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計一城一地的得失——粟裕蘇中八戰圍攻海安

2024-07-18歷史

1946年9月,粟裕大將在華中戰場上的一次戰略抉擇——堅持圍攻海安,而非即時增援兩淮,便是一個充滿爭議與深思的案例。這一決策,不僅關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更觸及到戰略眼光與靈活應變之間的微妙平衡。


一、戰略背景:兩淮的空虛與海安的誘惑

1947年8月底我軍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這個戰略形勢大好,粟裕大將計劃拿下海安,然後收復揚州泰州,再出擊淮南回復失地。國民黨軍隊在華中戰場也進行了重新部署,蘇中地區轉入守勢,而以李延年集團分三路向我淮北和蘇北發起攻擊,試圖截斷我軍與山東聯系,然後聚而殲之。面對敵軍此攻勢,在淮北作戰的陳毅元帥陷入兩難,如果確保兩淮,則北路敵軍勢必一路向東攻占沭陽,切斷我軍後路。陳毅元帥權衡再三,決定留下華中9縱守兩淮,而轉移主力於北線,打擊進攻之敵,確保山東與華中之聯系。

但如此布置,造成兩淮(淮安、淮陰)地區出現了短暫的兵力空虛。9月5日,粟裕雖然看到了兩淮空虛的形勢,但面對似乎唾手可得的海安對於粟裕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目標。面對新的戰略形勢,粟裕大將也面臨著兩難選擇:是填補兩淮空虛加強防禦;還是堅持當前任務,徹底攻克海安,擴大戰果。


二、決策過程:堅持與猶豫的交織

面臨兩難選擇,粟裕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要求陳老總留下2縱確保兩淮安全,自己則繼續圍攻海安。然而,陳老總出於全域考慮,如果留下2縱,則手上兵力不足以打擊李延年北路之敵,所以並未采納這一建議。但粟裕面對海安的誘惑,難以割舍,依然堅持原有的作戰計劃,於9月7日決定先打下海安,然後再轉移主力於兩淮填補空虛。這種堅持,一方面體現了他對可能迅速拿下海安的堅定信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對戰略形勢判斷的自信與執著。然而,正是這種堅持,在後來的局勢發展證明,這是計較一城一地得失的嚴重失誤。

三、戰略失誤:錯失良機與戰略困境

9月10日,我軍判明了敵軍對兩淮的主攻,陳老總不得不調集5旅和皮旅緊急增援。而此時的粟裕,盡管面臨外界壓力,仍試圖進行最後努力拿下海安。直至9月11日,軍委明確下令華中主力1、6師增援兩淮,粟裕才在12日午夜最終撤出戰鬥。然而,由於長時間的圍攻,1、6師已消耗甚巨,需要數日的休整才能恢復戰鬥力,這直接導致它們未能及時參與兩淮保衛戰。

四、指揮員的誤算

粟裕大將執著要拿下海安,我感覺還是在於樂觀判斷能速決戰。當時我軍兵力包括1,6師,5旅,7縱,特務團達4萬余人,而海安守軍僅約7000人。然從8月30日晚行動到9月12日午夜撤出,整整13天未能攻克。

戰鬥場景圖


五、結果反思:戰略眼光與靈活應變的平衡

兩淮的最終失陷,不僅標誌著華中解放軍的一次重大戰略挫折,也深刻影響了整個華中戰場的戰略格局。粟裕圍攻海安的決策,雖然從戰術層面看有其合理性,但從戰略高度審視,則顯得過於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忽視了戰場形勢的快速變化與全域利益的考量。

作為一個指揮員,特別是一個戰略級別指揮員,必須要著眼全域,而不能盯著局面的眼前利益,作戰計劃必須按照不斷變化的戰場形勢而進行變化,更不能存有僥幸心理,以為敵軍會跟著你的時間表去走。戰場永遠的對的,不對的是人,只有人去適應戰場,而不能戰場來適應人,所以,有的網友把兩淮的失利完全甩鍋給陳老總是不客觀的。

參考資料:【華東解放紀實】【粟裕文選】【華中野戰軍第一師海安戰鬥總結】

上一篇:【「不計一城一地得失」不是戰敗的遮羞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