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由粟裕、方誌敏率領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遭到國民黨的王耀武部隊的追繳,損失慘重。方誌敏等重要領導被俘,犧牲了,一萬多人的隊伍,僅有粟裕率領的400多人突圍。回顧這段歷史,方誌敏犧牲的時候年僅36歲。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也輝煌,歷史記住了這位英雄。
其實當時紅七軍團不僅擔任抗日先遣隊的任務,其更為重要的,目的地"圍魏救趙",即吸引國民黨的軍隊進行"圍剿",配合紅軍主力軍長征的任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擔負著"棄子"的任務。
這支先遣部隊,核心領導人是尋淮洲,政委是樂少華,參謀長是粟裕。他們負重前行,全軍軍事武器只有1200多支,大部份人拿的還是燒火棍。有的將士還是臨時招募過來的,是一些沒有任何經驗的非戰鬥人員。他們就這樣大搖大擺的向北出發,國民黨軍隊在不了解軍隊實際情況的前提下,一路尾隨著他們,並沒有輕舉妄動。但如果就這樣一直走下去,或特許以安全抵達皖南,但是,中央領導人卻下令讓他們攻打福州。
他們的這一舉動立即驚動了國民黨,國民黨兩個師的人員支援福州,最終,紅七團兵力大損,不得不撤退。這樣也暴露出了他們的真實情況,國民黨對他們展開追擊,情況十分危險。
就在這樣緊急的關頭,紅七軍和閩浙贛蘇區的主力軍紅十軍合編,組成紅十軍團。劉疇西擔任軍長,尋淮洲是師長,方誌敏擔任軍政委員會主席。後來,尋淮洲在伏擊國民黨尾隨的軍隊時犧牲了。
隨後,紅十軍團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如何擺脫目前的困境。粟裕主張遊擊戰,分頭行動,對敵軍形成犄角之勢。但是劉疇西卻不以為然,他主張全軍返回閩浙贛蘇區。政委樂少華也不同意粟裕的遊擊戰,方誌敏最後也只能同意劉疇西的建議。
粟裕沒有什麽話語權,最終只能和方誌敏一起,帶著800人作為先頭部隊先行。一路上,他們沒有休息,在快要抵達蘇區的時候,有人問:"是否可以休息?"粟裕嚴詞拒絕:"不到蘇區就不安全,同誌們,再加把勁。"他們堅持走到蘇區,士兵們都安全了。
但是劉疇西帶領的主力軍卻不同,走到一半的時候,劉疇西就下令休息。當他們再決定走的時候,遭到了國民黨的圍堵,劉疇西只能繞道而行,但是四處都是國民黨的部隊,他們怎麽走都會遇到他們。
而此時已經到達蘇區的粟裕,在等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有見到趕來的主力軍的時候,心中很是擔心,便決定返回尋找主力軍的下落,方誌敏想了一下,便決定自己帶一些人回去,可不曾想,這一去就成了永別。
從方誌敏走開始,粟裕就一直焦急的等著方誌敏和主力軍的訊息,一天,兩天、三天......一直都沒有訊息。
直到一個星期之後,紅十軍團全軍覆滅,方誌敏、劉疇西被俘,最終犧牲了。聽到訊息的粟裕暗暗記住了國民黨指揮官的名字,在13年後的濟南戰役中,粟裕大喊:"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王耀武就是當年追擊紅十軍團的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