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建國初期中國欠86億軍火債,蘇聯向中國逼債,毛主席:五年內還清

2024-02-17歷史

前言

「還!必須還!五年之內中國會還清蘇聯的所有欠款!

毛主席看著小同誌遞上來的訊息既憤怒又無奈, 因為此時正是中國經歷最艱難的時刻, 一邊是全國各地鬧饑荒的訊息不停傳來一邊則是赫魯曉夫當眾為難,要求立馬償還史太林在位期間86億債務。

主席深知此時向蘇聯低頭意味著什麽,所以只好選擇徹底償還這筆債務,從而實作中國獨立自主。 那麽中國為什麽會欠蘇聯那麽多錢? 毛主席又是如何在五年之內還清的呢?下面小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86億債務是如何欠下的, 這就要從1950年韓戰爆發開始說起。韓戰始原本是北韓半島南北雙方的沖突,卻迅速演變成一場國際化的戰爭。當時北韓人民軍以壓倒性的優勢迫使南韓軍隊不斷撤退,幾乎占領整個半島。

美國出於戰略考慮,介入戰爭以支持南韓,阻止共產主義的擴張。美軍及其聯合國盟軍的介入,改變了戰局。北韓軍隊開始節節敗退,美軍更是越過三八線, 進入北韓境內,甚至對中國邊境城市丹東進行了轟炸。

這一舉動激起了中國的強烈反應。 當時的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和周恩來堅決決定出兵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充滿士氣地跨過鴨綠江,開啟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國家建設初期,工業基礎薄弱,軍工產業更是落後,國內經濟承受著巨大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支持戰爭的需要, 中國領導層向蘇聯尋求幫助。

而蘇聯作為北韓的主要盟友,對韓戰的走向也非常關註。蘇聯希望有力量能夠阻擋美軍的進攻,同時也避免直接與美國發生沖突,以免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 在雙方多輪談判後,蘇聯同意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 但這其中有很大一部份需要中國支付。

蘇聯向中國提供的裝備主要是二戰期間的舊型號,甚至有些經過簡單翻新再使用。這批裝備包括了輕重型武器,覆蓋了地面到空中的多個領域,為中國人民誌願軍的作戰提供了重要支持。 這筆巨額的軍事支出對於經濟基礎薄弱的中國來說, 無疑是一個沈重的負擔。

蘇聯在旅順港的行為也加劇了這一債務。1955年蘇聯軍隊從遼東半島的旅順撤退,旅順作為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港口城市, 曾經歷多次外國侵占,包括沙俄和日本。 二戰結束後,蘇聯占領東北地區,並在旅順建立了規模龐大的海空軍基地。隨著1953年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蘇聯承諾將旅順歸還中國,而這一承諾在1955年得以兌現。

在撤離前夕蘇聯以半價向中國出售了旅順的全部軍事設施, 其中包括碼頭、倉庫、工廠、車輛、船只和飛機等重要器材。這一交易實際上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完備的海空軍基地。盡管這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政負擔,但同時也是建立現代軍事力量的關鍵一步。

在1956年至1960年的五年間,蘇聯對中國的援助進一步擴充套件到工業建設領域。蘇聯提供了304個專案的技術和器材支持,這些專案廣泛涵蓋了鋼鐵、煤炭、電力、化工、機械和輕工等多個行業。這些援助對於當時正處於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中國具有深遠的意義,它們顯著提升了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 並培養了一大批工程技術人才。

蘇聯在這些工業專案中不僅提供了先進的器材和材料,還派遣了眾多專家和技術人員。部份援助以無息或低息貸款的形式提供,而其他部份則是基於援助或合作協定。 這一舉措不僅加速了中國工業的現代化行程, 也加深了兩國在科技和工業領域的合作。

這些援助和貸款對中國的經濟造成了巨大壓力。這筆債務在當時幾乎相當於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挑戰。 雖然這些投資在長遠來看為中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但短期內的經濟負擔和償債壓力對國家的財政和經濟政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國經歷了一段極為艱難的時期,被稱為「三年自然災害」。這一時期全國範圍內的糧食產量急劇下降, 給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面臨著巨額的債務,特別是對蘇聯的債務,成為了一個緊迫的問題。

毛澤東主席憑借其深刻的洞察力,意識到蘇聯對農業物資的迫切需求。 蘇聯雖然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但其高緯度地理位置限制了其農業生產能力。基於這一點,中國提出了一項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用農業產品和礦產資源來抵償債務。

