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周氏與王氏不共戴天,那麽王敦攻打石頭城時,周劄為何不戰而降?

2024-05-31歷史

周劄不出名,但他爹的名字幾乎無人不曉,他就是「周處除三害」的主人公周處。王敦發動叛亂時,負責鎮守石頭城的周劄居然投降了仇人王敦,導致建康淪陷。

周劄的投降行為很難用「貪生怕死」,或者「政治獻金」來解釋,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就得從耳熟能詳的「周處除三害」談起。

【周處除三害】的故事見於【世說新語】:

周處少年時期 「兇強俠氣,為鄉裏所患」 ,與長橋蛟龍、南山猛虎並稱「三害」。有人遊說周處,希望他能為民除害,周處欣然答應。他首先上山刺殺了猛虎,又跳入水中搏殺蛟龍。雙方在水中遊行數十裏,惡鬥三天三夜後都不見了。

當周處殺死蛟龍,一身疲憊地回到鎮子裏時,發現全體老百姓都在街上慶賀「三害」已除。現實給了周處當頭一棒,也讓他反思自己的過去,於是他決定向吳興名士陸機、陸雲兄弟求教。

經過陸雲的點撥,周處幡然悔悟,從此他洗心革面,並走上了仕途,成為晉朝忠烈悍勇的將軍。

元康七年(297年),周處奉命率軍平定氐人齊萬年的叛亂,在明知遭到奸臣陷害的情況下,他依然飛蛾撲火,血戰而死,壯烈殉國。

不知道大家讀完這個故事有沒有「開個小差」,問幾個「跑題」的疑問:周處憑什麽能橫行鄉裏?他有什麽資格可以跟陸機、陸雲這樣的名家交流?幡然悔悟的惡少年轉身就能進入官場,而且成為名士,他哪來這麽大的能量?

事實上,周處絕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個「出身低微」的惡霸少年,而是豪門子弟。他的父親就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周魴,他的家族就是「江南強宗義興周氏」。

跟北方士族集團一樣,江南也有地產高門,最出名的當屬吳郡四姓張氏、朱氏、陸氏、顧氏,以及會稽四姓孔氏、魏氏、虞氏、賀氏。

這些家族具有鮮明的傳統士族階級特色,即以讀書進階為目標,而義興周氏和吳興沈氏走的卻是另一條路,他們以「武功」為主,被世人稱為 「江東之豪,莫強周沈」

用通俗的話講就是,陸氏、顧氏等家族叫「文宗」,周氏、沈氏卻是「武宗」、「強宗」。

武功世家出身的周處自幼好勇鬥狠,咱們是不是找到根源了?事實上,周、沈兩大家族的立足之根就是帶有一定「黑色」標記的家族勢力。

周處有三個兒子,十幾個孫子,大多數都是武將,其中長子周玘名氣最大。周玘一生「三定江南」,為西晉王朝在江南的統治立下赫赫戰功。

周劄也不遑多讓,早年他曾經追隨哥哥參加過「三定江南」的戰鬥。

永嘉之亂後,大批北方士族「衣冠南渡」,周劄積極配合司馬睿,平定了由侄子周勰策劃的叛亂,為司馬政權建立東晉朝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因此,他被晉元帝加封為右將軍、都督石頭水陸軍事。

不久,晉元帝與王導、王敦兄弟爆發激烈的權力鬥爭,王導被廢黜,王敦一怒之下在江陵舉兵。王敦大軍勢如破竹,月余就抵達建康附近。

叛軍將攻擊點放在了周劄所鎮守的石頭城。石頭城地處秦淮河和長江的交叉口,它「因山以為城,因江以為池,地形險固,尤有奇勢」,號稱「第一軍事要塞」。

然而,王敦還沒擼起袖子,周劄就宣布投降了。周劄的不戰而降使得建康門戶大開。

晉元帝得知訊息後大驚失色,他立刻派人前去攻打石頭城,可惜被王敦擊潰了,於是晉元帝敗退台城。

不久,晉元帝被迫殺了親信刁協,並將他的人頭送給王敦,試圖向王敦求和。但王敦並不滿足,繼續以武力威脅台城。最終晉元帝被迫低頭,成了王敦的傀儡。

戰後,王敦加封周劄為光祿勛、尚書,不久又改任他為右將軍、會稽內史。

周劄不是晉元帝的「忠臣」嗎?怎麽會不放一槍一彈就投降王敦了呢?

史書的說法是周劄「少恩,兵不為用」,因此沒有戰鬥力,這就是王敦沒有攻打金城,而是選擇了石頭城的原因。

為了佐證這個說法,【晉書】補充說:

「劄性貪財好色,惟以業產為務。兵至之日,庫中有精杖,外白以配兵,劄猶惜不與,以弊者給之,其鄙吝如此,故士卒莫為之用。」

原來周劄貪婪,就想著將每一分錢往家裏摟,庫房裏明明有精良的裝備他也舍不得用,而是給士兵們配備劣質產品,導致士兵們很鄙視他。

這確實是個大問題,不過,士兵們是否「為之用」,是不是「有戰鬥力」,得透過實戰才能檢驗,至少放兩槍嘛,周劄為何不做任何抵抗呢?難道他早已經與王敦沆瀣一氣了?

