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出自古人筆記。轉譯基本忠實於原文,並註明出處。
為避免被頭條誤判為亂用正選功能,對譯後文字做適當處理,並改動了故事標題。
另釋出此文,只為讀者了解當時社會風土人情以及古人誌怪傳奇故事的文風,並無宣揚封建迷信等不良引導,特此說明。
盜庫金
清代康熙朝時,有一個叫做李笠翁的人,大名叫做李漁,笠翁是他的號。這人有些文采,遊歷京城時,不少公卿顯貴都知道了他的大名。但這人其實還是個盜賊,很多人並不清楚。
江陰有位章老漢,曾經說過他的高祖鎮守兗州時,他的曾祖隨父親一道去兗州上任,從而認識了這個李笠翁。當時的一個滿洲人,因為是皇室宗親所以安排在山東做巡撫,巡撫邀請李笠翁去當幕僚,主管文字奏章。
李笠翁自認風流才子,閑暇時帶著很多高官顯要家的子弟,在大明湖上飲酒尋歡。這些人徜徉美景,呼天嘯地,傲氣淩人,錦衣裘馬。其中大多數人是年少輕狂很喜歡惹事的主兒。
當時天下太平的時間還不長,大臣們的子弟都有習武的習慣,人人準備上戰場,不只是將門子弟如此。章老漢的曾祖以總兵兒子的身份也在他們中間,擊劍跳遠,什麽事情都做。
而那個李笠翁,從容周旋在這些人中間。有時候別人強拉他出來比武遊戲,把他放倒在地上,開心取笑。李笠翁被摔倒,起身時還詼諧自嘲,臉色沒有一點不高興。所以大家都喜歡跟他一道玩,從來沒感覺到他有什麽武功。
有一天,李笠翁對眾人說:「濟南的風土人情,諸位公子應當是玩膩了。江南的景物卻是秀絕天下,尤其是廣陵城(今揚州)奢靡艷麗,堪稱吳地最好的所在。我們幹嘛不租船去廣陵玩一玩呢?」
公子哥們全都很高興,於是弄了幾艘畫舫,一道南下抵達揚州。到了之後停船幾個月,聲色犬馬,玩嗨了這才準備返程。就在準備解纜起錨時,李笠翁突然在船上辦酒請眾人過來。
他把大家都拜了一遍,然後說:「我李笠翁跟隨諸位公子在一起玩耍也有很久了,如今我有急事,不知道大家肯不肯伸出援手呢?」大家笑著扶起他,說:「先生是尊長,何必如此。你有什麽吩咐我們哪敢不惟命是從?」
李笠翁起身說:「我馬上需要幾萬兩銀子,沒辦法籌措。」這些人聽了數額如此巨大,都面有難色。不一會兒,李笠翁又說:「這麽多銀子諸位公子當然沒辦法借給我。但我知道運司居里金銀何止千萬,就這點小錢,不過是九牛一毛,對於國家來說也沒有多大損失。諸位公子個個武藝高強,幹嘛不去幫我取來?」
眾人面面相覷,驚愕不已,都不敢搭腔做聲。李笠翁火了,拉下臉威脅眾人說:「諸位公子既然不肯幫忙,我李笠翁自己也能取來。明天早晨,我把少量的銀子放在諸位公子的船裏,然後我就逃走,嫁禍給你們。案發後連累你們家的大人,禍事一定不小。就算諸位公子能自己說得清楚,恐怕也免不了是盜匪同夥的罪過。如果大家能跟我一道去,一定不會出事。」
眾人迫不得已,只好答應。李笠翁問:「真的嗎?」大家都說是真的。李笠翁對船夫說:「別倒酒了。等我們凱旋歸來,再為諸位公子慶功不晚。」
船夫高聲答應,顯得非常爽快,大家更加震驚,這才知道船上的人全部都是李笠翁的同夥。李笠翁起身,拿出佩刀,指著諸位公子說:「這一趟不用打鬥,不用人人帶家夥,我帶一把刀保護諸位公子就可以了。大家趕緊跟我上岸。」
話一說完,李笠翁猛然一跳,就像飛一樣先登上了岸。大家緊隨著他,快步奔走,登上運庫房頂,揭開屋瓦,弄斷房梁。李笠翁把大家都驅趕下去偷銀子,自己則操刀盤踞在屋頂,瞭望放風,以防有變。接下來,大家依次背著銀子出來。李笠翁又讓眾人先走,自己留下來殿後掩護。
到了船上,李笠翁命令船夫趕緊揚帆開船,這時酒還是溫的。李笠翁給大家倒酒,還說:「諸位公子下到庫房裏去偷銀子,而我在屋頂望風。如果事情敗露了,大家不必告發我跟隨諸公子去做過賊,諸位公子請一定自愛。」
