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南朝陳的悲歌:基本盤太弱,躺平還是勵精圖治,都會滅亡

2024-01-27歷史

南北朝時代,論帝王整體水平,以及皇室內部穩定程度,南朝陳第一,估計沒人敢說第二。陳武帝、陳文帝、陳宣帝都勵精圖治,銳意進取,不甘於現狀,但回天乏術。

589年,楊堅出兵南征,數十萬大軍分路進攻,陳後主成為俘虜。至此,立國32年,共5位帝王的「南朝陳」滅亡,隋朝統一。

昏君、暴君叠出的南北朝,劉子業、劉彧、劉昱、蕭寶卷、宇文赟、高洋、高緯等帝王之殘暴,估計楊廣都自愧不如。南朝宋、齊、梁滅亡;北齊滅亡,北周被楊堅取代,都咎由自取。

南朝陳,即便是末代帝王陳叔寶,也只是喜歡詩歌、書畫,愛好飲酒,只是庸君而已。與劉子業相比,陳叔寶距離「暴」字,中間還隔著一個楊廣。

作為南朝最後一個朝代,陳被隋朝所滅,是歷史的必然。無論帝王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國運,南朝陳已經沒有翻盤的可能;無論是勵精圖治,還是躺平,結果都一樣,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對南朝陳而言,接手的江山千瘡百孔,不該失去的東西,都全部遺失,基本盤太弱。如果不是對手糊塗,即便李世民穿越而來,都救不了南朝。

420年,劉裕取代東晉,建國宋,史稱「南朝宋」,拉開了南朝序幕。439年,拓跋燾重新統一黃河流域,北魏控制中原,這是北朝。

劉裕時代,南朝實力碾壓北朝,具備戰略優勢。但是,南朝宋內鬥太厲害,自己削弱實力。元兇之亂、劉義宣之戰、劉誕之亂、義嘉之亂接踵而來,南朝狼煙四起。

蕭道成建立南朝齊之後,也上演劉宋模式,宗室相互攻伐,血流成河。梁武帝蕭衍繼位後,南朝梁一度繁榮昌盛,但梁武帝晚年昏庸,釀成侯景之亂。

其中,義嘉之亂、侯景之亂,對南朝影響可謂是淪陷性打擊,難以力挽狂瀾,出現奇跡的可能性非常低。

南朝對抗北朝,即便談不上優勢,也要具備資本,離不開這幾個條件,南朝陳都不足。

第一,高素質的帝王,類似劉裕。

南朝陳帝王,陳武帝、陳文帝、陳宣帝都不錯,也算是一代雄主。其中,呂思勉眼中的陳武帝比李世民厲害;陳文帝、陳宣帝是中上等君王,在南北朝時期也足夠優秀。

如果處在太平盛世,或者北方混戰(類似十六國)時代,陳文帝、陳宣帝守住長江以南,並有所發展,應該還是可以。但是,想要逆襲成功,以絕對劣勢,成功翻盤,概率幾乎是零,他們能力有限。

北魏孝文帝、西魏宇文泰改革之後,北朝內部的凝聚力與向心力,都遠非十六國時代可比。此時,北方胡漢融和,門閥團結,勃勃生機,發展勢頭很好。

第二,擁有足夠數量的人口,保證兵員與財稅。

南北朝時期,長期戰亂之下,能統計上來的人口估計四千萬,門閥士族隱瞞的戶口不算。那麽,南朝陳究竟是多少呢?