後來的事實駁斥了這個觀點,才過了一年,王敦指使廬江太守李恒誣告周劄以及他的子侄們勾結道士、圖謀不軌,並突然發兵圍攻會稽。

周劄猝不及防,僅帶了一百多人垂死抵抗,結果兵敗被殺,他的子侄們也遭遇殺害:

「敦使廬江太守李恒告劄及其諸兄子與脫謀圖不軌。時筵為敦諮議參軍,即營中殺筵及脫、弘,又遣參軍賀鸞就沈充盡掩殺劄兄弟子,既而進軍會稽,襲劄。劄先不知,卒聞兵至,率麾下數百人出距之,兵散見殺。」

可見,周劄與王敦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他雖然為王敦打敗晉元帝立下大功,卻很快就被王敦排擠並殺害。

這就怪了,周劄憑啥在關鍵時刻幫助敵人呢?

有人投擲了另一個觀點:周劄其實就是政治投機客,他預料到晉元帝不是王敦的對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選擇了及時倒向王敦。

我個人覺得這個說法很有道理,但似乎又缺了點什麽。

晉元帝與王敦的矛盾不是一天爆發出來的,既然早就看出結果,他為什麽不早點投靠呢?臨陣倒戈雖然有功,肯定比不上同盟關系。

這個問題的根還是要從周劄的出身找答案。

東晉時期的社會矛盾很復雜,既有皇權與南渡北方豪族的矛盾,又有北方士族集團內部的矛盾,還有北方士族集團與江南士族集團之間的矛盾。

王敦與晉元帝的矛盾其實就是前兩個矛盾的總爆發,以瑯琊王氏為代表的北方士族集團是東晉建立的功臣,也是阻礙晉元帝皇權獨攬的害蟲。

晉元帝為了擺脫王氏兄弟的掣肘,不得不采取拉攏江南集團,排擠、打壓王氏兄弟。那麽,江南士族集團是什麽態度呢?

中國的政治中心歷來在北方,因此北方士族集團才是政治核心,江南士族始終就是個地方性的利益集團。

地域的差別,讓江南士族集團相對封閉,並形成獨特的生存方式,他們不願意到北方做官,喜歡守著家鄉的巨大莊園,豢養佃客家奴,甚至私家武裝。當年周玘能「三定江南」,仰仗的就是強宗的個人實力。

但江南士族集團與朝廷之間有合作,他們需要朝廷的承認,並為江南的穩定奉獻自己的力量。

周玘「三定江南」所征討的物件既有農民起義,也有朝廷反叛的官員。用私家武裝幫朝廷排憂解難,這就是一種合作,朝廷在不動用國家力量的情況下就能維持南方的穩定,而南方士族集團雖然沒有官方身份,但卻可以獲得朝廷的認可,甚至超越法律層面的特權。

但這種穩定的結構隨著「衣冠南渡」被打破了,大批的北士「侵入」江南,極大地傷害了南士的利益。

舉個例子,北士來到江南就要有封地、建府衙、蓄私奴,從哪裏來?不得從南士的口中奪食嗎?

另一方面,朝廷中樞雖然被移到了江南,但南士卻無法占據核心地位,依然像以前一樣扮演北士的跟班角色。

也就是說,隨著東晉政權的建立,南方士族集團的家園被侵占了,付出的也更多了,但實際收益卻絲毫沒增加,淪落為受害者。

「三定江南」的周玘就率先跳出來,他暗中聯絡鎮東將軍祭酒王恢,準備發動兵變誅殺北方士族,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北士非常警覺,提前偵查到了這個動向,但又不敢跟周玘撕破臉,便用軟刀子殺人,他們將周玘頻繁調動,讓他一直處於赴任的途中,又趁機誅殺跟他有關聯的王恢等人。

周玘憂憤成疾,臨終前叮囑兒子周勰說: "殺我者諸傖子(對北方士族的蔑稱),能復之,乃吾子也。"

周勰繼承父誌,再次聯絡各方勢力準備誅殺王導等北士集團,卻不料被叔叔周劄發現,並被告密。周勰雖然功虧一簣,但晉元帝依然不敢對周氏下手。

問題來了,周劄為何在本族利益遭受嚴重損失的情況下選擇站在晉元帝一邊呢?

其實也不復雜,朝廷的矛盾太復雜,不能僅僅以黑白論,比如晉元帝,他對南方士族總體上采取的是拉攏政策,但周氏跟一般的南士不同,他們是「強宗」,本質上跟王敦差不多。

也就是說,假如晉元帝扶植周氏,他們就是下一個王敦。

周劄的立場大體上跟謝氏、顧氏、陸氏這些南士一致,即跟皇權合作對抗北士。只是周劄因為「強宗」的身份,一直很難得到晉元帝的信任,所以顯得很孤寂。

當王敦大兵壓境的情況下,如果你是周劄會怎麽抉擇?拼死效忠晉元帝?周劄連侄子都出賣了也沒能獲得晉元帝的信任,再盡一次忠就能改變嗎?不可能的,除非周氏拋棄強宗的身份。要是那樣的話,他周劄不就相當於自宮了嗎?

既然在晉元帝那裏找不到希望,那就在王敦那裏碰碰運氣唄,至少沒必要為晉元帝做無謂的犧牲,於是他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