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李世民因何發動玄武門之變?你看李建成幹得四件蠢事,件件反噬

2024-07-19歷史

玄武門之變過去1300多年了,如今討論度依舊不減,試想事發當年甚至在李世民的有生之年,它的討論度會有多高呢?

政變後李世民做了一系列的補救措施,比如篡改史書,將李建成塑造成一個不學無術之徒;再如對太子黨成員予以寬厚政策,收買人心;還有就是厚葬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更為幸運的是,初唐在李世民的執掌之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國力強盛,四海皆歸。在盛世之下,歷史也選擇原諒了李世民。

那麽,李建成就活該被埋沒嗎?如今看來,他還真是做了一些不大聰明的蠢事。

第一件:楊文幹謀反,弄巧成拙

武德七年到武德九年,兩年時間裏發生了不少詭異事件,而在此之前,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的鬥爭也已進入白熱化。

何謂白熱化?雙方各自軟件硬件均已配備齊全,最主要體現在人才籠絡方面。

李世民這邊有:文有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長孫無忌等十八學士,武有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

在朝廷大臣中,李世民也積極尋求支持者,如劉文靜、蕭瑀、陳叔達等,都給了李世民幫助。後來雖然劉文靜被殺,但蕭瑀等繼續給予他幫助。

同時,李世民在洛陽一帶也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他讓大將張亮去洛陽,收買山東豪傑,以備後用;又讓大將溫大雅坐鎮洛陽,招募士卒,發展他在京外的武裝力量,以備不測。

更為重要的是,他還將手伸向了東宮,成功策反了太子率更王晊、玄武門守衛常何,這兩人後來一個向李世民通風報信,另一個在玄武門之變時領兵攔截了太子和齊王,都立下了大功。

太子李建成當然更沒閑著,面對李世民為大唐統一建立的不世之功,他倍感壓力山大,秦王的奪嫡之心越來越強,作為太子,他不得不提早防備。

他也招募到了自己的謀士,如魏征、王珪等著名謀士;聽取了魏征等人的建議,也在山東結納豪傑,培植自己的地方勢力;慶州都督楊文斡、幽州燕王李藝,也都被他拉入陣營。

在外廷,他也得到了宰相裴寂和執政大臣封德彜的支持。 更為重要的是,他成功拉攏到了齊王李元吉。

李元吉雖然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太子和秦王,但他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他倒向哪一方,另一方所受威脅就會加大。

此外,到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下半年,天下已經太平,李世民也沒仗可打了,軍功也難再建了,受到冷落也是在所難免的。

而太子李建成則不一樣,李世民在外征戰時,李建成就負責起了朝堂工作,天下太平了,管理工作只會更加重要。

相比之下,李世民之前所建的赫赫戰功在和平年代就沒那麽香了,更何況,李建成將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形勢對於李世民越來越不利,危機感亦日重。

他曾說:「阽危之兆,其跡已見,將若之何?」,房玄齡則答,如今之計,只有發動政變,除掉太子,我們才能脫離險境。

但心急也吃不了熱豆腐,唯有等, 等不是虛度光陰,而是等待有利時機,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心態。

終於,李世民等來了一個機會,就是楊文幹謀反。

兄弟三人的鬥爭進入白熱化之後,李建成和李元吉對李世民就殺心四起。李建成秘密組建了一支武裝力量,稱為長林兵,人數已達兩千。

除了長林兵,李建成還從燕王李藝處調集了幽州三百突騎,準備補充進太子親兵衛隊,這三百突騎都是沙場久經考驗的,實力非同小可。

但這三百騎最終沒用上,因為李淵也很快知曉此事,對太子一頓狠批後,遣散了三百突騎,經手此事的人可達誌也遭到流放。

但李建成不死心,他還有別的棋子可用,此人就是楊文幹。

楊文幹原是太子宮的衛士,後來成為太子的親信,就被升調為慶陽都督。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太子招募勇士並加以操練,訓練好後就送往長安,加入長林兵。

武德七年六月,李淵要去往仁智宮避暑,隨行人員有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而京城就只剩下太子李建成,這可是幹大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歷史多少重大事件都是在皇帝離京時發生的,如今李淵離京,李建成全權主持朝廷工作,他不幹點什麽,就顯得不禮貌了。

