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商品拜物教比較易懂的簡述

2024-01-07歷史

前段時間研究張一兵的拜物教論文,又參考了一些其他人的論文、重讀了一下資本論,將張一兵使用的歷史現象學的語言給還原成了易懂的文字,用來簡單了解拜物教我想是可以的,深入研究需要重構。

  • 商品拜物教,從結果來說就是人跪倒在自己的勞動產品———商品面前,使人與人的關系變成物與物的關系。商品拜物教建立在商品交換普遍化的基礎上,是在資本主義社會普遍流行的現象。馬克思透過揭示商品拜物教神秘外殼底下的真實關系,以達到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 勞動產品一旦成為商品,便成為了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顯然造成拜物教的原因是商品的價值而非勞動產品固有的使用價值,而價值規定的內容——價值量是可以被度量的。所以,賦予商品神秘性的關鍵在於商品被賦予的價值形式。
  • 價值形式是在一個商品與其他商品的交換中生成的,由於價值本身沒有直接的物件性表現形式,不得不透過另一個商品的物件化的「自然形式」表現為「交換價值」實作出來,於是一個商品價值內涵的抽象勞動由另一個商品的具體勞動表現出來。在交換中生成的「不可感的」人與人之間的勞動交換關系,不得不顛倒地表現為「可感的」社會的物之間的關系。
  • 「這種顛倒是價值表現的特征,它使可感覺的具體的東西只充當抽象的一般的東西的表現形式,而不是相反地使抽象的一般的東西充當具體的東西的內容。這種顛倒同時使價值表現難於理解」。商品作為具有一定用在性的物品當然是可以直接感覺到的,但作為商品的這個物卻又是無法直觀的經濟關系場境
  • 這正是資產階級經濟學中用「交換價值」遮蔽起來的商品—貨幣本身的神秘經濟拜物教之緣起。這種拜物教不再是自然物件物的圖騰崇拜,而是將自己「人手的產物」即商品價值顛倒地表現為物性存在的經濟關系作為神靈來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