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忠誠部份。從反圍剿到解放戰爭,毛澤東在運動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思想,帶領著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最終推翻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反動統治。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軍事思想這朵鮮花,又在國外得到綻放,並在越南抗擊法國入侵的戰鬥中獲得了奇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大國」的法國,在希特勒的閃電戰中敗下陣來,僅僅六個星期便向納粹德國投降。隨著法國的崩潰,其廣大的殖民地也陷入了極大的危機。1940年,日軍強行接管了名義屬於法國的印度支那地區。
1945年,日本投降,胡誌明領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在越北成立。不久後,國民黨軍進入越南北緯16°線,接受當地日軍的投降。按照與法軍的協定,國民黨軍最終決定結束越北,讓法國殖民者卷土重來。
由於法軍在二戰中表現拙劣,如今又仗著盟軍的名義回來摘桃子,因此連國民黨軍也十分瞧不起法軍。在海防,國民黨軍借口法軍提前行動,痛打了對方一頓。在撤出前,又將大量武器留給了胡誌明的部隊。由此,胡誌明便初步擁有了對抗法軍的力量。
然而法軍畢竟是老牌殖民強國,利用先進武器,法國殖民軍占領了河內等重要城市,而胡誌明則帶領著黨、政、軍領導機關從河內遷移到越北地區,堅持抗戰。
新中國成立後,出於國際主義友誼,毛澤東決定大規模援助越南抗法鬥爭,而這一舉措很快便扭轉了敵強我弱的局面。在無償贈與武器彈藥和給養的同時,毛澤東還派出一大批能征慣戰的將領,作為越南的「土顧問」,指導越南軍隊作戰。而這批軍事顧問團,以我們所熟知的陳賡將軍領銜。
陳賡一行剛剛進入越南時,信心是相當足的。當時法國在越南,駐紮有23萬軍隊,但是軍人成分十分復雜。其中法軍約5萬,外籍兵團大約六七萬,其余都是偽軍。士氣低落,戰鬥力也不強。而且他們部隊大多分散守備,機動兵力十分不足。而在1950年8月11日,陳賡又親眼目睹了法軍孱弱的戰鬥力。
當天,陳賡一行駐紮在距離高平僅15公裏的南山。在這裏,越南設有一座兵工廠,法國侵略者曾三次企圖攻占此地,但均未得逞。陳賡觀察此地,發現南山地勢並不險要,甚至可以說是無險可守。
法國為了攻占此地,曾派遣20架飛機,扔下400噸炸彈,,隨後又派步兵千余人發動沖鋒。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如此強大的兵力和裝備,卻被兵工廠裏的工人打得落花流水。由此,陳賡在日記中發出感嘆:
「法帝實力之弱,由此可見。」
因此,陳賡認為,攻占越北重鎮高平,是非常有把握的。
然而當陳賡親歷越軍的戰鬥後,才發現自己的想法還是有些天真。因為陳賡了解到,越南指揮官在軍事思想上,有著嚴重的問題。
在作戰會議上,陳賡發現,越軍從上到下只將攻克城鎮、占領地方認為是勝利,至於消滅多少敵人,繳獲了多少敵人的彈藥,則從來不考慮。在研究邊界作戰的打法時,中國顧問團和越南指揮官發生了嚴重分歧。
越方指揮官認為,應該立即攻打高平,開啟通往中國的交通樞紐。而陳賡為首的中方顧問團在認為,高平守敵早已加強,有三個營之多。高平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以越軍現有的情況,是很難攻下高平的。即使攻克了高平,也必然將付出沈重的代價。
陳賡了解到,在此前的戰鬥中,越軍甚至連殲敵一個連的勝利都沒有取得過。如果不經過鍛煉,攻占三個營把守的高平,簡直猶如天方夜譚。
因此,陳賡在地圖上指向了臨近高平的東溪據點。陳賡認為,應該先打較小的據點,將高平之敵引出來,爭取在野外消滅敵人的援兵。前幾年的東北解放戰爭中,這種戰術屢試不爽,最終將敵人「肥的拖瘦,瘦得拖死」。
陳賡所說的戰術,越南指揮官們都感到無法理解。他們認為,應該先打高平之敵,這樣便可發揮越軍之優勢;而攻打東溪,高平守軍必然加強,也就失去了攻占高平的大好機會。
雙方在會議上唇槍舌劍,但是最終越方指揮官還是妥協了,決定接受陳賡的建議,先打東溪,然後圍點打援,最終在削弱高平守敵的基礎上,再發動解放高平的戰役。
東溪,位於越南東北部邊境的四號公路上,守敵有兩個加強連,大約400多人。此地修築有較強的防禦工事,且有一個炮兵分隊駐守,守備還算堅固。
正所謂十則圍之,為了攻破東溪,越軍集中了大約7000多人。越軍的總體計劃是攻占東溪,打增援的敵軍,然後相機攻打七溪和高平。戰役開始時,以174團、209團和一個炮兵營擔任正面攻打東溪的任務。而獨立428營和諒山地方部隊,則在高平通往東溪的必經之路上設伏,隨時準備打援。
此時的越軍,早已配發中國援助的精銳火器,早就不是當年裝備低劣、缺衣少食的遊擊隊,火力較強,至少遠遠超過東溪守敵。陳賡就是要以泰山壓頂、雄獅搏兔之勢,迅速殲滅東溪之敵,打出個開門紅。
然而以如此優勢的兵力、如此猛烈的火力,越軍卻久攻不下。從9月16日起,越軍斷斷續續打了一整天,卻一點進展也沒有。陳賡發現,只要法軍火力稍微猛一點,越軍就會退下來。此外,越軍的團營指揮,從來不敢靠前,均遠遠躲在安全的後方。指揮官不身先士卒,又怎麽指望戰士英勇向前、奮勇殺敵呢?
