石,最終也只能望洋興嘆,病逝於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