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出身太原王氏,引武則天入室最後慘死的唐高宗王皇後是個什麽人?

2024-04-09歷史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歷史和寫作萌新愛好者,歡迎大家關註哦~本文為原創,盜文必究!

熟悉梨白的小夥伴都知道,梨白很喜歡宋朝歷史,之前分享的小文、小故事也以宋朝歷史為主。

最近呢,朋友送了套二十四史,梨白又讀上了新舊唐書,咱沒有獨特的見解但是有滿滿的分享欲,希望能把讀到的歷史寫成小文、小故事分享給大家。

前幾天分享了正史第一奸臣許敬宗,他之所以被稱為奸臣,「事跡」之一就是「拱」 武則天 上位成為了皇後,因此遭人不恥。

大家都知道武則天最後確實上位了,她上位了就肯定有人會被擠下來,這個被擠下來的人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 王皇後

貴不可言,唐太宗挑中的兒媳婦

咱們學過歷史都知道門閥制度,始於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按門第等級區別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不同地位。

門閥制度影響深遠,隋唐時期對於政治、文化、經濟等領域還具有一定的重要影響。

看到這兒大家可能有點不明白怎麽說著王皇後又扯到了門閥制度呢,答案很簡單,因為 王皇後就是唐朝門閥制度的「產物」

門閥制度到了隋唐雖然影響不如魏晉,唐朝的士族門閥有 五姓七望 之說,分別是 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和太原王氏 ,除此之外 河東柳氏、裴氏、薛氏 等 也都是隋唐時期的名門望族。

在隋唐時期,五姓之間為了保持血統的高貴和門閥的清貴,相互通婚,卻不對外結親,即便是唐太宗想將女兒嫁入崔氏且強行溯源隴西李氏,門閥之間也還是瞧不起做了皇帝的李氏,認為他們根基不深,暴發戶一個。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王皇後正式出自太原王氏,她的母親則是出自河東柳氏,在當時來說王氏出身貴不可言,並不比皇室的公主差。

【新唐書】記載,

高宗廢後王氏,是並州祁縣人,北魏尚書左仆射王思政的孫女。堂伯母同安長公主因見王氏溫順善良,告知太宗娶為晉王之妃。

第一句話很好懂,點明了王氏的出身,第二句話小夥伴們可能有點好奇,王氏的堂伯母(亦有人說是王氏的堂伯祖母、叔祖母) 同安公主 是誰?

這位給王氏和唐高宗「拉郎配」的同安公主可「了不得」, 她是唐高祖李淵的妹妹,唐太宗的姑姑 ,嫁得也同樣好,成為了太原王氏的媳婦,也因此受到了三代皇帝的優待,活了八十多歲,這都是後話。

唐太宗李世民本就想著和門閥望族之間聯姻,王氏身後站著的又不止是太原王氏還有河東柳氏,所以唐太宗就很高興地同意了這門婚事,為當時還是晉王的李治迎娶了王氏,為晉王妃。

貞觀十七年,李治被立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薨,李治即位,立王氏為皇後。

引狼入室殊不知黃雀在後

李治和王氏是少年夫妻,按理來說應該是青梅竹馬、琴瑟和鳴,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從王氏入宮到死一直無子也可以印證這一點。

【新唐書·列傳七十六·卷一】記載,因為王氏久久無子, 蕭淑妃 又得寵愛,所以王皇後很是不高興。

  • 那麽被同安公主相中,長得漂亮的王皇後為什麽不得寵愛呢?
  • 【新唐書】中也有記載,王氏 後性簡重,不曲事上下 」 ,說得好聽點就是王氏出身望族,矜持自重,上不願意魅夫君,同宮中的嬪妃、宮人相處得一般, 說得難聽點就是王氏這個人木訥,情商不高,向上、向下管理都很失敗。

    而深受唐高宗的 蕭淑妃 之所以被王皇後忌憚是因為她不光為唐高宗誕下一子二女,出身也不差,有 南齊梁皇室背景 ,因此讓王皇後惶惶不安。

    王皇後曾經想要將李治和宮女所生的庶長子寄養在自己膝下 然對於蕭淑妃的得寵還是耿耿於懷,很快王皇後想到了一個牽制蕭淑妃的好辦法,那就是魚蚌相爭,漁翁得利,這裏的漁翁王皇後設想的是她自己。