更可氣的是,前線指揮員還謊報軍情,說東溪守敵至少有兩個營。17日天一亮,敵人飛機前來轟炸,東溪守敵稍一反擊,越軍便像潮水一般向後退卻,這樣下去形勢會非常不利。
於是陳賡立即找到武元甲,向他說出之所以未能攻取東溪的原因。首先,明明定好在黃昏發動攻擊,結果各部觀望拖沓,直到拂曉以前才動手,時間完全不夠;其次,各級指揮部都不敢靠前,以至於不能掌握突擊部隊;其三,通訊聯絡組織不好,各打各的互不協同,導致攻了三個小時,依然沒有突破敵軍中心陣地;最後,指揮官們謊報軍情,誇大敵情,造成無謂的恐慌。
指出問題後,陳賡建議武元甲重新調整部隊,部署攻擊,在17日黃昏再行攻擊。對此,武元甲滿口答應。
然而到了戰場上,越南人拖延的老毛病又犯了。原本在黃昏時分的炮火準備中,敵軍遭受了慘重損失。然而步兵卻再次拖延觀望,止步不前。為此,著急上火的陳賡嚴厲督促各部,應立即發動進攻。在好說歹說之下,越軍才於當晚九時發動進攻。戰鬥打到24點,卻依然沒能突入。
越軍戰力如此之差,讓陳賡通宵未眠。而越軍指揮官們又紛紛開始說怪話,不想繼續進攻了。見此情況,陳賡向胡誌明和武元甲提出,必須不惜任何代價攻殲東溪之敵。
其後,陳賡註意到,越軍之所以遲遲不能攻入中心陣地。是因為越軍總是攻其一面,使敵人能集中火力對我一面。因此,陳賡改變部署,進行四面環攻。
果然不到一個小時內,越軍便突入大營。第二天8點,東溪守敵大部份被殲滅,僅有20多人突圍而去。這次小勝,讓越軍欣喜若狂,因此這樣的殲滅戰在越盟作戰史上還是首次。
然而在陳賡看來,東溪之戰非但不是勝利,在戰術上實際是個大敗仗。殲敵不到400,自己卻傷亡500多人。對此,陳賡在日記中寫道:
「越軍和法帝真是一對絕妙的對手,兩方面戰鬥力都不相上下,法帝從未主動沖鋒,每次都擺著挨打的架子。越南部隊行動之遲緩,動作之不積極,均出我意料之外。因此,每次戰鬥,幾乎都形成相持。假若越方戰鬥力提高一步,法帝必遭驅逐無疑。目前提高約訪部隊的戰鬥力,成為非常急需。」
陳賡發現,越軍內部不存在類似於我軍的軍事民主。幹部不關心、不愛護戰士,上級幹部對下級幹部可以任意辱罵和虐打,這是人民軍隊不應有的現象。因此陳賡決定在抓作戰的同時,還要抓軍隊政治建設,針對越軍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分先後、分主次地逐步加強人民軍隊的建設。
而就在此時,越軍內部又開始怪話頻傳。原來,越軍攻克東溪後,高平的守敵卻沒有任何行動,因此打援的戰略目標沒有實作。原本支持攻打公平的越軍將領抱怨,打東溪是錯誤的,既消耗了自己的力量,又沒有援兵可打。現在打高平的有利時機也沒了,戰略目標實作不了了。
此時,越軍上下早就知道,中國的陳賡正在協助越軍作戰,也知道攻打東溪是陳賡的主意。實際上,部份越軍指揮官是夜郎自大,是在質疑陳賡的指揮能力。對於這些非議,陳賡絲毫不予理會,他堅持認為,攻占東溪的決策是正確的。
從地形上看,控制東溪後,敵人東北部的防線被攔腰斬斷了,高平陷入了孤立。原本相當堅固的高平,成為法軍難以固守,又難以撤退的包袱。高平守軍一旦撤出,必將遭到越軍優勢兵力的圍攻,可謂是進退不得。攻占東溪,讓越軍盡占主動。
因此,法軍一直想找機會逃出高平。於是,法軍指揮官想出一個金蟬脫殼之計,即在七溪地區集中四個主力營,由勒巴熱中校帶領,做出向越南黨政軍首腦所在的太原進犯的姿態,試圖將東溪的越軍主力吸走。只等越軍主力一走,高平守敵就可以從容撤退。