大家默然無語。回家之後,不敢再跟李笠翁親近,然而也不敢聲張此事。也不知道那麽多銀子,李笠翁最後拿去做什麽用了。
(出自【清稗類鈔】)
執虎耳
雲南大理縣南鄉的百姓李士桂,家裏世代務農。他家養了兩只水牛,到了夜裏,有一頭牛沒有回來。李士桂於是出門去找。
昏暗的黑夜裏,月色朦朧。李士桂看到田中有個東西趴在那裏,酣睡的呼嚕聲像打雷一樣,他以為是自家的那只牛,罵道:「畜生,為什麽到現在還不回家!」
罵完他隨即騎了上去,準備用手抓住牛角,卻沒有發現牛角,只摸到兩只毛茸茸的耳朵。再一看,這家夥全身狐貍一樣的毛色,斑斑點點。他這才知道自己胯下是只老虎,但是急切之間,又不敢跳下虎背。
老虎被人騎上身,驚醒了。它騰空躍起,咆哮吼叫,又蹦又跳。李士桂心想,掉下了虎背肯定會被老虎咬死吃掉,於是竭盡平生的力氣,緊握住老虎的耳朵,以至於指頭摳穿了老虎的耳輪。手更加牢固了,他抵死也不肯放手。
老虎性情猛烈,穿山躍水,四處胡亂狂奔,被荊棘叢林中的尖刺弄傷了身體。到了第二天早晨,它終於耗盡氣力死去;李士桂也僵硬地趴在老虎背上,奄奄一息。
家人找到了李士桂,把他抱了回去,他竟然活了過來。李士桂兩只腳都被虎爪抓到了,肉掉了,看到骨頭。醫治了一年多才恢復過來。
(出自【新齊諧】)
釣老漢
桂陽郡曾有一位老漢,平時總是以釣魚為生。後來有一次,他清晨出去釣魚,很快就有一條大魚上鉤了。
魚不老實,在水中異常兇猛。老漢用盡力氣拉扯著魚竿。最後,老漢連人帶船都被這條大魚給拽翻了,人和船全都沈到了水裏。
過了幾天,老漢的家人見他出去釣魚始終沒有回家,於是來到湖邊尋找,最後在老漢平時釣魚的地方,看到老漢和那條大魚一起,都死在那兒。人和魚都被魚線纏得死死的。
那條大魚的腹部還有幾行字,上面寫著:「我聞曾潭樂,故從檐潭來。磔死弊老翁,持釣數見欺,好食赤鯉鲙,今日得汝為。」
(我聽說曾潭這邊很快樂,因此就從檐潭那邊過來。現在把你這個害人的糟老頭給碎屍萬段,就是因為你這老頭太壞,多次用魚竿欺辱我。你這麽喜歡吃紅鯉魚片,今天我就讓你也嘗一下被釣的滋味。)
(出自【幽冥錄】)
見亡夫
鄉下有個女子死了丈夫,一個好色之徒透過賄賂她鄰居家的老太婆牽線搭橋,夜裏前去挑逗。兩人進屋剛關好門準備睡覺,突然燈火發綠變暗,火焰縮小得像個豆子一般。
只聽「呯」地一聲,紅色火焰向外四射,變成一個圓形,有兩尺左右,像一面鏡子般大小。火焰中出現一張人臉,是寡婦死去的丈夫。這對男女慘叫一聲,全都栽倒在床下。家人聽到驚叫聲跑來檢視,醜事於是敗露了。
有人懷疑說,世間失節的寡婦太多了,為什麽只有這個鬼顯靈?我認為鬼也分強弱,人也有盛衰。這個死去的丈夫本來是個強悍的鬼,又碰巧這兩人神氣衰微,所以他才能變成厲鬼作怪。其他飲恨黃泉,冤纏幾世的鬼,不知有多少,並非都是魂魄跟隨形體消失而滅絕了。
又有人說,可能是妖怪假托亡夫作怪,這種事倒也不是沒有。不過妖物不會自己無端作怪,而是因人而作怪。也許是在幽魂怨毒之氣的陰陽感召之下,邪魅趁機假托作怪。不然的話,在貞節的魯國陶嬰房裏,怎麽沒聽說有黎邱的鬼呢?
陶嬰:春秋時期魯陶門之女。守寡撫孤,是著名的節婦。
黎邱:古地名,燧人氏的都邑。春秋屬宋國。
(出自【閱微草堂筆記】)
我是笑古奇今,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關註和點贊哦,會有更多精彩內容源源不斷推播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