為應對這一挑戰,中國開始調整其經濟結構, 特別是農業生產的最佳化。政府鼓勵農民增加糧食和現金作物的產量,以提高出口收入。這其中,河南省的農產品,如生豬、雞蛋和蘋果,成為償還蘇聯債務的重要商品。

鄭州市的肉聯加工廠成為了這一戰略的重要部份。該工廠在冬季的半年時間裏,每天加工逾5000頭豬。這些豬肉不再進入國內市場,而是被轉化為外匯,用以償還蘇聯的債務。 這種情況導致當地市場上豬肉供應緊張。

同時為滿足蘇聯對進口品質的要求,中國還制定了嚴格的出口標準。 例如,蘇聯對從中國進口的蘋果提出了特定的大小標準, 只有符合規定尺寸的蘋果才能被接受。這一標準促使中國的蘋果生產商提高了果實的質素和規格,以滿足出口需求。

在1960年至1965年的五年間, 中國向蘇聯出口了價值約6.5億美元的各種物資, 這些物資不僅涵蓋了農產品,還包括了工業制品和消費品。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中國在國際貿易方面的活躍,也顯示了其解決國際債務問題的決心。

中國利用其豐富的礦產資源作為還債的另一重要手段。 中國擁有大量的稀有金屬礦產,如鎢、銻、鉛和錫等,這些都是蘇聯急需的戰略物資。其中位於新疆阿爾泰山脈南麓的可可托海礦區,尤其是其三號礦坑,成為中國償還債務的主力軍。這個礦區不僅擁有豐富的金屬礦物資源,而且具有重要的地質價值。

可可托海的三號礦坑,因其深度達1200米和豐富的礦物種類, 被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1959年至1978年的礦產開采期間,三號礦坑產出的金屬礦物價值高達6.6億美元。這些礦物不僅幫助中國償還了大部份債務,而且以低於國際市場價格20%到30%的價格出售給蘇聯。

這些犧牲和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在短短五年內,中國不僅成功償還了債務,還開始了工業和科技領域的自主發展。 特別是在核技術方面,中國的科研團隊投入了大量精力, 最終成功研發了自己的核武器,標誌著國家在科技領域的重要突破。

經歷了這段艱難的歷史後,中國逐漸在世界舞台上站穩了腳跟,不僅在經濟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也在國際政治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段經歷不僅展示了中國人民的堅韌和勇氣,也是中國現代化行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透過這段歷史,我們可以深刻理解中國如何在困難時期透過自力更生和堅定不移的努力, 實作了國家的崛起和發展。

那中蘇關系又為何破裂呢?中蘇之間的關系曾經是基於共同的意識形態和歷史經歷而建立的緊密聯盟。 在二戰期間兩國都是抗擊法西斯的同盟國,這進一步加深了他們之間的友好關系。盡管蘇聯對中國提供了許多支持,但這段關系的裂痕早在抗日戰爭期間就已經顯現。

在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歷史中,蘇聯曾派遣顧問如王明、博古等人來協助中國共產黨,這些顧問的策略並未帶來預期的成功。 反圍剿戰爭的多次失敗導致了中國共產黨對蘇聯顧問的信任度下降, 最終導致了他們的撤離。

蘇聯對這一決策感到不滿,此舉標誌著中蘇關系的首次重大裂痕。盡管在隨後的抗日戰爭中,中蘇兩國仍然站在同一戰線上, 但是在戰爭期間和結束前夕的一系列事件進一步加劇了兩國間的緊張關系。 特別是蘇聯與國民政府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蘇聯在中華民族解放鬥爭中的矛盾立場。

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 蘇聯迅速轉變了其立場,與新中國建立了更緊密的關系。 這種轉變雖然加強了兩國在某些領域的合作,但也暴露了中蘇關系的不平等本質。蘇聯的援助雖然對中國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對中國主權的某種程度的幹涉。

到了1958年,隨著蘇聯提出在中國建立長波電台和聯合艦隊的要求, 中蘇關系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中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對於保護自身的獨立和主權持有堅定立場。中國拒絕了蘇聯的這一提議,這一拒絕標誌著兩國關系的轉折點。

隨著關系的惡化,蘇聯開始撤回在中國的專家和技術資料,這一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工業和科技發展, 這也促使中國加快了自主發展的步伐, 更加註重國內的科技創新和工業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