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進入武廟的9位三國名將,您了解嗎

2024-02-01歷史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戰國以後得又一個大分裂時期,自東漢滅亡到三國歸晉,有60年的分裂歷史,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他們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中有九人進入武廟,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9位人物。

1、諸葛亮

諸葛亮位列武廟十哲之一,在武廟的地位是這9人中最高的。

對於諸葛亮,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他27歲經劉備三顧茅廬出山,輔佐劉備成功占領荊州、益州之地,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劉備伐吳失敗病重之際更是將劉禪托孤於諸葛亮。

諸葛亮

劉禪繼位後,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諸葛亮在任上兢兢業業,凡事親力親為,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他一生為興復漢室為己任,前後五次北伐中原,但未能實作興復漢室的目標。終因積勞成疾,於公元234年在五丈原病逝,終年54歲。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公元760年唐肅宗將太公尚父廟改為武成王廟後,諸葛亮被選為武廟十哲進入武廟接受後世的祭祀。

2、蜀漢的關羽和張飛

嚴格的來說,關羽和張飛都不算是三國時期的人物,三國始於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自立,終於公元280年吳國被東晉所滅。而關羽在公元220年初被東吳所殺,此時曹操還在世。張飛在公元221年被部將所殺,此時三國開始也才1年的時間,所以他們二人更多的應該算是東漢時期的人物。不過這裏就不再糾結於二人的時代了,畢竟【三國演義】人盡皆知。

關羽和張飛是劉備的結義兄弟,自結義之後,二人跟隨劉備南征北戰,最終占據荊州、益州之地,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關羽鎮守荊州時,水淹於禁統帥的七軍,斬殺敵將龐德,威震華夏,不過面對名將徐晃的進攻以及孫權的偷襲,敗走麥城,被東吳所害。

劉關張三兄弟

張飛也是一員猛將,演義中他在當陽橋上一聲吼,嚇破了曹操手下大將的膽。巴西之戰中,擊敗魏國名將張郃。不過張飛對待手下不太好,經常打罵,公元221年為了給關羽報仇,張飛在臨出兵前被部將張達﹑範強謀殺。

到了唐德宗時期的782年,在顏真卿的建議之下,古今名將的數量增加到了64人。在武廟擴招的大背景之下,關羽和張飛得以進入武廟享受香火。

3、曹魏的張遼和鄧艾

張遼是曹魏名將,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他先後隸屬於何進、董卓、呂布,呂布敗亡後,率領部眾投降了曹操,從此便跟著曹操南征北戰。公元207年隨曹操征柳城,於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於蹋頓。

張遼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襲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沖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吳軍崩潰。在東吳撤軍時,張遼率領追兵,大破孫權、甘寧、淩統等,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 「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

曹丕繼位後,封張遼為前將軍,晉陽侯,公元222年,張遼在江都病逝。唐德宗時期,武廟擴招時與關羽張飛一同被選入武廟接受後世祭祀。

鄧艾是三國後期曹魏名將,稱得上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他在歷史上留下的最著名的事情應該就是滅了蜀漢。公元263年,鄧艾與鐘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次年,鄧艾被鐘會汙蔑,遭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被衛瓘指使護軍田續殺害於三造亭。唐德宗時期武廟擴招時,鄧艾也入選進入武廟享受後世祭祀。

鄧艾

4、東吳的周瑜、呂蒙、陸遜、陸抗

進入武廟的三國人物中,屬東吳的人最多,有四個,他們四人也稱得上是東吳的傑出代表了。

周瑜是東吳的首任大都督,因與孫策誌趣相投,兩人的關系處的非常好,後輔佐孫策平定江東,孫策去世後,周瑜又輔佐孫權,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軍揮師南下,劉備和孫權組成吳蜀聯軍共同抗曹,雙方在赤壁對峙,周瑜以火攻大敗曹操,此戰以少勝多,奠定了後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在南郡之戰中大破曹仁、徐晃聯軍,成功奪取江陵,因功升任偏將軍並領南郡太守。

周瑜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提出「取蜀,並張魯,聯馬超,再以襄陽為根據地蠶食曹操,北方可圖」的戰略,在進軍蜀地的途中病逝於巴丘,時年36歲。

周瑜文武兼備,雄才大略,是東吳勢力取得軍事成功和割據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被贊譽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而在【三國演義】中他與諸葛亮的交鋒也被稱為「既生瑜,何生亮」。

呂蒙是東吳的第三任大都督,吳下阿蒙說的就是他。呂蒙早年曾依附於姐夫鄧當, 鄧當去世後,經張昭的推薦,呂蒙接替了鄧當的職務,擔任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呂蒙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破曹仁於南郡,從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進占荊州南部三郡,並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掩護孫權逃生。在濡須抵禦魏軍。官拜左護軍、虎威將軍。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去世後,呂蒙代守陸口,襲取荊州西部三郡,徹底擊敗蜀漢名將關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呂蒙病逝。

呂蒙

陸遜是東吳第四任大都督, 建安八年(203年),21歲的陸遜進入孫權的幕府,開始幫助孫權出謀劃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黃初三年(222年),孫權命陸遜為東吳大都督,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擊敗劉備,領荊州牧。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

陸遜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孫和、孫霸「二宮之爭」時卷入孫權父子相爭中,次年病逝,終年63歲。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余年,統領吳國軍政二十余年。其為人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陸抗是陸遜之子,在父親陸遜去世後襲封父爵江陵縣侯,起家建武校尉,統領父親陸遜五千部眾。後來逐漸成長為東吳名將。公元272年,陸抗在西陵擊敗晉將羊祜,大破晉軍,為江東立下赫赫戰功,之後,陸抗就一直負責防禦西晉。而他與羊祜的「陸羊之交」更是為後世所稱贊。

小結:

在武廟成立時,原本只有諸葛亮被選入武廟,成為十哲之一,可是後來到唐德宗時期,在顏真卿的建議之下,武廟進行了擴招,選擇了唐德宗之前的六十四位名將進入武廟享受後世的祭祀,所以上述八人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得以進入武廟。

不過嚴格的來說,這九個人中,關羽、周瑜、呂蒙都屬於東漢時期的人物,張飛在三國開始的第一年去世,張遼在三國開始的第二年去世,諸葛亮在三國開始的第十四年去世,鄧艾在264年去世,陸遜在245年去世,他們五人屬於橫跨東漢和三國時期的人物,只有陸抗真正是三國時期的人物。