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在蔣家控制下的台灣地區:民進黨是如何產生的?以至於代替國民黨

2023-12-08歷史

由蔣介石控制的國民黨殘部於1949年敗逃到台灣,隨後便開啟了國民黨一黨專制的獨裁統治。

國民黨在台灣的戒嚴時期長達38年,在這種高壓態勢的政局下,民進黨是如何產生的呢?

國民黨實行的雖然是獨裁政治體制,但始終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個原則。

那麽,作為主張「台獨」的頑固派勢力,民進黨又是怎樣擊敗並代替國民黨,獲得執政黨地位的呢?

專制獨裁

蔣介石在日本戰敗後,收回台灣並設立所謂「台灣省政府」,人為地把島內居民分為本省人和外省人,並加以區別對待。

這裏的本省人是指島內台灣籍的原住居民,而外省人則是指台灣收復後從大陸前往台灣定居的外來居民。

國民黨敗逃到台灣以後,台灣蔣政府內的所有公職人員均由外省人擔任,只允許鄉、鎮、村、裏的基層管理人員可以由本省人擔任。

島內所有的社會資源均向外省人傾斜,相對於外省人而言,本省人的薪金、收入、待遇大打折扣,人格和尊嚴也遭到嚴重歧視。

不僅如此,台灣蔣政府的統治腐敗黑暗,國民黨軍隊軍紀渙散,暴力侵害普通百姓利益的行為已成常態。

隨著時間的推移,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1947年因台灣蔣政府公職人員毆打販煙的小販而爆發的「2?28」事件,就成為了這種矛盾的焦點。

在此次事件中,台灣民眾舉行了大規模的罷工、罷課,罷市等反抗行動,而台灣蔣政府則出動了軍警予以殘酷鎮壓。

此後,在長達38年的時間裏,台灣蔣政府在島內實行戒嚴令,不允許民間自行成立黨派,也不允許在報刊上發表對其不利的言論,也就是所謂的黨禁和報禁。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台灣蔣政府的國民黨一黨的獨裁專制。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台灣社會處於白色恐怖之中。

從上世紀60年代末起,台灣經濟開始逐漸騰飛,由此也就形成了大量的勞工階層,以及為數不少的中產階級。

台灣蔣政府實行的是官僚集團和大資產階級的聯合統治。

勞工階層因為不滿他們的專制和剝削,時常會舉行具有反抗意義的罷工。

中產階級則包括各種專業技術人員,律師,記者,醫生等,還有一部份是原本國民黨內不得誌的青年才俊。

他們一方面為台灣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又受到台灣蔣政府的排斥和打壓。

這些沒有得到相應政治地位和話語權的中產階級,普遍都受過良好的教育。

而且他們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堅決反對獨裁統治,積極追求民主自由。

他們會主動到工人中去,幫助工人維護權益,由此也逐漸形成了島內的黨外勢力。

顧名思義,就是國民黨之外反對蔣政府的組織及個人。

蔣介石去世之後,經過嚴家淦的短暫過渡,最終由蔣經國於1978年出任所謂「台灣總統」,掌握了軍政大權。

台灣蔣政府於1971年被驅逐出聯合國,而隨著美國總統尼克遜於1972年訪華的破冰行動,中美之間簽署了三個聯合公報。

與此同時,一些曾經與台灣建立過外交關系的國家也紛紛與台灣蔣政府斷交。

很明顯,這對於台灣蔣政府而言,都是極其糟糕和不利的訊息。

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台灣蔣政府的所謂「合法地位」在國際範圍內受到了質疑和否定。

解除黨禁

蔣經國上台之後,致力於加強蔣政府在台灣島內的合法性。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他企圖透過推行「政治改革」來緩和島內矛盾,穩固蔣政府在島內統治的社會基礎。