聽說法軍正向太原推進,部份越軍指揮官便沈不住氣了,紛紛請求回師太原。然而陳賡卻認為,越軍已經處於主動地位,法軍是被動地位,法軍要比越軍著急很多,如今雙方比的,就是誰先犯錯誤。
陳賡不愧是大將,在十天的時間,在越軍指揮官的非議中,他依然能夠堅持自己的主張。他以堅強的意誌,穩住了越軍的陣腳,派出了越軍極少數人的幹擾,最終抓住了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時機。
到了9月下旬,法軍終於沈不住氣了。他們認為自己機動力量向太原推進的行動起了作用,東溪越軍主力已經被吸引。於是法軍總部命令勒巴熱,立即帶領主力從七溪出發,接應高平的薩克東兵團南逃。
以法軍的戰鬥能力,防守個別據點還湊合。但若要論野戰,還不是人多勢眾的越軍的對手。從10月2日起,越軍308師、209團,獨立11團等單位,分別向勒巴熱的部隊發動合擊。到了10月3日,勒巴熱兵團便已支持不住,於是倉皇撤退。
由於越軍各部沒有經過嚴格訓練和戰鬥鍛煉,經過三日激戰,就有人大喊疲勞,叫嚷著撤出戰鬥。由於越軍的消極作戰,勒巴熱趁勢且戰且退,眼看就要逃出生天。
在這緊要關頭,陳賡向胡誌明提出建議,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將勒巴熱全部殲滅。等殲滅了勒巴熱兵團,再集中兵力殲滅薩克東部,絕不能讓兩個兵團逃掉。聽了陳賡的建議,胡誌明對前方各部發出嚴厲命令,必須發揚不怕犧牲、不怕疲勞的英勇頑強精神,將敵人全部殲滅。
胡誌明在戰役指揮上的果敢堅決的錯事,使下面戰術指揮機關的軟弱行為再難從繼續下去。從10月6日起,越軍不計傷亡、不怕疲勞,對法軍陣地發動了排山倒海的攻勢。到了7日清晨,勒巴熱的四個營被全殲,勒巴熱本人被俘。
其後,越軍又將矛頭轉向從高平出逃的薩克東部。經過一日的激戰,敵軍三個營的兵力全軍覆沒,薩克東中校也被俘虜。
就這樣,越軍僅用七天時間,便全殲法軍4000多人。要知道在陳賡到來之前,越軍連圍殲法軍一個連也做不到。雖然越軍表現並不完美,但畢竟開了個好頭。
此戰後,法國在越北的防線全線崩潰。10月13日到20日,諒山以北的法軍全部逃跑,從高平到先安三百多公裏的邊界防線徹底開打,越南與中國廣西、廣東,從此連成了一邊。有了中國的大力支援,法國在越南數十年的殖民統治,從此進入了倒計時。
在這場邊界戰役中,陳賡可謂居功至偉。實踐證明,陳賡所堅持的毛澤東軍事思想,是完全正確的。越軍幹部從此消除了對中國顧問團的懷疑,增進了戰鬥友誼。在慶功會上,他們以贊美的口吻紛紛談論,像陳賡這樣的同誌,中國有幾個啊?
雖然取得了戰役的完勝,但是陳賡依然不敢怠慢,他抓住一切機會,與越軍師、團、營的幹部進行會談,他以毛澤東人民軍隊、人民戰爭的思想,結合越軍的實際情況,對越軍戰術思想、戰場指揮、戰鬥作風、當的領導、政治工作、官兵關系、軍民關系等一些列問題,進行了總結。從此以後,人民戰爭的理念開始深深植入越軍之中,從而大大加強了越軍的戰鬥力。
邊界戰役後,陳賡凱旋歸國。然而他的工作並沒有結束,韓戰爆發後,他又拖著傷腿火線赴朝。而他也成為我軍中為數不多,對日、對法、對美均有作戰經驗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