於是,李建成計劃了兩件事:一件對付李世民,另一件就是召喚楊文幹。

對付李世民的任務交給了齊王李元吉,召喚楊文幹則由內府郎將爾朱煥和校尉橋公山負責,他倆要去給楊文幹送裝備鎧甲。

這倆人面對這燙手的山芋內心也十分矛盾,他們心裏清楚送鎧甲的意義,說白了就是謀反,這謀反可是滅族的罪,自己一顆腦袋都不夠砍的。

於是,這倆人糾結一番就去了李淵的仁智宮,並奏報太子謀反。

李淵大怒,立即召喚太子前來問話,李建成接到老爹召喚後大驚失色,是抵抗還是尋求和解,內心掙紮一番後,他選擇了和解,因為除了太子身份,他實在沒有更多的實力與父親抗衡。

於是,他爭忙奔赴仁智宮,在距離目的地還有六十裏時,他將部屬留在當地,自己只率十幾個騎兵趕赴仁智宮。

他的這個姿態力在證明,他絕無反心,盡管如此,父子見面,李淵仍舊氣得兩眼發紅,而李建成「奮身自投於地,幾至於絕」。

之後李淵將太子軟禁起來,只給他粗麥飯吃,同時派宇文穎前往慶州,召楊文幹前來對質。

楊文幹得知此事後,感覺此事自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心一橫,居然起來造反了。

李世民感覺自己機會來了,於是提出去平叛,對付這樣一個小角色,當然動動手指頭就行了,而且李淵還答應他,說「汝宜自行,還,立汝為太子。」

李世民當然高興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但結果卻是,李世民前腳出發,後腳李淵就選擇原諒了李建成,解除對李建成的軟禁,仍舊讓他回長安繼續居守,就好像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

那麽,對於這起事件李淵又是如何解釋的呢?八個字「兄弟不睦,相互指責」,並將責任推到三個人頭上,分別是太子中允王珪、左衛率韋挺和天策兵曹參軍杜淹,前兩位出自東宮,後一位屬於李世民的陣營。

李淵如此處理,實際效果就是,將兩個兒子各打了五十大板!這不等於是和稀泥嗎?

經此一事後,李世民對李淵失去了信心,對李建成提高了警惕性,並行現若想上位,只能靠自己了,由此為玄武門之變埋下隱患。

第二件:利用後宮被反制

李建成對付李世民還有一招,就是聯合李淵的後宮嬪妃,透過對李淵吹枕邊風,由此造成對李世民不利的局面,但這一招也被李世民反制了。

李建成利用自己的太子身份,經常向李淵的後宮嬪妃送禮,如寵妃張婕妤、尹德妃,這兩位是高祖晚年最為寵幸的妃子。

李建成和李元吉暗中討好她們,目的就是唆使她們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由此讓他們父子產生隔閡,從而增加李淵對太子的信任度,李世民的確為此吃了不少虧。

比如李世民曾將一塊地送給淮安王李神通,而張婕妤的父親也想要這塊田地,於是高祖親寫手詔,就將這塊地賜給了張婕妤的父親。

但李神通已經得到此地,自然不肯再吐出來。於是張婕妤就在高祖面前獻讒言,說此地被秦王奪去送給了別人。高祖聽後,將李世民叫來一頓責罵。

還有秦王的客卿杜如晦騎馬經過尹德妃父親家門口,尹父嫌他傲慢,就把杜一頓胖揍,事後尹德妃反在高祖面前說李世民派手下打傷了自己。

於是,李世民又被責罵一番,還無可辯駁。

經過這些小事,父子關系的確被疏離了,但對李世民未必是一件壞事,只會讓他更加強大,發動政變的信心更加堅定。

當然李建成收買李淵後宮嬪妃,李世民也沒閑著,在外征戰多年所獲珍寶無數,他讓妻子長孫氏也入宮去結交李淵的各位妃子。

長孫氏還盡力在高祖面前以示孝心,「孝事高祖,恭順妃嬪,盡力彌縫,以存內助」,由此也緩解了李世民與李淵之間的緊張關系,並得到了部份妃嬪的支持與諒解,這樣使得李世民不至於時常遭到李建成、李元吉的讒言陷害。