此時台灣的選舉制度也發生了變化。

包括「中央民意代表」也可以采用民眾直選的方式,台灣籍黨外勢力人物紛紛參選。

美國於1978年12月突然宣布中止與台灣的外交關系,這標誌著蔣政府已經徹底失去了外部的「國際合法性」。

事已至此,蔣經國就得力保蔣政府在島內的合法性了。

那麽,一直反對蔣政府的黨外勢力人物就絕對不能入選蔣政府的政治高位。

於是,蔣經國動用所謂的「緊急權力」,下令停止一切選舉活動,暫時維持原狀,台灣黨外勢力對此極為不滿,他們決定對蔣政府予以針鋒相對的鬥爭。

【美麗島】原本是一首由台灣校園歌手楊祖珺演唱的歌曲,後來被黨外勢力用作雜誌名。

黨外勢力創辦【美麗島】雜誌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網羅島內各派黨外人士,形成沒有名字的事實黨組織;推動蔣政府所謂「國會」和地方官長的改選,從而獲得政治地位和權力。

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1979年的這一天,台灣島內爆發了「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雜誌社在沒有獲得蔣政府批準的情況下,發起了有兩萬多人參加的「民主自由訴求」的遊行活動。

如此大規模的遊行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勢必會遭到蔣政府的暴力鎮壓。8名組織者遭到逮捕和起訴,但同時有15名律師為其辯護。

這23人就是後來的民進黨「台獨」骨幹分子,其中最出名的就包括陳水扁、呂秀蓮、謝長廷、蘇貞昌等人。

「美麗島事件」雖然被鎮壓了,但是黨外勢力反抗蔣政府的行動不僅沒有就此偃旗息鼓,反而愈演愈烈。

黨外勢力在聯合發展的過程中也形成了諸多派系:有包括熱衷政治型、反對專制型、不滿體制型、美麗島事件被判刑者及其家屬和辯護律師在內的主流派;

有包括編輯,作家和助選員在內的行動派;有以各地黑幫為主的地方派;還有以基督教會為主的宗教派。

這些派系涵蓋了台灣社會的多個層面,他們的聯合在很大程度上迫使台灣蔣政府不得不逐漸開放政治舞台,但同時也為後來民進黨內山頭林立埋下了伏筆。

蔣經國執政的後期,先後出台了包含行政和黨務革新的所謂「革新保台」政策。

台灣籍官員得以被啟用,蔣政府的腐敗現象也一度被曝光和懲處。有鑒於獨裁長達21年的菲律賓政權於1986年被推翻,蔣經國開始加快了政治革新的步伐。

就在這一年的9月28日,台灣黨外勢力齊聚一堂召開會議,聯合組建了民主進步黨,這就是後來的民進黨。此時,蔣政府的黨禁並未完全解除。

民進黨的建黨宗旨主要包括主張台灣獨立以及反對專制獨裁。

蔣經國對此反應平靜,采取了默許的態度。根據日益變化的島內外政治形勢,他已經意識到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為了獲得美國的支持和幫助,他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迎合美國的「民主化」思想。

隨後,蔣經國在相關會議上表示:國民黨政府願意與黨外人士誠意溝通,蔣氏子孫不會參加之後的總統競選,同時承諾不以軍政府的形式來統治台灣。

1987年7月15日,蔣政府解除戒嚴令,實施「人民團體法」,徹底開放了黨禁和報禁。

這些政策使在台灣建黨變成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在管理上也相對松散,從而為「台獨分子」走上執政舞台開啟了閘門。

蔣經國於1988年去世之後,李登輝繼任上台,此人極力主張「台獨」。

故此大力推行所謂「憲政改革」,公職選舉基本全部放開,並於1996年推出了所謂「總統」由民意直選的制度。

此舉使得台灣進入了全面選戰時期,其用意在於擴大民意基礎,進而擴大所謂的「總統」職權,從而最終實作其不可告人的「台獨」野心。

「台獨」肆虐

在所謂的台灣總統大選中,民進黨「台獨分子」陳水扁和蔡英文,分別於2000年和2016年兩度當選。

相對於民進黨而言,國民黨建黨歷史悠久。

雖然蔣政府在台灣實行獨裁專制,但是國民黨始終秉承「一個中國」的原則。

這樣的國民黨,為什麽會被主張「台獨」分裂的民進黨所代替而趕下政壇呢?

