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6-7月,豫東戰役正在中原大地上激烈地進行。此戰是解放戰爭期間國共雙方在中原地區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兵團作戰。在粟裕後來的回憶之中,豫東戰役是「最復雜、最劇烈、最艱苦」的戰役。豫東戰役,我軍參戰部隊達20萬人,國民黨軍參戰部隊則超過25萬人。解放軍以傷亡33000人的代價,殲滅了區壽年兵團,差點殲滅黃百韜的25師,打擊了邱清泉兵團,消滅敵人94000人。然而戰後雙方都認為自己打贏了,這在國共數十年兵戎相交的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一樁奇事。
01 粟裕的KPI:殲敵10萬
豫東戰役之前,粟裕認為可以在中原打場大的殲滅戰。主席就向粟裕提出了殲敵10-11旅的作戰目標。當時中原地區的國民黨軍,一個作戰旅實際上和一個師的兵力相當,大約8000人左右。這樣算下來,10-11個旅就在10萬人上下。這個數碼實際上和粟裕當時能指揮的總兵力是差不多的。1948年國民黨軍在中原地區有25個整編師,共57個旅,這只是正規軍的數碼。在總兵力和武器裝備上,我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都沒有優勢可言。盡管壓力很大,但粟裕仍有信心在中原戰場透過實戰來驗證自己的戰略構想。
02 先開啟封,再滅援敵
粟裕將第一戰選在了開封。
經典的圍城打援,開封作為當時河南省會,如果被我軍攻克將對整個中原戰場產生極大影響。開封一旦有遺失的風險,蔣介石一定會調集部隊來救。這就給粟裕提供了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機會。當時國民黨軍主力離開封較遠,距離大都在100多公裏以上。開封守軍正規軍只有一個整編66師,其他都是地方部隊。整體作戰能力不強,我軍在攻打洛陽等地的戰鬥裏逐漸積累了攻打大城市的經驗。
國民黨軍沒有想到粟裕會先開啟封,都認為第5軍是粟裕的首要目標,各部隊都加急向第5軍靠攏。開封城內工事還在修繕,彈藥糧食等作戰物資也沒有儲備足夠。這一切都為粟裕計劃的「圍城打援」創造了可能性和可行性。1948年6月17日,華東野戰軍第3,第8縱隊向開封發起奇襲。我軍猛攻之下,開封很快城破。解放軍攻入城內,省政府和開封綏靖公署很快被我軍攻占。開封城內只剩下龍亭還在國民黨軍手中。
龍亭,是整編66師的指揮部,在宋代故宮遺址上。台基有13米高,為堅固圍墻所包圍,國民黨守軍炮兵陣地設在龍亭北面的運動場上。要攻下龍亭,只能透過潘家湖和楊家湖中間一條道路。而66師設定了嚴密的火力點封鎖這條道路。我3縱和8縱多次發起進攻,都無功而返。我軍調來火炮靠近轟擊,摧毀大部份工事後,沖上前與守軍展開激烈肉搏。激戰5個小時才拿下龍亭。攻克開封的戰鬥,我軍傷亡11623人,敵人傷亡12122人,被俘26113人。
03 殲滅區壽年兵團
丟了開封,蔣介石震怒。在蔣介石的命令下,邱清泉兵團、劉汝明部、區壽年兵團兵分兩路向開封進逼,意圖咬住粟裕主力,在開封地區決戰。粟裕開啟封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敵人援軍,並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國民黨軍兵分兩路,就正中了粟裕下懷。
粟裕果斷下令放棄開封,迅速機動在野戰中集中兵力消滅敵人。
那打誰呢?