    【唐會要·卷三】記載, 「上因忌日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潸然」 ,這裏的「上」說得是唐高宗,說他在上香的時候遇到了父親唐太宗宮中的舊人武氏,武氏哭得梨花帶雨,簡直哭到了李治心裏,讓他不忍。

    這一段也被記載在了【新唐書】中, 「後廉知狀,引內後宮,以撓寵妃」 ,說王皇後知道了丈夫和武氏執手相看淚眼後,決定「成全」他們,也給自己找個助力以搓蕭貴妃受寵的氣焰。

    誰知王皇後這一舉動簡直就是引狼入室,也可以說武氏之所以成為了之後的「則天皇帝」,第一步是王皇後助力的。

    起初,武氏確實成為了王皇後的「好助手」, 「始,下辭降體事後,後喜,數譽於帝,故進為昭儀」 ,是的,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武昭儀還是王皇後給「求」來的。

    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皇後就琢磨過味兒來了,蕭淑妃確實失寵了,可她依舊沒有得到李治的寵愛,還給自己又找了一個勁敵武昭儀。

    望族貴女到高宗廢後,死狀淒慘

  • 反應過來的王皇後又做了什麽呢?
  • 王皇後又開始聯合失寵的蕭淑妃進行反擊,這還真是應了那句,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

    【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九】記載, 「後及淑妃寵皆衰,更相與共譖之,上皆不納」。

    此時唐高宗李治和武昭儀兩人正是蜜裏調油、眉來眼去的時候,哪裏能聽進去旁人的話,李治壓根沒當回事。

    不過頗有野心的武昭儀可不是個傻子,王皇後和蕭淑妃的一舉一動皆在她的掌握之中,很快她就策劃了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

    唐朝題材的電視劇有很多,不小小夥伴都應該王皇後被李治厭棄的導火索事件很熟悉,那就是 武則天女兒暴斃 事件。

    武則天在太平公主之前還有一個女兒,傳聞是被她自己給掐死用來陷害王皇後 ,這事兒最早見後晉 劉昫 【舊唐書·卷四·本紀第四】 ,但並沒有記載正文中。

    而是借助「史臣曰」說出了這段事情的來龍去脈, 「武後奪嫡之謀也,振喉絕繈褓之兒,菹醢碎椒塗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婦之恆態也。」

    等著到了北宋歐陽修等人修的 【新唐書】 對這事兒還就真的有了記載,

    儀生女,後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後適來」。昭儀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後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媢,今又爾邪!」由是昭儀得入其訾,後無以自解,而帝愈信愛,始有廢後意。

  • 話再說回來,為什麽梨白認為王皇後不是掐死小公主的兇犯呢?
  • 並不是因為她出身望族,不屑這些手段,而是梨白覺得王皇後不至於蠢到如此地步,彼時出手那不就是給了李治廢她的理由嗎?

    看了那麽多關於唐朝宮廷的野史,王皇後身邊又不是沒有被人,哪裏就能自己動手去掐死一個小孩呢?

    但是唐高宗李治信了,原因無他,他對王氏無感或者說隱忍依舊,早就有了廢後的意思。

    小公主之死這事兒並沒有讓王皇後立馬失去後位,可「廢後」這件事算是擺到了台面上。

    朝中以 長孫無忌、褚遂良 等為首的太宗一朝老臣皆反對唐高宗李治廢後,畢竟王皇後出自望族且小公主之死疑點重重。

    再往回看,李治登基當年,王氏成為皇後,與此同時, 王皇後的舅舅 柳奭 為中書侍郎,等著李治登基第二年柳奭拜相,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