其中有五點主要原因:

第一,有相當一部份台灣社會普通民眾具有「台獨」傾向。

從400年前遭受殖民侵略開始,台灣經歷的管理者依次是荷蘭殖民者、鄭氏家族、清朝政府、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蔣政府。這就導致了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歸屬感不強,也為民進黨上台提供了社會基礎。

第二,台灣民眾對國民黨深感不滿和失望。

國民黨自成立以來,一直只有口號而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以及嚴格的組織紀律。因此也就沒有強大的凝聚力,也就更談不上組織能力。

蔣政府缺乏海納百川的政治胸懷,人為地制造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矛盾。年深日久之後,形成了不可化解的積怨。

國民黨在台灣執政多年,其貪汙腐敗,徇私舞弊等種種劣跡深為台灣民眾所詬病。

蔣經國去世之後,國民黨後繼無人,缺乏強有力的領導者。從而導致黨內勾心鬥角,一盤散沙。

台灣民眾在不認同國民黨的同時,也就不認同他們所提出的「一個中國原則」。

第三,李登輝上台後對「台獨」勢力的支持和縱容,為民進黨上台提供了契機。

第四,美國政府對「台獨」勢力的暗中扶持。

美國為一些主張和煽動台灣獨立的組織結成聯盟提供了合法的活動場所,又出錢出力培植他們的勢力。

這些組織中有不少年輕人到美國學習,然後又回到台灣工作。這些人對於台灣的輿論、民心乃至政局都產生了相當嚴重的影響,呂秀蓮和蔡英文就是其中的代表。

第五,民進黨不遺余力地鼓動和迎合台灣民眾的「台獨」傾向,為求上台不擇手段。

民進黨早於1999年,就透過了臭名昭著的所謂「綱領性檔」,即「台灣前途決議文」。

該決議主張要造成台灣已經獨立的事實,堅決拋棄一個中國原則,徹底否定一國兩制。

基於以上原因,再加上在2000年選舉的過程中,國民黨參選代表宋楚瑜和連戰之間因為「興票案」而發生內訌。

從而導致民進黨漁翁得利,頑固的「台獨分子」陳水扁當選。

陳水扁執政期間,從上到下貪汙腐敗。他意識到支持自己的民心漸失,於是更加大肆鼓吹「台獨」言論。

其後他又利用所謂的「3?19」槍擊案轉移矛盾,博取同情,最終於2004年再次當選。

盡管陳水扁於2008年在下台後以貪汙罪名被起訴,但是他所鼓吹的「台獨」思想卻在島內日益猖獗。

這也就導致了在他之後繼任的國民黨代表馬英九,為了獲得一部份具有「台獨」傾向的民眾的支持,甚至不敢明確表述一個中國的原則。

所以馬英九的所謂「不統、不獨、不武」的模糊態度,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台獨」傾向。

至蔡英文於2016年當選後,民進黨變本加厲,其「台獨」思想和行為達到了肆虐無忌的地步。

蔡英文甚至否認她曾經親自參與過的九二共識,這不僅使得兩岸的對立和矛盾進一步激化,也加深了台海戰爭的危機。

小結

台灣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歷史上三國時期的吳侯孫權,曾派將軍衛溫率領水軍進駐台灣。

隋煬帝也曾先後三次親自前往台灣撫慰民眾。

而在北宋和元朝時期,更是明確的將台灣地區劃歸福建泉州轄內管理。

因為復雜的歷史原因,使得台灣至今孤懸海外,但是這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領土的客觀事實。

民進黨對內綁架民意,對外依附美國,企圖造成台灣的事實獨立,無異於是癡人說夢。

沒有任何勢力能夠低估中國政府和廣大中國人民收回台灣的強烈意願。

隨著中國力量在新時代的不斷崛起,他們更加沒有能力阻擋中國政府統一祖國的任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