區壽年出身粵軍,不是蔣的嫡系部隊。曾參加過反蔣的「福建事變」,對蔣的忠誠度有限,實力較弱,在戰場上首要目標是保存自己實力。區壽年為人一向謹慎多疑,也無意去搶收復開封的首功。因此部隊推進很慢,而邱兵團則推進快速。這樣一來,區壽年兵團和邱清泉兵團之間拉開了40公裏的距離。因此,粟裕將目標對準了區壽年兵團。
6月29日晨,區壽年兵團被包圍。我華東野戰軍第1、4、6縱隊和中原野戰軍11縱隊負責圍殲區壽年;第3、8、10縱隊和兩廣縱隊負責阻擊邱清泉部。中原野戰軍9縱則負責擋住鄭州方向的敵軍。邱清泉兵團為了救援區壽年兵團,推進速度驚人。殘酷的阻擊戰很快就打響了。邱清泉的第5軍是國民黨5大主力之一,裝備好,戰鬥力強。敵我雙方在陣地上反復拉鋸,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情況反復出現。
戰鬥最激烈的地方出現在桃林崗。桃林崗是邱兵團援助的必經之路,宋時輪的10縱守在這裏。戰鬥一開始,國民黨軍就投入猛烈的火力,飛機轟炸,大炮轟擊,彈如雨下。陣地上一片火海,敵人督戰隊在後,沖擊隊在前,一波一波的發起沖鋒。激戰到後來,陣地上已經沒有可以燃燒的東西,冒著火焰的只能是雙方的屍體。即使這樣,10縱也沒有丟掉陣地,牢牢地把邱兵團擋在桃花崗。阻擊邱兵團的戰役整整打了10天10夜,最終邱兵團「無法進展」。區壽年兵團被包圍在龍王店一帶,我軍經過艱苦的戰鬥陸續消滅了外圍楊拐村、陳小樓村的守軍。於7月1日晚,向區壽年發起總攻。
炮火轟擊一小時後,1縱從南、4縱從西、6縱從東三個方向同時突擊。7月1日22時,我軍從3個方向都成功突破敵軍防線,合圍了區壽年的指揮部。區壽年企圖乘坦克突圍,在突圍過程中被我軍俘虜。至此,區壽年兵團被我解放軍成功消滅。
04 黃百韜突然出現
消滅區壽年兵團後,粟裕部隊原計劃迅速撤離。但這個時候黃百韜的第25師突破中原野戰軍的阻擊,突然出現在龍王店以東20多公裏的帝丘店。正好擋住了華野部隊預定的撤出戰場路線。我軍還攜帶大批傷員,一旦不能快速突破黃百韜的25師,很可能被邱清泉、胡璉等部追上,戰場形態將快速惡化。粟裕決定趁黃百韜部隊長途奔襲,立足未穩之際,迅速猛攻,給予敵人沈重打擊,即便不能全殲對手,也要打掉敵軍的機動追擊能力,為最終撤出戰場提供空間。
7月5日,粟裕對黃百韜兵團發起總攻,然而由於戰鬥倉促,部隊連續作戰十分疲勞,戰鬥進行的非常艱難。激戰一天後,我軍付出重大傷亡後殲滅了黃百韜的三個團,敵人剩余部隊被壓縮到帝丘店鎮,基本喪失了機動能力。黃百韜已經開始燒毀檔,準備做最後的戰鬥了。如果這個時候一鼓作氣,黃百韜的末日就會提前到來。然而戰場瞬息萬變,邱清泉兵團繞過華野正面阻擊部隊,從右側實施迂回,一舉突入華野縱深,讓正在圍攻黃百韜的三個縱隊腹背受敵。面對這樣的情況,粟裕不得不下令部隊在晚間撤出戰鬥,向睢縣以北和魯西南轉移。至此,豫東戰役結束。
05 誰贏了?
我們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麽兩軍都認為自己贏了呢?首先站在國民黨軍隊的角度來看。雖然區壽年兵團被殲滅,但是戰役最後黃百韜的25師拖住華野,邱清泉兵團突然的迂回攻擊,使得華野無法從容撤退,損失3萬人的同時,還被迫丟下了大量俘虜和傷員,據後來統計被俘者達3598人。黃百韜還被老蔣親令嘉獎。難怪,國民黨軍會大肆宣傳「黃泛區大捷」(豫東戰役,國民黨軍成為黃泛區戰役)。那麽真的是這樣嗎?豫東戰役既有城市攻堅戰,又有野外大兵團對決,戰役的困難程度和後面的淮海戰役相比也不遑多讓。
豫東戰役在戰術上說明我軍的作戰能力已經有長足進步,既能奪取大中型城市,也能在運動戰中殲滅敵人大兵團;在心理上打擊國民黨軍的士氣,從此國民黨軍在中原戰場守城也不再有足夠信心,去增援害怕被打援,野戰又力不從心,單個兵團不敢單獨行動,不敢離開交通線和據點;
而從全國解放戰爭戰略大局來看,豫東戰役吸引了國民黨機動兵團,有力地支援了山東戰場的兗州、泰安戰鬥,為濟南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許世友、譚震林部乘機攻占兗州、泰安,截斷濟南和徐州的聯系,孤立了濟南城中的王耀武。而豫東戰役對國民黨士氣打擊,也使得後來在濟南戰役裏敵人援軍遲遲不敢北上增援濟南。可以說,豫東戰役拉開了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序幕,為後來解放戰爭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