北周、北齊、南朝三足鼎立,北齊實力最強,人口最多。周武帝滅北齊時,即便經過高氏家族的摧殘與戰爭的破壞,人口都接近兩千萬,比北周還要多。

北周、北齊整合之後,隋朝取而代之,人口三千多萬。這一數碼,比唐朝建國時人口還要多。相對南朝而言,隋朝優勢非常明顯。

589年,南朝陳滅亡,被編入戶籍的有50萬戶。平均每家五口計算,也就250萬人。之所以如此,除了門閥隱瞞,南朝陳疆域縮水是關鍵。

第三,至少控制淮南,荊州、襄陽,能拿下四川更好。

南朝宋建立之初,疆域最大,包括河南、山東、淮北、淮南、荊州、襄陽、四川在內。此時,南朝宋已經接近統一,除了河北、陜西、山西在北魏手裏,其他都是南朝的疆土。

那麽,南朝陳的疆域呢?很遺憾,只有三吳一帶,嶺南人口不多且實際控制並不強,可以忽略不計。

劉裕死後,4位元輔政大臣與少帝劉義符爭奪權力,北魏明元帝南征,奪走了河南地區。此後,劉義隆的三次元嘉北伐,主戰場都在河南,卻未能拿回來,還讓拓跋燾飲馬長江。

山東、淮北則在義嘉之亂遺失。南朝宋內鬥,劉彧耀武揚威,薛安都一怒之下叛變,南朝遺失了青州、冀州、兗州、徐州,以及豫州的一部份。此後,淮南成為戰場。

侯景之亂,南朝梁內鬥,諸侯王見死不救,對南朝的打擊是淪陷性。侯景之亂期間,北齊奪走淮南,西魏(北周)攻取四川、襄陽。不久,宇文泰出兵南征,滅了梁元帝,拿下荊州。

陳霸先,侯景之亂的贏家之一,建立南朝陳。此時,南朝的疆域,局限在三吳一帶,且因戰亂而人煙稀少,經濟蕭條,已經沒能力與北朝抗衡。

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兵力主要來自流民,如徐州、兗州、青州集團,以及荊州、雍州集團。這些北方流民,戰鬥力強悍,又想收復失地,故而特別能打。

南朝陳時期,這些傳統的「流民遷移地」已經落到北朝手裏。如此,南朝陳不但兵力不足,還沒有防線,此時京師建康(南京)成為前線,沒有戰略縱深,更別說回旋余地。

557年,陳霸先建立南朝陳,處境比三國末年的東吳還要糟糕。要知道,東吳還能控制荊州,幾乎全據長江,具備與西晉掰手腕的一定資本。

北方征討南方,主要是三條路線:川蜀東征,河南、陜西出襄陽、荊州,另一條則是徐州,走淮南。南方想要立足,至少控制荊州、徐州,建立起戰略屏障,而南朝陳一個都沒有。

糟糕的處境以及弱小的實力,南朝只能向北朝稱臣,連正統的資格都沒有。但是,陳武帝、陳文帝、陳宣帝都不願意坐以待斃,而是勵精圖治,尋找機會。

陳武帝之後,陳文帝消滅了上遊的王琳,又兩次擊敗北齊南征,還重新控制了嶺南,使得陳朝能站穩腳跟。陳宣帝則兩次北伐,從北齊手裏收復淮南,但很快就被北周搶走。

陳宣帝兩次北伐,主帥都是吳明徹,他位列武廟七十二將,能力可以。但是,南北力量對比懸殊,吳明徹也沒辦法,陳宣帝也經不起消耗戰。

攻取淮南,陳宣帝還想奪取淮北,爭取戰略縱深,結果非但不成功,連剛到手不久的淮南也丟了。

578年,吳明徹第二次北伐,淪為北周俘虜。4年後,陳宣帝駕崩,此時隋朝已經建立2年。7年後,隋文帝出兵南征,陳叔寶成為俘虜,南朝滅亡,華夏再次統一。

南朝君王勵精圖治,但基本盤太弱,以三吳之地抗衡勃勃生機的北朝,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即便給南朝陳一次「淝水之戰」,擊敗了南征的隋軍,也不可能擴大戰果,楊堅休養生息後,南朝一樣耗不起。

劉裕死後,宗室無休止的內訌與戰亂,幾乎耗盡了南朝的元氣。到南朝陳建立的時候,江南氣數已盡,即便秦始皇、漢武帝、李世民、朱元璋穿越,都難以扭轉乾坤。

南朝陳是否滅亡,或者說何時滅亡,不在於陳武帝、陳文帝、陳宣帝這些明君是否勵精圖治,也不在於陳叔寶多喜歡詩詞書畫或飲酒,而是北朝整合資源的時間與速度。

如果周武帝宇文邕不英年早逝,也許南朝陳就亡在陳宣帝手裏。578年,宇文邕病逝,北方已經統一,卻天不假年。宇文邕活著,楊堅、尉遲迥都是手下,南朝滅亡時間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