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的主力作戰部隊是誌願軍12軍,這支部隊出身中野,早在解放戰爭時就是一支能戰之師,令國民黨軍聞風喪膽。到了北韓戰場,面對強大的聯合國軍,其仍不落下風,數次給予敵軍迎頭痛擊。這支部隊後來走出了許多優秀將領,光將級軍官就有數十人。
誌願軍12軍脫胎於中野的6縱,這是一支戰功斐然的王牌部隊,司令員是大名鼎鼎的王近山將軍。話說當年中野挺進大別山的時候,劉、鄧兩位首長沒有跟著野司走,而是跟著6縱走,由此可見上級對這支部隊的信任。1949年,該部奉黨中央命令,變更番號為12軍,下轄3個師以及其他配屬單位,總兵力約2.5萬人。
1949年下旬,其在劉、鄧的指揮下,揮師西進,由湘西進入川黔,橫掃國民黨殘部,解放了大片國土。建國後,12軍駐守重慶,承擔川東的防務,並在西南軍政委的統轄下展開剿匪行動,打擊黑惡勢力。1950年,曾紹山將軍出任該軍軍長,次年,12軍增轄一個師,奔赴北韓作戰。
上甘嶺戰役期間,12軍與15軍並肩作戰,共同面對聯合國軍的瘋狂進攻。期間,我方陣地曾先後幾度落入敵手,誌願軍指揮部當即組織人手於夜間進行反突擊,又將陣地搶奪回來。經過長達數十天的拉鋸,敵人的士氣被消耗殆盡,官兵的厭戰情緒極其濃重,已經無力再發起高烈度的進攻。敵人指揮官見狀,只得灰溜溜的撤軍,我方奪得了最終的勝利。
戰爭結束後,12軍在原地駐守了1年後方才回國。1955年授銜的時候,曾紹山領中將軍銜,手下的師長尤太忠、李德生、趙蘭田都是少將。曾將軍後來曾一度官至大軍區級幹部,還曾短暫擔任過省委書記,80年代初期,因為年事已高,無法再繼續履職,遂結束現役。趙將軍也曾在大軍區任職,同樣也是在80年代初退役。
而李德生與尤太忠則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前者曾在動蕩時期受到重用,身兼地方省委書記、國務院高幹、軍委辦事組成員等多個職位,1973年更是升遷為總政部主任。居心叵測者想要拉攏他,但他言辭拒絕,始終堅持底線和尊嚴。這一舉動激怒了居心叵測者,對方開始捏造證據汙蔑李將軍,逼迫他離開中央,轉往地方軍區工作。
動蕩結束後,黨中央為他恢復了名譽,並將他安排到軍校擔任政委。1988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新時代解放軍的支柱人物。再說尤太忠,他從北韓回國後,曾在軍校進修,當年正是他在主席面前為王近山求情,這才讓王重回部隊,擔任大軍區高幹。鄧公落難的時候,他冒著被牽連的風險,給鄧公送過幾條煙。
動蕩結束後,尤太忠先後在成都、廣州兩個大軍區當過一把手,為推動軍改做出了卓越貢獻。1988年,他也被授予上將軍銜,職銜比曾經的老軍長曾紹山要高出一級。90年代,尤將軍正式離休,晚年在廣州療養,1998年,他因病去世,時年80歲。李德生將軍也在90年代結束現役,晚年的他一直致力於宣揚革命精神,弘揚紅色思想,同時還關心著台海局勢,想方設法促成兩岸統一。
除此之外,他還在諸多民間組織中擔任高管,推動文化復興。閑暇的時候,他還會動筆寫一些有關軍事理論的書籍,探討解放軍未來的發展之路。2011年,他因病去世,時年96歲。黨中央為他舉辦了極高規格的追悼會,以表彰他對革命以及共和國的貢獻。他的兩個兒子長大後也都參了軍,長子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後來升遷為中央副主席,成為國家領導核心的一員。次子主要在軍校工作,為解放軍培養了大量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因功被授予少將軍銜,如今仍在部隊服役,繼續為國家建設發光發熱。
12軍是一支功勛卓著的英雄部隊,它成軍時間長,戰功卓越,傳統優良,不論在解放戰爭時期還是在韓戰時期,都從來沒有掉過鏈子,堅定的執行上級命令,頑強的與敵人戰鬥。從這支部隊出來的將領們也都是能征善戰之輩,深受黨中央和軍委的信任。值得一提的是,12軍至今仍存續著,原隸屬於南京軍區,2016年軍改後劃歸東部戰區統轄,是戰區的王牌部隊,肩負著鞏固國防的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