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漢代人因生產生活需要對音樂與天文高度重視

2023-12-18歷史

漢代,朝廷對音樂還是非常重視的,透過音樂教化人民,傳遞朝廷的管理效果圖,以期達到安撫民眾,頌揚朝綱、歌功頌德的目的。

【漢書】【律歷誌】記載,【尚書·虞書·益稷】寫道:「予欲聞六律(六律即指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五聲(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八音(八音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七始詠(七始是以音律發端七始的樂論。七始就是黃鐘、林鐘、太簇、天地人之始;姑洗、蕤賓、南宮、應鐘,春夏秋冬之始。五言指仁、義、禮、智、信五德之言),以出內(納)五言,女(汝)聽。」

予就是帝舜。指出以律呂和五聲,施之八音,合成音樂。七就是天地四時人之始。順以歌詠五常之言,說音樂的作用,是聽起來就順乎天地,序乎四時,應人倫,本陰陽,原情性,風之以德,感之以樂,莫不同乎一。只有聖人能同天下之意,所以帝舜想聽民間音樂即民謠。現在廣泛招攬群儒,博謀講道,修明舊典,同律,審度,嘉量,平衡,鈞權,正準,直繩,立於五則,備數和聲,以利兆民,貞天下於一,同海內之歸(意思就是要使天下殊途同歸,實作一統)。凡律度量衡用銅者,名自名也(顏師古說:「取銅之名,以合於同也。」),所以同天下,規範風俗。銅器的好物件,不為燥濕寒暑變其節,不為風雨暴露改其形,介然(堅定不移)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這是用銅原因。用竹為引者,事之宜也(是說以竹為引(指丈量工具),使用較為方便)。

律歷數的產生已很久遠了。傳述顓頊命南正重司天(顓頊(zhuānxù):傳說為古代部族首領,號高陽氏。南正是官名。重為人名。司是主持,掌管的意思),火正黎司地(火正為官名。黎是人名),其後三苗亂德(三苗指古代部族名。活動於長江中遊一帶),南正、火正二官都廢除了,而閏余乖次(閏余乖次是說歷法錯亂。夏歷每年與四季相比所差的時日稱閏余),孟陬珍滅(孟陬(zōu):夏歷正月的別稱。孟陬殄(tiān)滅:意思是由於歷法錯亂,使計算正月的時節不正確,而不成其為歲首),攝提失方(攝提是星名。屬亢宿,共六星。直鬥構所指,以建時節。攝提失方是說由於歷法錯亂,也使確定攝提所指與時節失調。孟康說:「攝提,星名,隨鬥杓所指建十二月,若歷誤,春三月當指辰而乃指巳,是為失方也。」)。

堯復育重、黎之後,使纂其業,所以【尚書·虞書,堯典】指出:「乃命羲、和,欽若吳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歲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允厘百官,眾功皆美(羲、和就是羲氏、和氏,兩個掌管天地四時之官。欽是敬的意思。若是順的意思。昊(hào)天指天。昊的意思是元氣博大的樣子。歲指每年,三百六十六日。閏月是農歷一年與地球公轉一周相比,約差十日有奇,每數年積所余之時日為閏,而置閏月,以調整時差。允厘百官:以治理百官)」

【論語·堯曰篇】說:「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舜亦以命禹(這裏咨是嘆息。歷數本指按時制歷,後人理解為「天道」。爾躬指你身)。」至周武王訪箕子(箕子是商紂諸父,因諫被囚。武王伐紂後,釋放箕子。今【尚書·洪範】,相傳箕子為武王而作),箕子言大法九章(大法九章指【洪範】九疇),而五紀明歷法(五紀指歲、月、日、星辰、歷數,皆紀天象,故稱五紀)。故自殷周,皆創業改制,鹹正歷紀,服色從之(服色是說車馬、服飾的顏色),順其時氣,以應天道。

三代既沒,五伯(霸)之末史官喪紀(喪紀指失於記時),疇人子弟分散(疇人是指歷算學的人),或在夷狄,故其所記,有【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歷】(這裏提到的古代六歷,早已散失)。戰國擾攘,秦兼天下,未皇(遑)暇也,亦頗推五勝(推是推究。五勝是五行相勝(克)),而自以為獲水德(秦代據五行學說:以為周為火德,秦為水德,以水德勝火德),乃以十月為正(秦代以十月為正月:即以十月為歲首。顏色方面崇尚黑色),色上(尚)黑(因水德與黑色配合,故崇尚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