到玄武門之變前一天,李世民更是利用李建成、李元吉結交後宮將了他們一軍。

李世民入宮秘奏李淵,說太子等人淫亂後宮,還說太子要殺他,目的是為王世充、竇建德復仇,高祖大驚,說明早要好好過問此事。

張婕妤很快將此訊息傳給了太子,結果第二天李建成、李元吉入宮向李淵解釋此事時,就發生了玄武門之變。

正所謂,千裏之眾,而反受制於人,不亦鄙乎。

第三件:謀害李世民被反殺

據【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記載,太子李建、李元吉不止一次謀害過李世民。

李元吉曾勸李建成早早除掉李世民,並自告奮勇說:「當為兄手刃之」。一次李世民隨李淵到齊王府赴宴,李元吉就動了誅殺李世民的心思,想趁其不備,派刺客暗算他,結果李建成認為,若如此李淵很容易識破,於是制止了這次行動。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他們請李世民到太子府赴宴,在宴會上往李世民酒中下毒,導致李世民「暴心痛,吐血數升」。

李淵得知此事後,只是斥責了李建成,說秦王「素不能飲,自今無得復夜飲!」。

此外,他們還在外出打獵時,故意給李世民一匹烈馬,希望李世民騎上此馬,遇驚摔死。結果,李世民的確是摔了,但只是受了皮肉之傷。

如此種種惡劣行為,你讓李世民如何放過他們?所以,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眼都沒眨一下,就直接把李建成一箭射死了。

這是不是自作孽,不可活?

第四件:所謂的「釜底抽薪」

李世民對外征戰多年,手下有一批名臣猛將,李建成很是忌憚,於是想盡辦法分散和瓦解李世民的身邊人。

張亮 負責在洛陽為李世民收買山東豪傑,此事很快傳到齊王耳中,並上報給了李淵。張亮鋃鐺入獄,馬上被嚴加審問。

李元吉以為這下能坐實李世民謀反,結果張亮這個人很絕,絕到入獄之後一言不發,不論如何逼供、誘供,他就像不會說話一樣,一字不說。

過了不久,在李世民的幹預下,張亮被無罪釋放,依舊回洛陽任職,繼續招兵買馬。

之後還有挖墻腳的事 ,第一個被挖的是尉遲敬德, 李元吉曾是尉遲敬德的手下敗將,三次較量都沒占到任何便宜,自此兩人還結了梁子,不過從心底裏,李元吉對他卻是十分佩服的。

金銀財寶外加一封太子詔書,都送到了尉遲敬德面前,結果不僅被拒,而且尉遲敬德還將此事上報給了李世民,老大對此感動不已。

事後,李建成甚至派人去暗殺尉遲敬德,結果也被他反制,敞開大門等刺客來,刺客猶豫到底是進還是退呢?最後尉遲敬德憑自己的膽識成功嚇退刺客。

後來還用上了誣陷的招數,尉遲敬德拿出張亮那一招,口風嚴得很,查無實罪,秦王也不是吃素的,力保無罪放人,不難吧。

此後,尉遲敬德徹底把命交到李世民手上,在不久的玄武門之變中,他一箭死齊王,威逼老皇帝李淵,為李世民上位立下大功。

接下來還有 程咬金 ,太子等人上疏李淵,請求將程咬金調往康州,擔任刺史,意思就是讓他到涼快地呆著,少添堵。

結果程咬金死活不上任,連李淵的命令都不好使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只好放棄。

再者還有秦王府的右二護軍 段誌玄 ,金錢收買,結果被原物退還。

到此時,我們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了,李建成開出大價錢收買他們,而他們都無動於衷,如果這不是秦王的魅力所在,還有什麽能令他們富貴不能淫呢?

當然還有「十八學士」的文臣們也被陸續調離李世民身邊,特別是房玄齡、杜如晦也被調走,心急如焚的長孫無忌不得不與李世民交換意見了。

此局非李世民親解不可了,廢立大事皆在其手中,要麽殺人,要麽被殺,李世民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此時恰好東突厥來犯,如此重大事件,非李世民出馬不可!但意外的是,太子向李淵推薦了齊王李元吉,而且還提出讓秦王身邊大將與之同行。

李世民頓時明白了一個成語的含義:釜底抽薪!

並且他還收到一個重磅訊息,送信人正是上面提到的東宮率更丞王晊,他密告李世民:

太子語齊王,今汝得秦王驍將精兵,擁數萬之眾,吾與秦王餞汝於昆明池,使壯士拉殺之於幕下,奏雲暴卒,主上宜無不信。吾當使人進說,令授吾國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

意思是李建成已計劃在為李元吉餞行時,殺了李世民,事後向李淵逼宮,並將尉遲敬德等人一起坑殺,一了百了。

一個字,狠,兩個字,真狠,怎一個狠字了得!秦王再不動手,大唐的歷史就覆寫了。

你看李建成所幹得四件大事,是不是件件最後都被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