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新疆歷史遺址活化利用密碼何在?

2023-12-31歷史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31日電 (喇小飛)新疆位於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地段,東西方多種文明在此交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新疆遺留了大量彌足珍貴的歷史遺址,如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遺址、奇台縣石城子遺址、霍城縣惠遠古城遺址和伊犁將軍府等。

近年來,透過現代技術手段與科學考古保護開發,新疆諸多歷史遺址逐漸擺脫因自然和人為因素造成毀壞的境地,重新煥發生機,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成效顯著,生動形象地向人們展示了多元薈萃的新疆歷史文化。

歷史遺址承載著厚重文明價值

拜城縣克孜爾石窟、昭蘇縣格登山碑、吐魯番市坎兒井…行走在散布於新疆各地的古代遺址中,流動的時間在這裏留下歷史的蛛絲馬跡。從先秦時期到明清,數以百計的古代遺址以其承載的厚重歷史與文明價值,向人們訴說著中華文明的悠久、包容與多元。

考古發掘後保護起來的奇台石城子遺址。喇小飛攝

據文物普查結果統計,目前新疆已知留存先秦至明清時期的古代城址約370個,其中漢至唐時期的古代城址約250個。

「我們看到的石城子遺址位於聯接天山南北的重要通道之上,軍事防禦色彩十分濃厚。從目前發掘情況看,屬於軍屯性質的邊城,所出土的建築材料與陶器都具有十分鮮明的漢式風格。根據此城地理位置、附近地形、出土器物結合文獻記載考證,石城子遺址是東漢時期耿恭駐守的疏勒城,實證了兩漢時期西域都護府有效管轄西域軍政事務的歷史事實。」奇台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文物室主任石永峰說。

作為迄今為止新疆發現的唯一一處年代準確可靠、形制基本完整、保存情況完好、文化特征鮮明的漢代古遺址,奇台石城子遺址的發現發掘在新疆地區考古學文化斷代上具備標尺意義。

「透過復原研究,在歷史遺址現場發現更多建築歷史資訊,可以提升考古認知建築遺址的水平,提高建築遺址場景的歷史完整性和歷史真實性,幫助我們見證古代遺址所承載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石永峰說。

保護開發「雙迴圈」

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境內的惠遠古城,是新疆通往中亞的重要通道。1762年,清朝政府為加強對新疆地區的管轄和治理,設立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簡稱伊犁將軍),府治惠遠城,並陸續在其周圍建起八座衛星城,統稱「伊犁九城」。

圖為惠遠古城伊犁將軍府景區修繕完成的內部。喇小飛攝

惠遠古城曾經威名赫赫、繁花似錦,盛極一時,被譽為‘小北京’,是新疆當時最大的城市。記者近日走進惠遠古城伊犁將軍府景區探訪,院內大炮、石獅、古榆等風物歷經百余年風剝雨蝕仍屹立不倒,講述著這座邊陲重鎮的英雄史詩,來此研學遊的學生和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

「經過十余年的專業修復,古城基本恢復原來的形制,並作為景區對外開放。」霍城縣文旅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夏永成說,「這些年,惠遠古城景區充分發揮文化、地理優勢,開發多樣化、多元化、精品化的文化旅遊產品,旅遊服務軟硬件水平不斷提升,景區業態也在不斷增加。」

據介紹,2022年,霍城縣還投入5050萬元對惠遠古城景區旅遊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改造提升,建設伊犁將軍府遊客中心、惠遠古城演藝中心等基礎設施,能夠更好地滿足遊客的多樣化需求。

科技手段讓文物「開口」說話

「北庭高昌回鶻佛寺遺址博物館內采用了多通道沈浸式數碼影片、實體沙盤數碼投影和三維數據模型的聯屏互動操作等科技手段,能讓前來參觀的遊客對遺址內部的結構產生較為直觀的認識。」北庭學研究院學術研究科科長胡濤說。

圖為北庭高昌回鶻佛寺遺址博物館的數碼化展廳。喇小飛攝

高昌回鶻佛寺遺址博物館是北庭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重要組成部份。作為新疆首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北庭故城如今已是集考古、科研、保護和觀光於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近年來,隨著測繪、遙感技術、3D建模等現代技術手段的普及套用,考古工作人員能夠更好地發掘歷史遺址的原初面貌,為歷史研究提供更多佐證。

「讓我們跟隨大螢幕一起走進佛寺,穿越千年時光回到過去。」在講解員的引導下,記者與前來參觀的遊客一同駐足5D沈浸式體驗區,與數碼螢幕裏展現的完整寺院、逼真佛像、精美壁畫進行「零距離」接觸。

2021年,高昌回鶻佛寺遺址博物館建成數碼化展示平台,采用國內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展示器材來呈現遺址全貌及出土的重要文物,讓曾經莊嚴肅穆的高昌回鶻佛寺在世人面前重現光彩。

「透過數碼化展示平台,我們讓原本損毀的佛像、壁畫重新煥發生機,館內還有專業講解員指導遊客在數碼展台上操作修復殘損的佛像和壁畫,讓文物‘開口’說話。」北庭學研究院館員楊傳宇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