    前面我們已經提及,王氏無子,柳奭就建議外甥女收養李治的庶長子李忠,並尋求了長孫無忌等人的支持立李忠為皇太子。

    相比於王氏在小公主之死後還想著保住皇後之後,退一步願意讓李治立武昭儀為 宸妃 ,柳奭的政治觸角要更為敏感。

    【資治通鑒】記載, 「魏國夫人柳氏及舅中書令柳奭入見六宮,又不為禮。武昭儀伺後所不敬者,必傾心與相結,所得賞賜分與之。由是後及淑妃動靜,昭儀必知之,皆以聞於上。」

    啥意思呢,說王皇後的母親柳氏和她的舅舅進宮見王皇後的時候,宮裏的人都不待見他們。 為啥呢?因為武昭儀比他倆會向上向下管理,凡是對兩個人不好的她都有賞都結交,所以兩個人的一舉一動也都在武昭儀的掌控之中,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武昭儀的手段和王皇後的處境。

    於是,柳奭見皇後失寵,心中不安,請求辭去宰相職務,被罷為吏部尚書。

    大家以為武昭儀的手段就到這了嗎?沒有,她又 「誣王後與其母魏國夫人柳氏為厭勝,敕禁後母柳氏不得入宮」。

    厭勝術 也就是巫術在古代特別是皇室非常忌諱,這下子能給王皇後出謀劃策的母親也不能進宮了,武則天算是王皇後直接給孤立了。

    於此同時,前朝也已經有人為「廢後」一事搖旗吶喊。

    上一篇文中介紹的正史第一奸臣開始 許敬宗 開始和長孫無忌等人唱反調,認為唐高宗李治想換個老婆那是他自己的家事,不是什麽大事。

    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就想換老婆,何況天子欲立後,這本來就與別人沒有關系,何必要妄加議論呢?

    武則天讓人將這句話傳給了唐高宗,於是王皇後和蕭淑妃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永徽六年冬,十月,己酉,下詔稱:"王皇後、蕭淑妃謀行鴆毒,廢為庶人,母及兄弟,並除名,流嶺南。

    咱就是不得不說唐高宗李治確實是個「情種」,為愛走鋼絲,寧願得罪望族也要愛。

  • 那麽事後他反悔了?
  • 這個負心漢確實也反悔了,【資治通鑒】記載,王氏還有蕭淑妃被關在了別院,李治還是掛念著他們。

    一天走到幽禁他們的地方,見 「其室封閉極密,惟竅壁以通食器,惻然傷之」

    冷宮地方小,只有一個小孔傳遞食物,李治又覺得很傷感,他對著小孔喊道,「皇後、淑妃安在?」

    王皇後就回復了, 「妾等得罪為宮婢,何得更有尊稱!」

    這次王皇後也學聰明了,學會了示弱,請求李治能看到往日的情面上讓他們再見日月,也能把冷宮改個名叫「回心院」,這回李治答應了。

    李治答應了,此時已經成為皇後的武後哪裏能答應,今天能見明月明天是不是就能把她踩在腳下復後位?!

    於是武氏就讓人把王皇後和蕭淑妃各打了 一百杖 ,而後割斷手腳做成了 人彘 放到了酒壇子裏,還說「令二嫗骨醉!」,這多痛苦真的難以想象。

    果真幾天之後王皇後和蕭淑妃就都死了,武後還是覺得不解氣,「又斬之」,就這手段,把唐高宗李治也是震得一楞一楞的,哪裏還敢說什麽。。。。。。

    【新唐書】記載, 王皇後和蕭淑妃死後,武皇後還給兩個人改了姓,分別是「蟒」和「梟」,唐中宗即位之後才將二人的姓氏又改了回來。

    今天的小文就分享到這裏了,只能說王皇後從嫁給李治起,她的命運就由不得自己了。

    當然裏頭也有王皇後性格的原因,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因為身份貴不可言,讓王皇後一直相信她和李治的婚姻是門當戶對,這也讓她的內心得以松懈,引狼入室,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最後輸給了唐太宗的舊人武則天,但咱有一說一,武則天能夠上位那確實是真得「狠」,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

    小夥伴又是怎麽看王皇後的呢?快在評論區留言吧,歡迎大家的轉贊評!

    (文中所有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萬分感謝!)

    參考書籍:

    【舊唐書】

    【新唐書】

    【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