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賞讀|中華文明發展道路的時間特色

2023-12-22歷史

考古學傳入中國已有百年,百年考古已經究明中華文明有著五千多年不斷裂的歷史。從世界範圍來看,中華文明與兩河流域的西亞古文明、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古文明、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古文明被譽為古代世界的「四大文明」,此外還有美洲的瑪雅文明與印加文明,因此也有「世界六大文明」之說。在上述「四大文明」或「六大文明」之中,唯有中華文明有著保存至今的五千多年不斷裂文明史,其他古代文明歷史均已在時間上斷裂了。如產生於兩河流域(今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等地)的西亞古文明、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古文明,現在那裏的主體文化均為伊斯蘭文化;南亞次大陸現在的主體文化則分別為北部的伊斯蘭文化與南部的印度教文化;至於中南美洲的瑪雅文明與印加文明,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就已經成為歐洲文明的「再生版」,其本土文化已瀕臨滅絕。

中國百年考古揭示,中華大地有著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考古發現百萬年人類史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數以千計,其時代距今 200 萬年至 1 萬年,它們分布在中國近 30 個省、市(直轄市)、自治區,如著名的雲南元謀上那蚌、重慶巫山龍骨坡、湖北建始龍骨洞、陜西藍田公王嶺、安徽繁昌人字洞、山西芮城西侯度、河北陽原泥河灣、北京周口店、遼寧金牛山、陜西大荔、貴州盤縣、陜西南鄭龍崗寺、廣西百色、山西襄汾丁村、鄭州織機洞、廣東韶關馬壩、廣西柳江等數十處人骨化石點與數以百計的舊石器時代遺址點。

據此,古人類學家吳新智 1998 年提出了關於中國乃至東亞人類前進演化的假說:「‘連續前進演化,附帶雜交’,前者為主要趨勢,後者與時俱增。」他認為這樣的前進演化格局顯示,中國現代人的祖先雖然接受過境外的基因,但主要發源於本地,而不是來自非洲。考古學家透過對舊石器時代中國古人類綜合行為模式的研究,「揭示出該區域古人類於更新世的大部份時期內在生物前進演化與行為演化上具有連續性、穩定性、高頻遷徙性、務實簡便性、機動靈活性、因地制宜性與環境的和諧性,在文化發展方面表現為保持傳統與進取創新相交織,從考古學文化的角度對中國古人類‘連續前進演化,附帶雜交’的理論提供支持」。基於上述研究可以看到,中國舊石器文化在整個更新世於華夏的腹地表現為連續、穩定的發展與演化,從未發生過明顯的類別與技術的飛躍、中斷和替代。這對中國古人類連續演化、中國現代人類本土起源的理論提供了考古學和文化上的支持。

中華大地先民從百萬年人類史走進一萬年文化史,開啟新石器時代征程,從一萬年文化史至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形成之際的一大批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遺存在中華大地被發現。一萬年文化史時期的先民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與末期將其「歷史接力棒」傳遞給「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締造者,他們留下了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此外還有東方的北辛文化與大汶口文化,北方的紅山文化,長江流域的大溪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河姆渡文化、淩家灘文化、良渚文化等。

一萬年文化史經過約六七千年發展,迎來了國家歷史時代,告別了史前社會。中華文明不但有著五千多年不斷裂文明史,而且其締造者的先民還是中華大地之上一萬年文化史(新石器時代)與百萬年人類史的(舊石器時代)主人,他們世世代代在這同一片中華大地上,留下了百萬年人類史與一萬年文化史。從一萬年文化史進入中華五千多年不斷裂文明史這一過程,可以透過考古發現與歷史文獻記載得到越來越多的證實。

中華五千多年不斷裂文明史有著從【史記】到【明史】總計3213 卷約 4000 萬字的國家正史文獻記載,這是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先民締造的延續至今五千多年不斷裂文明史的歷史文獻記錄,這樣的文獻歷史在「世界六大文明」乃至世界古代國家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中華五千多年不斷裂文明歷史的佐證,還有眾多中國先秦典籍,如【尚書】【春秋】【左傳】【國語】【逸周書】等,更有百年來震驚世界的中國考古發現,尤其是其中的大量出土文獻(甲骨文、青銅器銘文與簡牘、帛書、封泥等)。它們佐證了中華文明發展歷史,是中華文明研究中獨具特色的豐富的科學資源。

文/劉慶柱

編輯/韓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